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曾經的偶像,28歲成富翁37歲投資阿裡,如今已慢慢被人遺忘

二十年前, 他的地位連現在的紮克伯格也無法比肩;他一度是馬雲青年時期的偶像;

2000年, 雅虎市值曾一度超過1250億美元。 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

Yahoo的創始人楊致遠, 這個26歲就創立了雅虎的華人精英, 曾引領世界步入了互聯網時代, 改變了矽谷的創業版圖, 被稱為“網路1.0時代的奠基人”。

楊致遠出生在臺灣, 10 歲那年全家移民美國。 作為一名空降的外來者, 他並沒有水土不服, 而是迅速地融入了當地社會。 他一方面發揮了亞洲人在數理化上的優勢, 當上了數學比賽上的冠軍;另一方面, 他還是校網球隊成員和學生會會長, 學習、體育、社會活動, 全面開花。

1990年, 楊致遠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離家不遠的斯坦福大學。 該校的電機系是矽谷神州的組成部分, 他就選修電機工程, 只花了四年就獲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 畢業時覺得自己還欠成熟,

楊致遠就留校從事研究工作。

期間還在校圖書館兼職, 做圖書分類整理工作——正是這份兼職, 啟發了楊致遠和自己的夥伴大衛・費羅一起創辦了雅虎網站。

每天花數個小時泡在網上, 他們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網站越來越多, 但彼此孤立, 互相沒有連結, 找起資訊來特別麻煩。

比如如果有人想要瞭解網球相關的所有資訊, 哪個牌子的網球性價比最高、哪裡可以看最新的網球比賽, 他並沒有有效的方法:搜索功能還沒誕生, 專題眾多、內容豐富的門戶網站也還沒有出現。 只能一個一個網站的, 單獨去流覽, 耗時耗力。

圖書館的兼職經驗剛好啟發了楊致遠:能不能像整理圖書那樣, 整理那些單獨的網站?將它們分門別類地放在一個網站上,

就像圖書館的目錄索引一樣, 而且還可以直接連結過去。 這樣一來, 用戶就可以直接到「體育」類別下、「球類」項目中的「網球」版塊, 去找所有網球相關的網站。

這個開創性的網站很快就吸引了超過 100 萬的訪問量, 直接把學校的網路給擠癱瘓了,

他們也因此被學校趕了出去。 還沒有完成博士學業的楊致遠, 乾脆輟學, 和費羅一起創辦了 Yahoo!網站。

Yahoo公司的成立, 無疑給兩位年輕人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和鼓勵。 公司開辦之中, 楊致遠向Netscapes Marc Andreessen 租用相關設備, 其中包括電話線、四台Silicon Graphics 工作站、四台 Pentium電腦和一條T3專線。 楊致遠的“Yahoo”將索引軟體無償提供使用者使用, 公司盈利則主要依靠廣告收入。 每日“Yahoo”為軟體增加兩百多條新目錄。 由於“Yahoo”檢索系統實在方便, 前景被普遍看好, 廣告收入也相當樂觀。

1997年, Yahoo收入6700萬美元, 虧損2300萬美元。 從帳面上看, 這完全是一個失敗的公司, 但是在互聯網上, 它卻是最大的明星。 1997年第三季度, Yahoo的市場價值更是首次超過流覽器大王網景, 升至28億美元。

1998年《福布斯》雜誌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

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 超過了冠群CEO王嘉廉, 成為高科技中的華人首富。 1999年, 楊致遠和費洛已成為網路媒體公司的舵手, 公司市場價值高達390億美元, 而楊致遠的紙面財富則達到了75億美元。

楊致遠在後期雅虎的決策上, 唯一被稱讚的是大膽投資了當時尚不成氣候的阿裡巴巴:用10億美金,換得了阿裡 40% 的股份。這部分股份的價值後來遠超雅虎的市值。

2012年,楊致遠辭去了雅虎公司董事和所有其它職務,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這一年他44歲。同一年,他回到矽谷創立了雨雲創投(AME Cloud Ventures),用自己的金錢和經驗支持年輕人創業。

唯一被稱讚的是大膽投資了當時尚不成氣候的阿裡巴巴:用10億美金,換得了阿裡 40% 的股份。這部分股份的價值後來遠超雅虎的市值。

2012年,楊致遠辭去了雅虎公司董事和所有其它職務,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這一年他44歲。同一年,他回到矽谷創立了雨雲創投(AME Cloud Ventures),用自己的金錢和經驗支持年輕人創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