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世界有無限的可能,看虛實數與易學四象的關係

瞭解過高等數學的人, 會有一個複數的概念, 他的產生是和研究金字塔有關, 最早有關複數方根的文獻出於西元1世紀希臘數學家海倫, 他考慮的是平頂金字塔不可能問題。

關於複數的概念如下:

我們把形如a+bi(a,b均為實數)的數稱為複數, 其中a稱為實部, b稱為虛部, i稱為虛數單位。 當虛部等於零時, 這個複數可以視為實數;當z的虛部不等於零時, 實部等於零時, 常稱z為純虛數。 複數域是實數域的代數閉包, 也即任何複係數多項式在複數域中總有根。 複數是由義大利米蘭學者卡當在十六世紀首次引入,

經過達朗貝爾、棣莫弗、歐拉、高斯等人的工作, 此概念逐漸為數學家所接受。

虛數相對應於實數存在, 實數是什麼?就是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 一切可以度量的數, 真實存在的數,

而虛數就是虛無縹緲的數, 它不能度量這個世界上任何一件實際的物體, 早期的數學界是不接受的, 認為它是鬼神之數。

其實中國人對於這些虛無縹緲的事物, 一開始是比較接納的,

甚至還創造出來一些概念, 用以區分他們。

用陰陽來區分實數、虛數, 實數為陽, 虛數為陰;

用陰陽來區分正數、負數, 正數為陽, 負數為陰;

注意到複數域是實數域的代數閉包, 結合我們之前的研究, 一維線段的無限延伸是二維平面的邊界;

以此, 我們可以推知, 實數域是複數域的邊界, 也就是說實數域只能在複數域的邊界上面出現;

同時, 純虛數組成的域也是複數域的一個邊界。

我們可以進一步拓展, 純虛數域與實數域相交於圓點0, 與無窮遠點∞;

我們回頭看看關於複數域的平面表達方式:

如果我們進一步採用四象表達平面的方法,

我們會得到這樣的一個圖, 他看起來也是一個座標圖, 有四個象限, 注意到, 他們的X軸、Y軸上的向量(向量),

不再是, 用正負, 虛實來表達, 而是採用:少陽, 太陽, 少陰, 太陰來表達, 如下圖:

首先注意到, 這個四象圖, 完整的把虛數, 負數, 實數, 正數, 都具體的向量化, 把我們印象中抽象的概念, 轉化成為直觀的, 有形的數, 其實物理學上經常用向量的表達方式來表達這些, 使抽象的概念幾何形象化, 給數帶上向量單位, 帶上特徵值, 那麼就變成矩陣運算, 不會混淆。

為什麼四象對應座標方向, 就是那樣的順序呢?逆時針:太陽, 少陽, 少陰, 太陰, 而不是其他的排列呢,

首先, 他們是一個四面體結構, 在平面上投影, 而這樣的順序是為了和正負數, 虛數實數進行統一,

實數上的正負數, 代表有形的陽數特徵, 而陽儀生:太陽, 少陰,

虛數上的正負數, 代表無形的陰數特徵, 而陰儀生:少陽,太陰,

其實,在這個有形的世界存在著很多無形的物質,或者資訊信號,或者叫做場,比如WiFi信號,不會因為人體牆體的阻擋而消失,還有電磁場,這些無形的事物,甚至很多人都難以理解他們是物質,他們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又是虛無縹緲的,其實引入虛數的概念,這個世界多姿多彩起來,立馬有無限的可能,我們從複數的最直觀的旋轉特性來展開,

比如:4*i*i = -4

就是“4”在數軸上旋轉了180度。那麼4*i就是4在數軸上旋轉了90度。

在看看指數函數的表達差異,比如:e^t是這個樣子的,

那麼e^it的曲線會是什麼樣的呢?

於是成了一個螺旋線。是不是和電磁場很像?

