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慶深化教育脫貧:近30萬名建卡貧困家庭學生不愁學費,還享受生活費補助

“深化教育脫貧工作, 是鞏固脫貧共建成果、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教育扶貧既是化解貧困存量的措施, 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防止脫貧人口返貧的根本之策。 ”

9月28日, 市教委召開教育脫貧暨對口幫扶巫溪縣天元鄉脫貧攻堅工作會議。 市扶貧辦等15個市級部門、市教委扶貧集團40多個成員單位、巫溪縣、區縣教委、市屬高校、巫溪縣天元鄉及駐村工作隊、市教委直屬單位的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巫溪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芳彙報了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和天元鄉脫貧攻堅規劃情況。

市級部門、市教委扶貧集團成員單位分別發言, 表示積極支援巫溪的產業發展, 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建設, 社會事業發展等項目, 助推巫溪縣巫溪縣天元鄉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重慶郵電大學、重慶文理學院、重慶三峽學院等6所市屬高校和巫溪簽訂了採購巫溪農副產品、派專家送智送技下鄉、籌措資金支持巫溪縣天元鄉的協定。

市扶貧黨組成員、副巡視員李清解讀了脫貧攻堅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鄧睿回顧了一個多月來對口幫扶巫溪縣天元鄉開展的工作。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趙為糧在會上作出重要講話。

“難中之難, 艱中之艱”趙書記說, 重慶有30.3萬貧困人口還未脫貧, 是最難啃的骨頭。

“一個都不能少”趙書記部署安排了下一階段教育脫貧攻堅的“五個精准”, 他強調所有的建設環節一定要規範、按程式審批, 絕對不能把脫貧攻堅的教育扶貧做成“豆腐渣工程”。 一要精准資助, 切實減輕貧困家庭就學負擔。 二要精准支援, 儘快補上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短板。 三要精准幫扶, 努力拓寬貧困家庭學生脫貧通道。 四要精准服務, 不斷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五要精准對接, 抓好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工作。

“把使命記在心上、責任挑在肩上、任務抓在手上。 ”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由“市級部門宏觀管理、區縣和學校具體實施”。 日前, 市教委已組織開展了18個貧困鄉鎮教育事業發展的情況摸底, 現正在研究制定深度貧困鄉鎮教育扶貧方案。 趙書記說, 要落實各方責任, 將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納入教育工作統籌安排。 各區縣要加大傾斜力度, 新增脫貧資金, 優先滿足深度貧困鄉鎮。

眾人拾柴火焰高。 趙書記提到, 高校扶貧是教育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市教委對口扶貧包乾的深度貧困鄉, 巫溪縣天元鄉是重慶70多所高校都要出力幫扶的。 一所高校出一把力, 加起來的效果將不可估量。

據瞭解,目前教育脫貧攻堅體系基本形成,已出臺近20項教育扶貧政策。責任機制全面壓實,已建立市級部門橫向聯動、市教委與區縣教委上下聯動和教育部門內部聯動的3項工作機制。學生資助精准到人:從幼稚園一直到博士,基本實現29.74萬名建卡貧困家庭學生不愁學費,還能享受生活費補助。另外,多項重點工程落地見效:幼兒“有園上”問題基本解決,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投入81.36億元、新改擴建校舍類項目226.05萬平方米、改造運動場地310.3萬平方米,高寒地區學生冬季取暖條件全面改善。全市每年向貧困區縣選送特崗教師、全科教師等4000余人,重點大學招生單列貧困區縣計畫3500餘人。此外,由市教委扶貧集團積極搭建 的“城鄉學校結對幫扶”、“魯渝協作幫扶”和“扶貧集團對口幫扶”3個平臺,對口幫扶措施有力,積極幫扶巫溪縣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周雪蓮 實習生 余華尊 cqtimes2342747

據瞭解,目前教育脫貧攻堅體系基本形成,已出臺近20項教育扶貧政策。責任機制全面壓實,已建立市級部門橫向聯動、市教委與區縣教委上下聯動和教育部門內部聯動的3項工作機制。學生資助精准到人:從幼稚園一直到博士,基本實現29.74萬名建卡貧困家庭學生不愁學費,還能享受生活費補助。另外,多項重點工程落地見效:幼兒“有園上”問題基本解決,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投入81.36億元、新改擴建校舍類項目226.05萬平方米、改造運動場地310.3萬平方米,高寒地區學生冬季取暖條件全面改善。全市每年向貧困區縣選送特崗教師、全科教師等4000余人,重點大學招生單列貧困區縣計畫3500餘人。此外,由市教委扶貧集團積極搭建 的“城鄉學校結對幫扶”、“魯渝協作幫扶”和“扶貧集團對口幫扶”3個平臺,對口幫扶措施有力,積極幫扶巫溪縣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周雪蓮 實習生 余華尊 cqtimes234274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