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傳奇京張 穿越百年來看你

京張高鐵於今年3月29日正式動工, 截至9月14日, 新八達嶺隧道已安全掘進至5000米, 並順利穿越目前開工建設全世界埋深最大的高鐵地下車站——長城站。 青龍橋站靜靜坐落在崇山峻嶺間, 歷經百年滄桑如老人般安詳, 表面波瀾不驚, 地下卻在不時的震動中創造著新的傳奇。 (9月22日千龍網)

自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戰敗之後, 清末, 帝國主義瘋狂爭奪中國鐵路建築權。 具重要戰略地位的京張鐵路(北京-張家口)建築權, 更是英國和沙俄激烈爭奪的目標。 清政府受英俄列強的威脅, 在重重的壓力之下, 1905年詹天佑承擔了修築京張鐵路的的任務,

他排除萬難、頗多建樹, 與工人並肩戰鬥, 打通了長達1091米的聞名世界的八達嶺隧道, 修築了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幹線—京張鐵路。

經歷百年之後, 為形成京津冀一體化、促進資訊、人才、資本、資金交流、旅遊業的增長和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 中國政府充分利用近年來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成果, 延續京張鐵路的傳奇、打造“智慧京張”, 建設成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可達350公里, 克服高寒、大風沙地區環境的有砟軌道高速鐵路。

百年前的京張鐵路就以順應自然、尊重生態為建設理念。 詹天佑通過反復勘察測量、不斷修訂設計方案, 充分利用青龍橋天然地形修築了一個供列車折返的場地,

建設了著名的“人”字形鐵路, 不僅提高施工效率節約了資金, 還為後人留下了美麗的自然景觀。

當下的京張高鐵, 面臨著比百年前更大的挑戰。 八達嶺的“一隧一站”可以說是整條城際線路的重難點控制工程, 其地貌單元屬中低山區, 整體地形呈兩側高, 中間低, 地形起伏較大且土質多為濕陷性黃土、軟岩大變形等。 隧道內斷裂構造和岩體岩脈較為發育, 洞身穿越兩條斷層不僅是因其施工難度大、線路里程長、風險因素多、地理位置特殊, 更是對施工建設過程中的古建築、老車站的保護, 日常遊客接待, 霧霾天氣限制等人文保護、環境保護方案有著嚴格的要求和標準。

然而攻克難關成為了中國鐵路建設者的“家常便飯”,

在建設八達嶺隧道過程中, 他們採用精准的微損傷爆破法, 從而減小施工帶來懂的風險, 同時大幅度減少了震動的頻次和分貝噪音。 與此同時, 他們將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移動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運用到建設和運營中來, 從而實現施工資訊化、智慧化、標準化、科學化, 力求建設“智慧京張”, 打造“智能車站、智能列車、智能線路”。

這條全長174公里的高速鐵路已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使張家口納入到北京的一小時經濟圈範圍之內, 形成了連接京津、京唐、京石城際、京沈客專等組成的首都城際鐵路網, 同時也打破了制約京冀西北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百年榮耀再續傳奇, 如此巨大的工程離開不了世世代代的鐵路人,

正是這歷史延續下來的工匠精神造就了“中國製造”下的中國高鐵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相信蘊含著百年京張精神的京張高鐵必將在世界鐵路史上續寫新的輝煌。 郭娜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線上:http://www.guangyuanol.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