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夜光杯 泰山日出固雄奇,天柱山日出秀美沉靜

離開天柱山好些日子了, 至今我的心裡還跳動著那一顆鮮紅的太陽。

安徽的天柱山位於皖西, 被稱為古南嶽, 以奇、險、峻、美而著稱。 它所在的潛山縣被古人稱之為“皖城”。 這裡的奇山秀水曾哺育出一代文學巨匠張恨水以及京劇的開山鼻祖程長庚。 一曲淒婉哀絕的美麗傳說《孔雀東南飛》就是從這裡在中華大地流傳了千百年。 我去的那天, 當地朋友告訴我, 到這裡來除了欣賞天柱山秀美的山水外, 絕對還應該看一看天柱山的日出。 我當時想, 天柱山的日出有什麼好看?它還能與泰山的日出媲美嗎?

九華街景 陳正瑜 畫

天柱山海拔1100米, 因山峰山嶺山崖山洞山泉山瀑山石而雄奇靈秀。 尤其是神秘谷, 谷洞相連, 狹險異常, 直通天柱山主峰。 攀登天柱峰, 只感到它頂天立地。 古人將之稱為“天柱”, 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到山上的臥雲賓館時, 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臥雲賓館造型奇特, 整個房頂成蘑菇狀, 一片一片仰翹著, 俯看十分壯觀。 賓館對過的半山腰則有一亭, 名為“觀雲亭”。 我想既是“觀雲”, 當有日出?一問友人, 果然說在此觀日出別有風情。 甚至說, 你在此看了日出, 才算全部看懂了天柱山。 說話間, 夜幕已完全降臨, 朵朵灰雲覆蓋著天空, 而天與山峰相連處卻一點一點地綴出許多的星星來。

想著看日出, 天尚未透亮我們就忙著起床。 上得觀雲亭的石階, 天和地仿佛都是濕漉漉的。 此時, 整個天柱山還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 只有耳邊不時傳來一兩聲不知名小鳥的悠長鳴叫。 登上二百多級石梯, 上得觀雲亭, 只感到寒氣逼人, 使人困意頓消。 放眼望去, 遠的山, 近的樹, 皆靜默著。 天地是那麼的蒼遠寥廓呵!所有的一切,

都顯示出人的“小”來。 山間的雲霧無聲地翻卷著、彌漫著, 直至充斥了觀雲亭的全部, 使我們全部置身于雲海之中。 遠處, 山鳥的長鳴開始頻繁起來, 而高低錯落的群峰則漸漸呈現出了青、翠、蒼、黛的不同色彩。

東方出現了魚肚白。 在遠山的背後, 漸顯出一抹桔紅的色帶。 我們猜測那當是將升紅日的所在。 但同時, 我們又感失望, 因為那條桔紅色帶被大山擋住了。 但很快我們就發現這疑慮是多餘的了。 被大山遮住的不是太陽的方位, 而在它稍南些並不太起眼的雲霧下邊, 才真正燃燒著一團火焰。 這團火焰在雲海裡掙扎著, 透過一重一重的陰雲, 從弱到強, 漸發出血紅的光來。 而與此同時,

觀雲亭的西北面, 竟奇跡似地閃出了月亮, 並出現了一條覆蓋天空的半圓形七色彩虹。 當地人說, 日月同輝, 彩虹當空。 這真是難得一遇的奇觀呵!彩虹在西北天空久久不願逝去。 而東方的雲海中, 終於跳出了一粒太陽。 真的只能用“一粒”來形容的太陽呵, 血紅血紅, 非常溫柔, 非常恬靜, 非常美麗。 這一粒太陽在雲海中漸升漸高, 速度很快, 且越來越大、越紅, 一下子籠罩了整個的天柱山, 使天柱山化作了通紅的一片, 使人感歎造化, 如登仙境。 那一刻, 凡世間所有的功名利祿都遠遠地被大自然蕩滌了, 剩下的只是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泰山日出我見過, 那是博大和雄奇;而天柱山的日出則秀美沉靜, 既有北方的渾厚, 又有南方的溫柔,

令人“不飲瓊漿心也醉”。 從那一刻開始, 天柱山那一顆鮮紅的太陽就永遠地藏在了我的心裡, 再也揮之不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