而且,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複數運算保留了二維資訊。

引入虛數概念的二維運算式,可以在三維空間呈現完美的曲線,其實看到上面這段曲線的時候,

我們於是會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假如我讓你計算3+5,雖然你可以輕鬆的計算出8,但是如果讓你分解8你會有無數種分解的方法,3和5原始在各自維度上的資訊被覆蓋了。

但是計算3+5i的話,你依然可以分解出實部和虛部,就像上圖那樣。

用複數來描述電場與磁場非常完美,

我們即可以讓電場強度與複數磁場強度相加而不損失各自的資訊,又滿足了電場與磁場90度垂直的要求。另外,一旦我們需要讓任何一個場旋轉90度,只要乘一個“i”就可以了。

其實,四象圖更像一個複數的推廣:四元數,我們可以看到四元數:1,i,j,k,分別就是 Pauli 矩陣:I,X,Y,Z,利用這些東西可以方便地表示 Bloch 球上的任意旋轉。

他們分別對應:太陽,少陰,少陽,太陰。

四元數是簡單的超複數。 複數是由實數加上虛數單位 i 組成,其中i^2 = -1。 相似地,四元數都是由實數加上三個虛數單位 i、j、k 組成,而且它們有如下的關係: i^2 = j^2 = k^2 = -1, i^0 = j^0 = k^0 = 1 , 每個四元數都是 1、i、j 和 k 的線性組合,即是四元數一般可表示為a + bk+ cj + di,其中a、b、c 、d是實數。

對於i、j、k本身的幾何意義可以理解為一種旋轉,其中i旋轉代表X軸與Y軸相交平面中X軸正向向Y軸正向的旋轉,j旋轉代表Z軸與X軸相交平面中Z軸正向向X軸正向的旋轉,k旋轉代表Y軸與Z軸相交平面中Y軸正向向Z軸正向的旋轉,-i、-j、-k分別代表i、j、k旋轉的反向旋轉。

古代的數理系統,其實也是可以量化的,就是沒有人願意去多加思考,抛磚引玉,和大家一起學習。

而陰儀生:少陽,太陰,

其實,在這個有形的世界存在著很多無形的物質,或者資訊信號,或者叫做場,比如WiFi信號,不會因為人體牆體的阻擋而消失,還有電磁場,這些無形的事物,甚至很多人都難以理解他們是物質,他們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又是虛無縹緲的,其實引入虛數的概念,這個世界多姿多彩起來,立馬有無限的可能,我們從複數的最直觀的旋轉特性來展開,

比如:4*i*i = -4

就是“4”在數軸上旋轉了180度。那麼4*i就是4在數軸上旋轉了90度。

在看看指數函數的表達差異,比如:e^t是這個樣子的,

那麼e^it的曲線會是什麼樣的呢?

於是成了一個螺旋線。是不是和電磁場很像?

而且,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複數運算保留了二維資訊。

引入虛數概念的二維運算式,可以在三維空間呈現完美的曲線,其實看到上面這段曲線的時候,

我們於是會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假如我讓你計算3+5,雖然你可以輕鬆的計算出8,但是如果讓你分解8你會有無數種分解的方法,3和5原始在各自維度上的資訊被覆蓋了。

但是計算3+5i的話,你依然可以分解出實部和虛部,就像上圖那樣。

用複數來描述電場與磁場非常完美,

我們即可以讓電場強度與複數磁場強度相加而不損失各自的資訊,又滿足了電場與磁場90度垂直的要求。另外,一旦我們需要讓任何一個場旋轉90度,只要乘一個“i”就可以了。

其實,四象圖更像一個複數的推廣:四元數,我們可以看到四元數:1,i,j,k,分別就是 Pauli 矩陣:I,X,Y,Z,利用這些東西可以方便地表示 Bloch 球上的任意旋轉。

他們分別對應:太陽,少陰,少陽,太陰。

四元數是簡單的超複數。 複數是由實數加上虛數單位 i 組成,其中i^2 = -1。 相似地,四元數都是由實數加上三個虛數單位 i、j、k 組成,而且它們有如下的關係: i^2 = j^2 = k^2 = -1, i^0 = j^0 = k^0 = 1 , 每個四元數都是 1、i、j 和 k 的線性組合,即是四元數一般可表示為a + bk+ cj + di,其中a、b、c 、d是實數。

對於i、j、k本身的幾何意義可以理解為一種旋轉,其中i旋轉代表X軸與Y軸相交平面中X軸正向向Y軸正向的旋轉,j旋轉代表Z軸與X軸相交平面中Z軸正向向X軸正向的旋轉,k旋轉代表Y軸與Z軸相交平面中Y軸正向向Z軸正向的旋轉,-i、-j、-k分別代表i、j、k旋轉的反向旋轉。

古代的數理系統,其實也是可以量化的,就是沒有人願意去多加思考,抛磚引玉,和大家一起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