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韓長賦談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標準更健全 責任更明確

中新網9月29日電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今日就近年農產品品質安全進展指出, 農產品品質安全一個是要“產出來”, 一個是要“管出來”。 從監管角度講, 有三個變化還是很明顯的:標準更健全了、監管更有力了、責任更明確了。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9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 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副主任吳宏耀,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副部長葉貞琴介紹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工作進展有關情況, 並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這些年來,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 尤其是讓中國的孩子、嬰幼兒都能喝上安全、放心的國產奶粉, 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所以請韓部長介紹一下, 這些年來農產品品質安全和國產奶業振興的一些舉措和進展。

韓長賦表示, 吃得安全是人民群眾的期盼, 農產品品質安全是基本的民生, 所以農業部門有責任把農產品品質安全搞上去。

應該說, 近年來這些方面變化很大, 這五年連續的抽樣檢測, 農產品的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總體產品品質安全抽檢合格率都在96%以上, 今年上半年是97.6%。

韓長賦也指出, 當然還存在問題, 一方面, 因為還是大量的小生產, 規模比重還不夠高, 風險隱患比較多。 另一方面, 執法還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大力度。 農產品品質安全一個是要“產出來”, 一個是要“管出來”。 從監管角度講, 有三個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第一, 標準更健全了。 這些年修訂了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6000多項, 農業行業標準5000多項, 基本有標可依了, 有了標準才可以更好管, 才能夠更好的執法。 另外, 我們的新型經營主體可以更好的按標生產,

有了規模化, 就比較容易做到標準化。

第二, 監管更有力了。 十八大以來, 中央加強了食品安全管理, 現在自上而下, 包括到鄉鎮都建立了農產品品質安全隊伍, 全國有15萬人在做這個事, 基本上村裡有人看、鎮上有人檢、縣上也有人管, 應該說執法監管已經由過去季節性的、運動式的專項整治轉變為常態化、專業化的市場監管。

第三, 責任更明確了。 強化了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者的主體責任, 這是很明確的。 同時, 我們在搞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創建, 創建縣要保證品質安全。

關於奶業, 韓長賦表示, 中國的的奶業包括奶粉, 應該說品質安全水準五年前比八年前有了明顯的提升, 現在已經有了幾個品牌得到了歐盟認證,

有的產品已經進入香港市場。

從工作上來說, 一個是推進奶業養殖規模化, 現在飼養規模100頭以上的已經占到了54%, 大的有幾千頭飼養的牧場。

二是擠奶的機械化, 現在的規模農場, 都已進入工業化生產過程, 尤其制奶粉的鮮奶奶源都是機械化擠奶。

三是奶業的生產標準、監管標準、產品標準都很健全。 奶業一個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產業, 是一個很長、很完整的產業鏈, 所以監管問題也在加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