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分散”走向“大整合” 常州加快建設農業園區

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農業企業的單打獨鬥, 已經不再適合新階段農業發展形勢的要求, 近年來, 我市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實現“小分散”轉向“大整合”, 通過“小創新”帶來“大效益”。

近日, 蘇州一家專業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 來到新北區孟河鎮的銀河現代漁業產業園, 對螃蟹進行抽樣檢測。 報告完成後, 這些螃蟹將通過互聯網銷往海內外。

原本, 銀河村的農戶都是分散養殖螃蟹, 2015年成立了現代漁業產業園, 實現集約化生產和企業化管理, 現在有2500多畝水產養殖面積, 農民增收超過20%。

“村裡面有檢測中心, 有專門的檢測人員, 每天跟蹤農民池塘裡的水質, 螃蟹吃的飼料, 我們下一步要打造一個有地標、有品牌、有特色的漁美鄉村, 要建一平方公里的一二三產融合區域。 ”新北區孟河鎮銀河村黨支部書記蔣亞軍介紹說。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 將產業園作為農業發展升級的重要載體和強力抓手, 常州的現代農業園區正在積極佈局, 加快發展。 位於孟河鎮的新北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內, 不少農業企業利用“光農互補”、“智慧農業”等新技術, 大大提升了每畝土地的產出效益, 2016年, 孟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5萬元,

同比增長約10%。

新北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工作局服務中心主任朱志文表示, 一般來說, 產業園採用的是合作社加農戶的方式, 不僅能夠讓企業富起來, 另外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 ”

目前, 常州有市級以上農業園區63家, 總面積超過40萬畝, 擁有碧根果、櫻桃、螃蟹、茶樹等一批特色產業,

帶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 今年上半年,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112.9億元, 同比增長3.4%, 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8元, 同比增長8.2%。 去年, 我市農業現代化工程水準指數穩居全省第二, 農業現代化建設水準位居全省第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