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國一大學女生上吊自殺!全英大學一年自殺事件130起!

布大這是怎麼了, 最近又發生了一起學生自殺事件。 一年內已有5起學生自殺事件來自布裡斯托大學。

3月20號, 一名叫Elsa Scaburri的布裡斯托大學生在威爾特郡一農場內上吊自殺, 年僅21歲。

這是她在網上po出的照片, 貌似平時是一個熱情開朗的妹子。

事故發生前, Scaburri正在布裡斯托大學攻讀法語和義大利語專業, 還有半年就能拿到學位。

發現屍體後, 威爾特郡警方通過調查排除了他殺可能,

確認Scaburri真的是自殺。

對於Scaburri選擇了自殺這件事, 她身邊的朋友紛紛都不敢相信。

農場一位女鄰居就對Scaburri自殺表示嚴重懷疑:“太難以相信了! 她昨天還好好的呢。 她是那種特別惹人喜歡的女孩子, 怎麼會選擇自殺?”

當Scaburri身亡的噩耗傳回家中以後, Scaburri的母親傷痛欲絕,

拒絕發表任何評論。

Scaburri老家的鄰居們對這個消息也很震驚。

一位名叫Jean Elton的83歲的老鄰居表示:

“她自殺的消息讓我們都很驚訝很難過!”

“你們不知道, 這小姑娘從小就特別可愛。 她一直都是那麼開朗樂觀, 想不通她為什麼會選擇自殺?”

目前, Scaburri自殺的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布裡斯托大學對Scaburri自殺的事情也深感抱歉:“我們能理解這對Scaburri的家庭打擊有多大。 在這悲傷的時刻, 我們對Scaburri的朋友和家人致以最真誠的問候, 我們與你們同在。 ”

“保障學生和員工的安危是我們學校最重要的責任。 Scaburri的不幸離世對我們整個學校而言都是打擊。 ”

“我們也一直在密切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 努力幫助同學們克服精神上遇到的難題!”

布裡斯托大學從去年9月開始, 在這個學年內總共已經發生了5起學生自殺的事件!

10月10號, 布裡斯托大學19歲的哲學系學生Miranda Williams, 在經受內心焦慮和抑鬱的不斷折磨以後, 選擇自殺, 當時她離家僅僅三周。

10月21號, 18歲的歷史系學生Daniel Green在和女朋友分手以後備受折磨, 選擇上吊自殺。

11月10號,法律系大一新生Kim Long在給父母留下遺書,希望他們尊重並理解他的選擇以後在寢室自殺,年僅18歲。

2017年1月30日,23歲的神經科學系學生Lara Nosiru在克裡夫頓吊索橋縱身跳下,與世界永別,此時距離她完成大學學業只剩下幾個月。

布大仿佛中了邪,紮堆出現類似悲劇。看著這些年輕的生命不斷選擇自我了斷,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怎麼了?

根據相關調查,80%的英國大學生稱自己曾出現過精神問題,三分之一則表示自己有過自殺的念頭,並有54%的學生表示孤立無援。

據BBC早先的一篇文章資料指出,光在2014年一年,英格蘭及威爾士各大學中,就有130名18歲左右的全職學生選擇自殺,其中97名男生,33名女生!2013年全英也有100起學生自殺身亡事件,2010年127起...

約克大學在這篇報導中公佈,該校2015學年度總共呼叫過134次救護車,其中32%,即43次是自毀或自殺事件。

(BBC新聞報導截圖)

而迫使留學生們走上這極端路的頭號殺手就是壓力過大,學校收到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諮詢求助數量在逐年增加,其中自然還包括海外留學生。

根據分析,壓力的來源主要來自:

學業,就業壓力。一些求助者害怕面對未來的社會壓力,對走出校園即將面臨的就業,社交等壓力憂心忡忡。也擔心自己不能順利完成學業,覺得自己是個loser。

父母,長輩的壓力。害怕父母的期許與自己力所能及的結果不同,父母的高要求,親友的高預期,是一張巨大的壓力網。留學生方面,比較典型的就是一些學生是帶著父母的血汗錢和期望來到遙遠的大洋彼岸求學。成績不理想,語言問題等,讓一些學生很容易產生愧疚感,很容易給自己增加無形的壓力,覺得自己辜負父母。

