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號學術|周星:藝術學科雙一流建設的確認因素分析

周星, 北京師範大學2級教授, 中國文藝評論學會視聽委員會副主任, 教育部戲劇與影視類教指委主任

不僅是藝術學科, 幾乎整個學科體系對於剛剛發佈的全國雙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和學科,

都議論紛紛, 既有終於出臺的急切期望, 更多比照分析的得失判斷, 而網路上關涉不同學校的獲得和失落的吐槽也不絕如縷。 有揶揄自己學校沒評上是因為太優秀, 有調侃某某某某學校評上的不是最為出色學科, 而名不見經傳的卻成了雙一流, 有對於地區差異耿耿於懷的, 有抱怨一個省好學校落選而一般學校卻一流了, 等等不一而足。 顯然, 雙一流建設學校和學科發展觸動了人們的神經, 也引發出不小的震動。 這其中包含著中國學科發展上了一個臺階的群體關注度之高前所未有, 顯然是好現象;也包含著不少不明就裡的吐槽與對當下學科現狀未必符合的異議,
折射出一些問題。 但顯然事出有因, 而藝術學科自身的發展也再一次迎來新的觸動因素, 如何看待需要辯證的弄清來龍去脈, 也更要放長眼光的思考。

雙一流的國家發展戰略自有其重要意義, 激起反響也正是證明。 但顯然, 未必符合所有人心願的雙一流卻是事出有因, 站在不同角度的評判其實都似乎有一己之見的合理性, 卻可能對於雙一流目標, 評審物件, 評審時間和評審標準理解都不是一個角度。 國家這一次發佈的是雙一流之一流大學建設學校42所, 其中A類36個, B類6個, 一流學科建設95所。 而藝術學科的12所高校13個學科入選:1、藝術學理論:北京大學、東南大學;2、音樂與舞蹈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3、戲劇與影視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4、美術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5、設計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同濟大學。

在這裡, 一些藝術院校可能耿耿於懷為什麼沒有入選, 而入選的也可能被作為靶子來衡量挑剔。

整體上看, 也許人們還需要結合更為多樣的背景, 來考察名單確認的事理和發展被忽略的其他問題。 許多人都沒在意雙一流建設學科判斷需要牽扯的其實是2017年3件相關學科發展事宜, 而他們之間的影響將很快觸及高校學科格局:第一個即剛公佈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第二個是還沒有公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第三個是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的關於新設博士碩士點的大格局變化。

這三個方面有密切的聯繫, 但有相當的區別, 卻總合在一起才是改變學科幾年發展的影響所在。 (當然主要關涉理工科專業的還有世界大學排名因素的參照對於文科而言影響有卻不明顯)

首先是雙一流學科的設置取決因素主要是什麼?人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實際上並不瞭解整個的過程, 和它相應所牽連的因素。 疑惑為什麼舞蹈學院、戲曲學院、電影學院沒有進入, 綜合性很強的南京藝術學院也一點沒有涉及?不能離開雙一流學科建設所依據的更多其實是過去的五年前之第三輪學科評估作為基礎的影響。 一般來說, 在第三輪評估裡頭學校學科所占的前若干位, 都成為這一次依據的基礎,

自然還有一定微調:比如說中國語言文學取的是前五名, 除了並列第五的山東大學沒有上外, 陝西師大是因為自定補上了, 強大的華東師大因為排名第六落選。 新聞傳播學取的是並列第一的人大和中傳, 於是意外的是第二名復旦大學落選, 人們疑惑於復旦大學的學科基礎, 但似乎只取2個學科就無法替換排名, 藝術學科也一樣:藝術學理論取的是上一次並列第一的東南大學和北大, 並列第二的是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 顯然不能單取又不可多上。 音樂舞蹈學取的是前三的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與中國音樂學院, 並列第四的北京舞蹈學院和福建師範大學和前面的分數有些距離外, 一個沒有博士點一個有博士點,數量即便不限制,取捨也是為難。戲劇影視學取的是前兩的中傳、北師大、中戲,隨後的上海大學分數有些差距。美術學取的是前兩位央美和國美,人們疑惑清華美院落選,其實在它第四之前的南藝已經和前面分數有差距,跨越南藝顯然不可。設計學比較特殊,取的是前兩位的清華美院和央美,同濟大學第三輪評估是設計學的並列第五,這一次跳躍性的上了一個“藝術與設計”,估計是兼顧工科與藝術結合,避免了排在他前面的國美、江南大學和南藝的疑惑?

