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性教育課為什麼5秒就被搶光

作者:蘇拓

近日,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一堂名為《性健康和性文明》的選修課, 5秒鐘就被搶光, 甚至還有學生站教室外蹭課。 開課老師稱,

是想讓學生們正確客觀看待性知識。 多所高校也開設了性教育課堂, 如北大的“三寶課”、福師大的性科學課堂等。 (人民網9月28日)

中國人熱衷生兒育女, 但對“性”確是諱莫如深。 相信很多人都問過父母“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這可能是人對於“性”的第一個問題, 但很少有父母能科學的告訴孩子他到底是怎麼來的, 不是不知道而是羞於啟齒;多數人對“性”的第一次正式學習應該來自初中生物課本上那幾章“生理健康”知識, 從必修變成選修, 又從選修變成自學不是因為考試不考, 而是老師不知從何講起。 至此, “性”這個繞不開的話題被大人們“藏”了起來。

近些年網路上頻繁爆出諸如幼童被猥褻、女生廁所產子、大學生流產致死、高校學生患愛滋病人數逐年增長等等讓人既惋惜又震驚的新聞,

這些都繞不開“性”這個字, 繞不開這堂人生必修課的缺失。 正因為性教育的缺失, 幼童受到侵犯後不知道如何跟家長訴說, 女大學生成為流產的主力軍, 高校成為愛滋病重災區。 所以, 大力推廣“性教育”課程勢不容緩。

“性教育”不應難以啟齒。 人類的性、愛情、婚姻、生育是每個人必須的人生經歷, 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發育歷程, 與其避而不談倒不如開宗明義。 就像北京大學“三寶課”上姚錦仙老師告訴學生:“性好比樹上的果子, 如果在不成熟的情況下把它摘下來, 它的味道是苦澀的;但當它成熟了之後, 你再把它摘下來, 就會很甘甜很美好。 ”性教育就是要告訴學生什麼時候果子是熟的,

是美好的, 還要避免嘗試不熟的果子, 因為那會帶來包括性傳播疾病、意外懷孕、人工流產等不美好的東西。

“性教育”需從娃娃抓起。 現在很多性教育課程只有在大學才開設, 但是對性的探索往往在十幾歲甚至更小就開始了, 等到大學再來補上這一刻不免有亡羊補牢的意味, 也有很多孩子可能因為性教育課的遲到而悔恨終生。 所以呼籲教育部門積極編制適應不同年齡段的性教育課程教材和讀本, 從小就讓孩子對“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 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健康成長。

“性教育”課程管道應當拓寬。 目前性教育還都集中在課堂教育, 這次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的選修課5秒鐘就被搶光的火爆場面也反映出當前我國學生獲取正確性知識的管道之狹窄,

而且僅一門選修課也很難滿足成百上千的在校生。 所以有必要通過更多的途徑開拓更多的形式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接受性教育。

性教育課程的最終目的不是成績, 更不會教人學壞, 希望社會大眾能摘掉有色眼鏡, 正確看待性知識, 普及性知識, 促進性健康, 構建性和諧, 讓青少年健康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