還有一些其他壓力來源譬如來自交友,社交,男女朋友,特殊事件等。

對於留學生人群,英鳥君要說,留學只是一個讓我們豐富見識提升自己的過程,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經歷和成長。分數的確是評判學習能力優劣與否的重要指標,但並不代表沒有高分留學就失去一切意義。

一次考試失利或者掛科都不算什麼,不能因為偶爾幾次的失敗就完全否定自己的價值,甚至完全斷送自己寶貴的生命。

社交方面,出國有時候的確是一件很孤獨的事。獨自面對新的環境,獨自面對所有問題。孤立無援的時候,內心的脆弱與憂鬱只有自己明白。

然而,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有時候,當你跌落之時,才能獲得失敗帶來的寶貴磨練。堅韌的品格,迎難而上的勇氣,遇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由失敗才能帶來的寶貴財富。

你需要去把握和擁有的不僅僅只是高分,畢業,留學的意義更在於,要用這短短幾年修煉磨礪一顆更加堅強的心。

愛自己,保護好自己。

生活和生命的意義,某天,相信你一定能夠讀懂。

11月10號,法律系大一新生Kim Long在給父母留下遺書,希望他們尊重並理解他的選擇以後在寢室自殺,年僅18歲。

2017年1月30日,23歲的神經科學系學生Lara Nosiru在克裡夫頓吊索橋縱身跳下,與世界永別,此時距離她完成大學學業只剩下幾個月。

布大仿佛中了邪,紮堆出現類似悲劇。看著這些年輕的生命不斷選擇自我了斷,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怎麼了?

根據相關調查,80%的英國大學生稱自己曾出現過精神問題,三分之一則表示自己有過自殺的念頭,並有54%的學生表示孤立無援。

據BBC早先的一篇文章資料指出,光在2014年一年,英格蘭及威爾士各大學中,就有130名18歲左右的全職學生選擇自殺,其中97名男生,33名女生!2013年全英也有100起學生自殺身亡事件,2010年127起...

約克大學在這篇報導中公佈,該校2015學年度總共呼叫過134次救護車,其中32%,即43次是自毀或自殺事件。

(BBC新聞報導截圖)

而迫使留學生們走上這極端路的頭號殺手就是壓力過大,學校收到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諮詢求助數量在逐年增加,其中自然還包括海外留學生。

根據分析,壓力的來源主要來自:

學業,就業壓力。一些求助者害怕面對未來的社會壓力,對走出校園即將面臨的就業,社交等壓力憂心忡忡。也擔心自己不能順利完成學業,覺得自己是個loser。

父母,長輩的壓力。害怕父母的期許與自己力所能及的結果不同,父母的高要求,親友的高預期,是一張巨大的壓力網。留學生方面,比較典型的就是一些學生是帶著父母的血汗錢和期望來到遙遠的大洋彼岸求學。成績不理想,語言問題等,讓一些學生很容易產生愧疚感,很容易給自己增加無形的壓力,覺得自己辜負父母。

還有一些其他壓力來源譬如來自交友,社交,男女朋友,特殊事件等。

對於留學生人群,英鳥君要說,留學只是一個讓我們豐富見識提升自己的過程,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經歷和成長。分數的確是評判學習能力優劣與否的重要指標,但並不代表沒有高分留學就失去一切意義。

一次考試失利或者掛科都不算什麼,不能因為偶爾幾次的失敗就完全否定自己的價值,甚至完全斷送自己寶貴的生命。

社交方面,出國有時候的確是一件很孤獨的事。獨自面對新的環境,獨自面對所有問題。孤立無援的時候,內心的脆弱與憂鬱只有自己明白。

然而,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有時候,當你跌落之時,才能獲得失敗帶來的寶貴磨練。堅韌的品格,迎難而上的勇氣,遇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由失敗才能帶來的寶貴財富。

你需要去把握和擁有的不僅僅只是高分,畢業,留學的意義更在於,要用這短短幾年修煉磨礪一顆更加堅強的心。

愛自己,保護好自己。

生活和生命的意義,某天,相信你一定能夠讀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