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尿素產能連續兩年下滑 中國尿素市場生產格局正在重塑

中商情報網訊:尿素是最簡單的有機物之一, 在農業和工業領域應用廣泛。 在農業領域,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既可作為中性速效肥料, 也可用生產多種複合肥, 有調節花量, 水稻制種, 防治蟲害, 疏花疏果等作用;在工業領域, 可以作為特殊塑膠、膠類的原料, 在製藥、石油、化工、紡織工業等領域均有應用。

據統計資料顯示, 目前中國尿素有效產能約為8000萬噸, 2016年同期約為8455萬噸, 2015年尿素產能為9015萬噸, 中國尿素產能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降。 此前,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對行業產能退出設臵了明確目標:“十三五”期間關停尿素產能1300萬噸,

嚴格淘汰開工率低、連年虧損、半停產及負債率大於100%的企業。

目前國內尿素產能距離關停1300萬噸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 尿素去產能仍在不斷深化中。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尿素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預測, 到2020年中國尿素產能將穩定在7500萬噸左右。

中國尿素產能預測(百萬噸)

尿素供給端市場分析:去產能不斷深化, 生產格局正在重塑

過去的十年間全球經歷了尿素產能的大規模擴張, 總產能已經達到2.3億噸, 而由於全球糧價連續五年低迷, 尿素需求難有起色, 價格亦長期處於低位, 各國企業對於尿素的擴產意願較弱。 根據我們的觀察, 全球尿素產能的擴張週期已經基本結束。

國內由於煤炭價格的上漲, 化肥生產用電、用氣等優惠政策的取消, 尿素生產成本大幅提升, 僅有少數優勢企業盈利。 我國的供給側改革政策不斷深化,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制定“十三五”期間清退1300萬噸尿素產能目標。 在行業虧損、政策推動以及環保壓力下,

去產能有望加速, 行業供需將大幅改善。 我們認為長期來看, 行業虧損疊加政策推動, 去產能將持續推進。 同時具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的水煤漿工藝有望成為未來主流生產工藝, 生產格局有望重構。

1、全球尿素產能擴張基本結束, 行業底部國內小產能逐步出清

全球尿素產能高速增長期接近尾聲。 2011-2015年是國際尿素產能大規模投放的高峰時間, 全球尿素產能從1.82億噸增長至2.23億噸。 2016年在國內去產能的背景下, 國外尿素產能增加500萬噸, 全球尿素總產能基本與上年持平在2.2億噸左右。 由於部分原本計畫於2016年底投產的國際尿素產能已延遲至2017年, 包括美國愛荷華州兩個年產能供給160萬噸、印度和馬來西亞年產能分別為130萬噸的尿素工廠,

預計2017年國外產能增長達到400萬噸, 而隨著國內供給側改革的繼續推進, 我國尿素產能進一步下降近500萬噸, 全球尿素總產能或將出現負增長。

由於自2012年尿素價格下跌以來, 國外擬新建的尿素產能已經大幅減少, 在2015-2017年的海外產能投放高峰結束之後, 未來5年海外幾乎無大規模新增產能。 我們認為全球尿素產能已經在2015-2017年達到階段性峰值, 預計未來三年全球的尿素總產能將從高點有小幅回落。

全球尿素產能預測

海外尿素成本大幅下降, 尿素價格長期受壓。 2012年以來, 由於美國葉岩氣革命導致的天然氣成本大幅降低, 國外低成本尿素拉低全球尿素價格, 我國尿素出口受到一定衝擊;疊加糧食價格大幅下跌導致農民用肥需求有所萎縮, 我國尿素價格長期低迷, 徘徊在行業的平均成本線附近。

去年8月, 尿素價格一度跌破1200元/噸, 此後隨著上游原材料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 尿素價格也有了較為明顯的反彈, 截至目前, 市場均價反彈至1500-1600元/噸。

2016年行業大幅虧損, 困局中初見破局良機。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氮肥行業虧損93.8億元;規模以上氮肥企業286家,其中虧損企業145家,而規模以下企業幾乎全部虧損。2016年氮肥的慘澹情景與產能過剩、優惠政策消失等多重壓力有關。由於不利因素激增,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退出市場,2016年共退出合成氨產能292萬噸/年,退出尿素產能433萬噸/年。進入2017年,隨著供給格局的邊際改善,以及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利好,在冬儲備肥的消費旺季即將到來時,尿素行業迎來破局良機。

深挖成本,龍頭企業優勢集中。在尿素價格起色不大的背景下,生產成本較低的企業擁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國內三種主流尿素生產工藝中,水煤漿工藝的成本最低。目前採用了水煤漿生產工藝的企業以華魯恒升為代表。而被淘汰的小企業產能大多為固定床工藝。

