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推進“一帶一路” 浙江怎麼幹?來聽聽這個研討會咋說

如何以“一帶一路”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浙江新一輪改革開放?浙江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又有什麼特點?近日, 由省社科聯主辦的“開放強省”專家理論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近年來, 浙江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方面, 可謂走在前列。 今年6月6日,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一帶一路”專題學習會, 提出要以“一帶一路”統領浙江新一輪對外開放, 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樞紐, 勇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6月8日, 浙江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會召開, 現場14個重大專案簽約, 總投資660多億元, 浙江用實實在在的專案和資本, 踐行“一帶一路”;8月, 浙江省委省政府圍繞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開放強省的導向, 建立了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的對外開放“1+X”領導體制;9月, 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發佈……

研討會現場, 省商務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漢東分析了“一帶一路”提出的背景。

從國內看, 改革開放至今, 過去的發展環境和條件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 我國勞動力已從原來的總量過剩到總量不足, 改革也已進入深水區, 亟需拓展發展空間, 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從國際上看, 當前國際貿易規則面臨重構, 西方發達國家試圖構建新的國際貿易規則體系。 “要使我們的理念和發展方式影響未來的國際貿易規則的重構。 ”張漢東說。

那麼, 浙江對外開放又面臨著怎樣的處境?

浙江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查志強表示, 浙江新一輪對外開放, 既面臨高端製造回流和低端市場分流的雙重擠壓, 更面臨區位優勢相對弱化和區位競爭加劇的雙重困境。

“浙江應利用推進‘一帶一路’的契機突破原來價值鏈升級的路徑, 考慮怎麼利用自身的浙商優勢來構建自己的價值鏈。 同時, 積極引入國際先進要素, 彌補省內發展的短板, 尤其是創新短板, 當前, 浙江的創新更多是基於商業模式的創新, 而基於產業的創新是相對比較薄弱的,

這點我們跟上海、江蘇、深圳比還有較大差距。 ”同時, 查志強指出, 未來浙江對外開放還應在體制機制的創新, 打造國內外市場一體化發展的浙江樣板, 通過增加軟實力, 在有效的標準、評級等體系中真正體現自己的話語權等層面下功夫。

浙江企業“走出去”究竟能為浙江區域經濟帶來什麼好處?在研討會現場, 這一問題引發了與會專家們的討論。

“‘走出去’是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也是浙江打造本土民營跨國公司的必由之路。 ”張漢東說。 查志強也認為, 要佔領行業發展制高點, 沒有一批跨國公司肯定是紙上談兵。 同時, 當前企業“走出去”還承擔著經濟外交的職責, 這是國際上友好往來的重要手段。

“浙江以民營經濟為主, ‘走出去’更多的是市場行為, 政府能做的是為企業保駕護航, 提供各種各樣的資訊、諮詢、服務等;在高水準‘引進來’方面政府可以有所作為, 這是浙江促進自身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著力點。 ”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雪兵說。

那麼, 如何在企業“走出去”的同時, 更好地“引進來”?浙江又有哪些短板?

“在我看來, 網路通道是浙江‘引進來’中的一大塊短板。 當前浙江仍缺乏網路特區的概念, 這方面我們與上海仍有差距, 未來我們要大力發展金融、軟體資訊、文化創意等服務貿易, 網路通道是前提條件。 ”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李鳴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