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蝦遊塘養殖戶夜不能寐?請收好這個小棚常見遊塘的判斷方法和處理建議,睡個好覺

廣告

由於經常接到養殖戶朋友的電話, 焦急地說自家的塘口有蝦遊塘, 卻是不知為何。 對蝦遊塘常常把養殖戶嚇得夜不能寐, 或者遇事亂投醫, 把問題嚴重化, 其實並非所有的遊塘都是大問題, 只要善於觀察, 找准"病"因, 自然能夠"藥"到病除。

文/廈門市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謝邦河

對蝦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生活會有不同的活動狀態。 我們可以通過對對蝦的一些行為, 如對蝦遊動的數量、姿勢、遊速和所處池塘位置等的觀察, 初步對池塘水化情況和對蝦健康程度進行簡單的判斷。

饑餓性遊塘

對蝦通常成群結伴, 有規律的沿著薄膜邊緣四周、樓板、氣管上啃食青苔或者藻類, 中後期常見對蝦足部朝上仰面朝上吃池塘水面的死藻。 鑒別是否為饑餓遊塘, 只需要將飼料捏團投喂在對蝦遊塘路上, 若對蝦迅速下沉吃料, 就可基本判斷池塘缺料, 此時只需要適當增加投喂量即可。

腸胃功能不正常導致的遊塘

這種情況在高溫天氣時候水色濃綠、藻類死亡較多的池塘或者塘底老化池塘條件下最常見, 通常成群的對蝦排隊頭朝進水口進行頂水遊動, 大部分對蝦通過觀察可見肝臟、腸道發黑, 常伴有拖便。 此時需要養護池底, 適當降低水溫, 補充有益菌(益生菌或者光合菌)調理藻相。 同時通過內服一些中草藥適當調理對蝦腸胃三日,

然後再用乳酸菌同飼料發酵後拌喂直到遊塘現象消失。

缺氧遊塘

通常發生在對蝦100頭到60之間最常見, 常伴隨著高溫悶熱天和低壓天氣, 例如春季6月初和秋季9月中下旬最常見。 一般發生在下半夜到天亮之間, 表現是對蝦全塘浮頭于水最表層, 蝦槍露出水面, 無力遊動, 時間久了蝦殼發軟, 且毛糙, 或開始出現肉段子蝦仁。 要注意的是避免對蝦缺氧除了天氣驟變外, 還需要注意對蝦生長的投放密度的控制、對蝦是否在蛻殼期, 還有一些人為的操作, 例如氣盤的更換要統一, 或者地籠收蝦後都必須改底解毒。

細菌感染遊塘

常見單獨個體無方向, 不敏感無力的遊動於水體中上層, 通過手或者舀子可以輕易捕捉。

遊塘對蝦通常有如下症狀:空腸胃, 斷須, 體色微紅。 將對蝦放在裝有原塘水的白桶內靜置15分鐘, 若紅色未消退, 基本可判斷為細菌感染, 死亡率極高, 傳染速度快。 此時應該注意對池塘和工具的適當消毒, 避免傳染。

應激性遊塘

通常發生在天氣劇烈變化(暴雨, 颱風, 突然氣壓驟降), 此時對蝦常常成群遊動水體中上層, 遇到人迅速朝反方向遊去或跳走。 輕微缺氧也屬於應激的一種, 此時對蝦容易驚跳, 人靠近大棚未進入, 對蝦就在棚內跳動, 聲如大雨。 小棚後期常見的原因是水太渾濁, 藻類繁殖不起來, 對蝦容易長時間處在亞缺氧狀態, 遇到天氣變化極易應激, 所以一定要多肥水, 增大溶氧量, 遇到特殊情況,

輔以抗應激產品。

中毒性遊塘

急性中毒(常見藥物使用品類不當或者過量如:餘氯、殺蟲劑、殺藻劑中毒)表現對蝦單獨或者成群無目的來回遊動, 常常遊動中力竭者沉下去, 在底部慢慢死亡。 慢性中毒(藻毒素或者底部硫化氫中毒)常常表現對蝦體質虛弱易抽筋白身, 抱著氣盤上下翻滾, 此時氣頭的水花打不開, 水面平靜無泡沫。 遇到這個情況必須要考慮是不是有使用不當的投入品, 針對性改底解毒。

以上是本人對對蝦常見遊塘的總結

希望能夠對養殖戶朋友有所幫助

轉載聲明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 版權合作, 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未獲書面許可, 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廣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