2、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環保政策壓縮開工

自2016年起化肥企業優惠政策逐步取消,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自2016年以來化肥行業生產優惠政策逐步取消。2016年4月20日起,化肥優惠電價全部取消,企業電價平均漲幅為0.1元/千瓦時,這是繼2015年4月20日之後第二次電價調整。此前享受電價優惠的多是單套合成氨產能30萬噸以下的企業,也就是尿素產能52萬噸以下的尿素生產企業。由於部分地區於2015年已調整到位,受影響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及華東:化肥主生產區山東化肥用電價格由之前的0.44元/千瓦時漲到0.54元/千瓦時,化肥成本由於電價優惠取消導致上漲約為80-120元/噸;安徽地區中小化肥享受優惠電價為0.44元/千瓦時,優惠取消後將上漲至0.65元/千瓦時,成本最高上漲約240元/噸。2016年11月10日起,化肥用氣價格優惠取消,全面放開化肥用氣價格,使得氣頭尿素用氣價格至少上漲0.4元/方,成本上升250-400元/噸。目前傳統固定床工藝的生產成本約在1700-1800元/噸,氣頭工藝在未來天然氣市場供需作用下,氣價很可能進一步走高,競爭力大幅削弱。

環保高壓政策影響全國範圍內化工企業生產,尿素行業同樣深受影響。上半年持續的環保核查對全國化工企業的開工率產生較大限制。進入十月,採暖季即將到來,“26+2”個空氣污染輸送城市迎來新一輪大氣治理和錯峰生產、乃至停產限產。由於河北、山東兩省是我國尿素產能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採暖季限產對尿素開工率將有較大影響。環保高壓政策持續,環保投入的加大勢必增加行業的平均成本,停產的中小產能在長期政策影響下複產難度增加,中小產能有望加速退出。

尿素行業去產能重要政策列表

3、原煤大幅上漲,成本優勢成行業制高點

將三種尿素製備工藝從前期投資、成本差異以及原料資源進行比較,原料資源豐富、製備成本最低的水煤漿工藝將在未來尿素價格上漲中最先收益,並且受制于國內天然氣資源短缺、價格上漲,氣頭工藝尿素在成本上已經失去競爭優勢,將在產能出清中被逐步淘汰;同樣,能耗大、成本高、污染嚴重的傳統固定床尿素製備工藝也將加速退出。

從前期投資來看,固定床製備工藝技術壁壘低,幾無投資門檻;氣頭工藝對設備要求也不如水煤漿嚴格,因為其主要製備成本至少70%來自于天然氣價格成本。但反觀水煤漿製備工藝,由於其粉煤氣化的技術複雜,對設備要求高,需要極大的前期投資成本,按照目前的投資標準,年產50萬噸尿素的水煤漿工藝裝臵需30億元前期投資,這對於不論是經營狀況不佳的固定床製備企業或者受制於天然氣價格的氣頭工藝企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極大程度上導致了以這兩種製備工藝為主的企業轉型困難的局面。

從資源角度看,雖然天然氣相比煤炭屬於清潔能源,熱值高且相對環保。但是我國是多煤少氣的資源格局,需要進口天然氣來滿足國內需求,在優先滿足居民用氣的前提下,此前氣頭尿素企業出現過無氣可用被迫停工的情況。在煤炭資源豐富,尿素產能過剩,水煤漿工藝逐漸成熟的局面下,利用資源短缺的優質能源生產尿素已不再符合國家的能源戰略。

無煙煤價格大幅拉漲,水煤漿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從主要原材料的成本上來看,國內以煙煤的成本最低,無煙煤次之,天然氣的成本最高。因此後兩者的製備工藝在現階段的原材料和尿素價格下,普遍呈虧損狀態。同為煤頭工藝,煙煤價格比無煙煤價格平均低200元/噸左右,在部分時點該差價甚至可達300元/噸;與氣頭工藝比較,隨著國家在今年11月取消化肥優惠氣價,煙煤價格相比天然氣更具經濟性,最大差額可達到500元以上。隨著冬季採暖季的到來和煤炭企業的限產,我們認為煤價回檔的可能性較小,無煙煤價格高漲將進一步擴大採用水煤漿路線的企業盈利。

因此隨著未來固定床和氣頭工藝的逐步退出,生產格局有望重構,水煤漿工藝有望成為未來尿素生產的主流。目前國內水煤漿工藝企業以華魯恒升為代表,年產能180萬噸全部採用水煤漿工藝,成本優勢顯著;正在建設退城入園專案的魯西化工大部分產能採用水煤漿,在行業內同樣屬於優勢產能。龍頭企業將在行業集中度提高及產業結構調整中有望持續收益。

困局中初見破局良機。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氮肥行業虧損93.8億元;規模以上氮肥企業286家,其中虧損企業145家,而規模以下企業幾乎全部虧損。2016年氮肥的慘澹情景與產能過剩、優惠政策消失等多重壓力有關。由於不利因素激增,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退出市場,2016年共退出合成氨產能292萬噸/年,退出尿素產能433萬噸/年。進入2017年,隨著供給格局的邊際改善,以及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利好,在冬儲備肥的消費旺季即將到來時,尿素行業迎來破局良機。