自然簡單比照第三輪評估未必周全,還有其他評審因素未可知,但可以想像到,這是經過所謂幾輪的評審不可能憑空來取捨,最具有參照性質的就是第三輪學科評估的相對客觀性和這一次雙一流取捨必然有限的初衷。問題在於基本上在4月份已經投票確認大局的雙一流,似乎更多是前5年的學科影響排行,有依據卻被人們質疑的焦點,主要是和這幾年學科進展的現實是不是有差距,吐槽的多站在感知學科現實角度,包括藝術學科急速發展呈現的後進和先進之間的距離變化。所以藝術學科落選的高校似乎不忿,但角度未必是現實,估計難以定量權衡,所以參照才更多取用以往排名。私心考察,專業院校中的單科強勢學校,現實下沒有博士點的掣肘也許制約了可以改變的砝碼?放眼吐槽中還有疑惑一流學校主要是985高校的設置,問題在於,如果不是985高校的確實力強勁的主體入選,而更為魚龍混雜的結果,會不會更遭到強勢高校更大規模的質疑?前述藝術學科基本以上一輪評估為基準,但顧念不同門類藝術專業性,也可能遭到同樣的麻煩質疑。所以我們說,倚重第三輪學科資料也許不是最好的方法,卻也有依據的合理性。

由此需要展開更大視野,更為麻煩的事,是即將公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差距大不大,才是下一個議論的風口。雙一流主要從指標角度以五年前確定的的學科排名為基礎,也是一種相對客觀性來作為設置和建設的依據。但人們卻從現實當下的學科現狀感知,疑惑可能就在第四輪評估出來後嘈雜化。我們知道確認雙一流之時第四輪學科的評估內容還正在評判之中,這正是當下的更為多學校學科參與的現實景觀,顯然可能帶來有所區別的學科排名?更不用還在進行的新的碩士和博士點增列,也許到年底更多增添學科點的狀況在持續的建設中將決定和影響著新的局面。不必懷疑新的一批博士碩士點崛起對於學科建設的改變,但在許多人激蕩起的現實判斷和學生們站在各自學校發展的角度,遭遇和設定名單似乎排名入選差距不小時,如何解釋?說透一點就是已經成為定局的雙一流建設面前名單是幾個月前所制定的,接著和第四輪的學科產生聯繫,就會形成一個相當的差別,而加大了未必是現有學科的水準等同,而是若干年前的學科評價來的的預防性解釋,可能需要有所準備。但無論如何教育和學科的排名以及資助是一個難題,自然發展可能最好,卻顯然不能和實際吻合,評審就要煞費苦心。當你用主要是985高校來排列重點學科,他的合理的理由也許異議小點,但顯然上進的學科蠢蠢欲動,因為的確經過幾年發展,可能有了自我良好的排名感覺,難免上升的學科就憤憤不平。理想的是兼顧以前排名同時考慮當下的變化漲落,也就是增加一種指標取齊,不知是更為複雜異議還是撫平差距?

往遠了看,這次的評估沒有辦法考慮到目前這四五年學科成長的基本的經歷,也難免要遭遇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會不會有下一輪的批評且等待之。但學校和學科如何抓住機會增強實力和強化學科意識才是重要的。有人抱不平北京電影學院沒有進入雙一流,其實需要知曉上一輪學科評估有不少學科沒有參加,比如北電,就無法成為排名考量的物件,類似的學科不只限於藝術學科,卻只能反思當初放棄之外,改變不重視還是看不上或者覺得不要功利性等等才是要義,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當然承認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出色的在世界上電影學科有影響的一流學科。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嚴肅的問題,下一次評估究竟還是以前五年的評估作為基準來建設,還是需要設置評審時的兼顧現實性。這一次標準依據前一輪,下一次恐怕要增加發展中的現實,由此各個學科包括藝術學都將自身不為評估卻要健體強身作為學科專業發展之路。從藝術成為門類之後,已經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能型院校觀念改變而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無論是北京舞蹈學院還是中國戲曲學院,在學科建設和理論強化上都自有長足進步。更多的各種藝術學科也在為中國的藝術學科整體文化強盛和學科理論發展貢獻力量,於是下一輪排名如何還難以預料,但變化是必然的。眼下不能僅僅局限于名次,長遠才是生長之路。事實將會證明,各自發揮學科優勢,整個藝術學科的學理性和文化影響力就會大大增強,這也就是雙一流建設的意義。其實無論是如上海自身設定的高峰--高原學科建設,似乎沒有進入雙一流的藝術學科得到的鼓勵支援也更大,北京所實施的高精尖學科建設,對於包括北京電影學院都將起到提升作用。而多樣建設會對既有的學科的建設排名和自身的努力,起到很大的變革作用。