深挖成本,龍頭企業優勢集中。在尿素價格起色不大的背景下,生產成本較低的企業擁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國內三種主流尿素生產工藝中,水煤漿工藝的成本最低。目前採用了水煤漿生產工藝的企業以華魯恒升為代表。而被淘汰的小企業產能大多為固定床工藝。

2、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環保政策壓縮開工

自2016年起化肥企業優惠政策逐步取消,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自2016年以來化肥行業生產優惠政策逐步取消。2016年4月20日起,化肥優惠電價全部取消,企業電價平均漲幅為0.1元/千瓦時,這是繼2015年4月20日之後第二次電價調整。此前享受電價優惠的多是單套合成氨產能30萬噸以下的企業,也就是尿素產能52萬噸以下的尿素生產企業。由於部分地區於2015年已調整到位,受影響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及華東:化肥主生產區山東化肥用電價格由之前的0.44元/千瓦時漲到0.54元/千瓦時,化肥成本由於電價優惠取消導致上漲約為80-120元/噸;安徽地區中小化肥享受優惠電價為0.44元/千瓦時,優惠取消後將上漲至0.65元/千瓦時,成本最高上漲約240元/噸。2016年11月10日起,化肥用氣價格優惠取消,全面放開化肥用氣價格,使得氣頭尿素用氣價格至少上漲0.4元/方,成本上升250-400元/噸。目前傳統固定床工藝的生產成本約在1700-1800元/噸,氣頭工藝在未來天然氣市場供需作用下,氣價很可能進一步走高,競爭力大幅削弱。

環保高壓政策影響全國範圍內化工企業生產,尿素行業同樣深受影響。上半年持續的環保核查對全國化工企業的開工率產生較大限制。進入十月,採暖季即將到來,“26+2”個空氣污染輸送城市迎來新一輪大氣治理和錯峰生產、乃至停產限產。由於河北、山東兩省是我國尿素產能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採暖季限產對尿素開工率將有較大影響。環保高壓政策持續,環保投入的加大勢必增加行業的平均成本,停產的中小產能在長期政策影響下複產難度增加,中小產能有望加速退出。

尿素行業去產能重要政策列表

3、原煤大幅上漲,成本優勢成行業制高點

將三種尿素製備工藝從前期投資、成本差異以及原料資源進行比較,原料資源豐富、製備成本最低的水煤漿工藝將在未來尿素價格上漲中最先收益,並且受制于國內天然氣資源短缺、價格上漲,氣頭工藝尿素在成本上已經失去競爭優勢,將在產能出清中被逐步淘汰;同樣,能耗大、成本高、污染嚴重的傳統固定床尿素製備工藝也將加速退出。

從前期投資來看,固定床製備工藝技術壁壘低,幾無投資門檻;氣頭工藝對設備要求也不如水煤漿嚴格,因為其主要製備成本至少70%來自于天然氣價格成本。但反觀水煤漿製備工藝,由於其粉煤氣化的技術複雜,對設備要求高,需要極大的前期投資成本,按照目前的投資標準,年產50萬噸尿素的水煤漿工藝裝臵需30億元前期投資,這對於不論是經營狀況不佳的固定床製備企業或者受制於天然氣價格的氣頭工藝企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極大程度上導致了以這兩種製備工藝為主的企業轉型困難的局面。

從資源角度看,雖然天然氣相比煤炭屬於清潔能源,熱值高且相對環保。但是我國是多煤少氣的資源格局,需要進口天然氣來滿足國內需求,在優先滿足居民用氣的前提下,此前氣頭尿素企業出現過無氣可用被迫停工的情況。在煤炭資源豐富,尿素產能過剩,水煤漿工藝逐漸成熟的局面下,利用資源短缺的優質能源生產尿素已不再符合國家的能源戰略。

無煙煤價格大幅拉漲,水煤漿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從主要原材料的成本上來看,國內以煙煤的成本最低,無煙煤次之,天然氣的成本最高。因此後兩者的製備工藝在現階段的原材料和尿素價格下,普遍呈虧損狀態。同為煤頭工藝,煙煤價格比無煙煤價格平均低200元/噸左右,在部分時點該差價甚至可達300元/噸;與氣頭工藝比較,隨著國家在今年11月取消化肥優惠氣價,煙煤價格相比天然氣更具經濟性,最大差額可達到500元以上。隨著冬季採暖季的到來和煤炭企業的限產,我們認為煤價回檔的可能性較小,無煙煤價格高漲將進一步擴大採用水煤漿路線的企業盈利。

因此隨著未來固定床和氣頭工藝的逐步退出,生產格局有望重構,水煤漿工藝有望成為未來尿素生產的主流。目前國內水煤漿工藝企業以華魯恒升為代表,年產能180萬噸全部採用水煤漿工藝,成本優勢顯著;正在建設退城入園專案的魯西化工大部分產能採用水煤漿,在行業內同樣屬於優勢產能。龍頭企業將在行業集中度提高及產業結構調整中有望持續收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