回到本次雙一流名單的得失來看待,需要看到主流把握。正如第四輪的評估已經讓幾乎全國重要的高校和重要的學科應該都參與,而措施中改變了各種人才和資料的拆借可能,您要評估一個學科必須門類中的整個組成部分齊全來評估。也許帶來一些自我調整削減學科的傷害,有一些學科迫不得已的人員搭配和調整也損害一些學科,但是從集聚力量的角度來說,可能此消彼長又對別的相近重點學科提高上顯示作用。實踐證明,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預案,人們都是權衡選取裡頭來做相對的選擇。那麼提醒更為重大改變的藝術學科格局顯示的各省市較大規模的新碩士點、博士點的建設,肯定會對四年以後的學科的建設產生影響。這就意味著藝術五大一級學科的漲落變幻莫測。學科多樣性面前,無論是已經有了重點建設的還是有待超越的,都需要平衡一種關係:自身優勢不能為了外在的功利性去捨棄,抓住時間的韁繩來催趕發展的步伐,學習他人長處而不是斤斤計較一時的得失,將學科建設作為辦學一個重要的提升動因,藝術的精神拓展了,眼界擴大了,真的藝術世界才可能成為自己馳騁的疆場!

1號邀約:“1號學術”是傳媒1號全新推出的板塊。我們的初心,是要讓學界優質、前沿、新銳的研究、成果與思想,不僅在學界互通有無、思想碰撞,也能在業界啟迪思考甚至影響實踐。希望,有更多的學者不吝賜稿,讓“1號學術”可以成為有志者充電學習的平臺,以可以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的起點。

今日推送列表

【頭條】國慶長假 跟著《我們來了》來一場人文之旅吧

【二條】蔡康永獨挑大樑的首檔綜藝:很難想像竟然這麼沒水花

【三條】愛奇藝付費收入領跑、騰訊視頻宣佈最新會員數、優酷持續砸重金|會員付費市場觀察

【四條】1號學術|周星:藝術學科雙一流建設的確認因素分析

【五條】1號招聘 | 傳媒1號《中國經營報》財新傳媒《教育教學論壇》雜誌 中國日報社 北青報

一個沒有博士點一個有博士點,數量即便不限制,取捨也是為難。戲劇影視學取的是前兩的中傳、北師大、中戲,隨後的上海大學分數有些差距。美術學取的是前兩位央美和國美,人們疑惑清華美院落選,其實在它第四之前的南藝已經和前面分數有差距,跨越南藝顯然不可。設計學比較特殊,取的是前兩位的清華美院和央美,同濟大學第三輪評估是設計學的並列第五,這一次跳躍性的上了一個“藝術與設計”,估計是兼顧工科與藝術結合,避免了排在他前面的國美、江南大學和南藝的疑惑?

自然簡單比照第三輪評估未必周全,還有其他評審因素未可知,但可以想像到,這是經過所謂幾輪的評審不可能憑空來取捨,最具有參照性質的就是第三輪學科評估的相對客觀性和這一次雙一流取捨必然有限的初衷。問題在於基本上在4月份已經投票確認大局的雙一流,似乎更多是前5年的學科影響排行,有依據卻被人們質疑的焦點,主要是和這幾年學科進展的現實是不是有差距,吐槽的多站在感知學科現實角度,包括藝術學科急速發展呈現的後進和先進之間的距離變化。所以藝術學科落選的高校似乎不忿,但角度未必是現實,估計難以定量權衡,所以參照才更多取用以往排名。私心考察,專業院校中的單科強勢學校,現實下沒有博士點的掣肘也許制約了可以改變的砝碼?放眼吐槽中還有疑惑一流學校主要是985高校的設置,問題在於,如果不是985高校的確實力強勁的主體入選,而更為魚龍混雜的結果,會不會更遭到強勢高校更大規模的質疑?前述藝術學科基本以上一輪評估為基準,但顧念不同門類藝術專業性,也可能遭到同樣的麻煩質疑。所以我們說,倚重第三輪學科資料也許不是最好的方法,卻也有依據的合理性。

由此需要展開更大視野,更為麻煩的事,是即將公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差距大不大,才是下一個議論的風口。雙一流主要從指標角度以五年前確定的的學科排名為基礎,也是一種相對客觀性來作為設置和建設的依據。但人們卻從現實當下的學科現狀感知,疑惑可能就在第四輪評估出來後嘈雜化。我們知道確認雙一流之時第四輪學科的評估內容還正在評判之中,這正是當下的更為多學校學科參與的現實景觀,顯然可能帶來有所區別的學科排名?更不用還在進行的新的碩士和博士點增列,也許到年底更多增添學科點的狀況在持續的建設中將決定和影響著新的局面。不必懷疑新的一批博士碩士點崛起對於學科建設的改變,但在許多人激蕩起的現實判斷和學生們站在各自學校發展的角度,遭遇和設定名單似乎排名入選差距不小時,如何解釋?說透一點就是已經成為定局的雙一流建設面前名單是幾個月前所制定的,接著和第四輪的學科產生聯繫,就會形成一個相當的差別,而加大了未必是現有學科的水準等同,而是若干年前的學科評價來的的預防性解釋,可能需要有所準備。但無論如何教育和學科的排名以及資助是一個難題,自然發展可能最好,卻顯然不能和實際吻合,評審就要煞費苦心。當你用主要是985高校來排列重點學科,他的合理的理由也許異議小點,但顯然上進的學科蠢蠢欲動,因為的確經過幾年發展,可能有了自我良好的排名感覺,難免上升的學科就憤憤不平。理想的是兼顧以前排名同時考慮當下的變化漲落,也就是增加一種指標取齊,不知是更為複雜異議還是撫平差距?

往遠了看,這次的評估沒有辦法考慮到目前這四五年學科成長的基本的經歷,也難免要遭遇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會不會有下一輪的批評且等待之。但學校和學科如何抓住機會增強實力和強化學科意識才是重要的。有人抱不平北京電影學院沒有進入雙一流,其實需要知曉上一輪學科評估有不少學科沒有參加,比如北電,就無法成為排名考量的物件,類似的學科不只限於藝術學科,卻只能反思當初放棄之外,改變不重視還是看不上或者覺得不要功利性等等才是要義,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當然承認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出色的在世界上電影學科有影響的一流學科。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嚴肅的問題,下一次評估究竟還是以前五年的評估作為基準來建設,還是需要設置評審時的兼顧現實性。這一次標準依據前一輪,下一次恐怕要增加發展中的現實,由此各個學科包括藝術學都將自身不為評估卻要健體強身作為學科專業發展之路。從藝術成為門類之後,已經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能型院校觀念改變而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無論是北京舞蹈學院還是中國戲曲學院,在學科建設和理論強化上都自有長足進步。更多的各種藝術學科也在為中國的藝術學科整體文化強盛和學科理論發展貢獻力量,於是下一輪排名如何還難以預料,但變化是必然的。眼下不能僅僅局限于名次,長遠才是生長之路。事實將會證明,各自發揮學科優勢,整個藝術學科的學理性和文化影響力就會大大增強,這也就是雙一流建設的意義。其實無論是如上海自身設定的高峰--高原學科建設,似乎沒有進入雙一流的藝術學科得到的鼓勵支援也更大,北京所實施的高精尖學科建設,對於包括北京電影學院都將起到提升作用。而多樣建設會對既有的學科的建設排名和自身的努力,起到很大的變革作用。

回到本次雙一流名單的得失來看待,需要看到主流把握。正如第四輪的評估已經讓幾乎全國重要的高校和重要的學科應該都參與,而措施中改變了各種人才和資料的拆借可能,您要評估一個學科必須門類中的整個組成部分齊全來評估。也許帶來一些自我調整削減學科的傷害,有一些學科迫不得已的人員搭配和調整也損害一些學科,但是從集聚力量的角度來說,可能此消彼長又對別的相近重點學科提高上顯示作用。實踐證明,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預案,人們都是權衡選取裡頭來做相對的選擇。那麼提醒更為重大改變的藝術學科格局顯示的各省市較大規模的新碩士點、博士點的建設,肯定會對四年以後的學科的建設產生影響。這就意味著藝術五大一級學科的漲落變幻莫測。學科多樣性面前,無論是已經有了重點建設的還是有待超越的,都需要平衡一種關係:自身優勢不能為了外在的功利性去捨棄,抓住時間的韁繩來催趕發展的步伐,學習他人長處而不是斤斤計較一時的得失,將學科建設作為辦學一個重要的提升動因,藝術的精神拓展了,眼界擴大了,真的藝術世界才可能成為自己馳騁的疆場!

1號邀約:“1號學術”是傳媒1號全新推出的板塊。我們的初心,是要讓學界優質、前沿、新銳的研究、成果與思想,不僅在學界互通有無、思想碰撞,也能在業界啟迪思考甚至影響實踐。希望,有更多的學者不吝賜稿,讓“1號學術”可以成為有志者充電學習的平臺,以可以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的起點。

今日推送列表

【頭條】國慶長假 跟著《我們來了》來一場人文之旅吧

【二條】蔡康永獨挑大樑的首檔綜藝:很難想像竟然這麼沒水花

【三條】愛奇藝付費收入領跑、騰訊視頻宣佈最新會員數、優酷持續砸重金|會員付費市場觀察

【四條】1號學術|周星:藝術學科雙一流建設的確認因素分析

【五條】1號招聘 | 傳媒1號《中國經營報》財新傳媒《教育教學論壇》雜誌 中國日報社 北青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