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磅!《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准!修改重點突出,亮點多多!(附規劃圖)

9月21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公佈, 《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2017年修訂)塵埃落定。 消息傳來, 大同民心振奮翹首企盼, 這次修訂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了哪些內容?有哪些新亮點?9月30日, 市規劃部門有關負責人為市民細說端詳。

城市總規修改勢在必行

近年來大同城市建設不斷提速, 同煤集團和南郊區“兩區改造”(採煤沉陷區和工礦棚戶區改造)、城市棚戶區改造及工業園區建設等重大工程的實施, 加快了城市擴張的步伐, 人口總量和用地增速均已超出2006版總規。 與此同時,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山西省獲批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城鎮化發展等一系列國家發展要求和區域格局的變化為大同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更好地應對城市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有效指引大同未來城市建設, 2013年7月本市啟動了《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修改工作(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總規修改重點突出亮點多多

此次總規修改在編制過程中, 注重生態優先、城鄉協調、資源節約、公平和諧等理念, 充分徵求專家、公眾、部門等多方面意見, 並依法進行批前公示集思廣益, 最終形成了總規修改成果——《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2017年修訂)。 但此次總規修改並非全面調整2006版總規涉及的所有內容, 而是在評估和論證的基礎上, 對不適應今後發展需要的部分強制性內容進行補充、完善、修正, 對重點內容進行了修改。

城市性質定位明確 總體規劃確定大同城市性質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綜合能源基地, 晉冀蒙交匯區中心城市。

合理調整城市規模 適應大同發展規律和城市實際發展需求, 通過深入分析人口規模預測中資源承載力和城鎮化發展動力機制, 規劃中心城區城市人口為162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54平方公里。

增加 “三區四線”生態空間管制體系

針對現有生態空間管控力度不足的問題,

此次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增加了“三區四線”控制體系, 劃定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城市綠線、藍線、紫線、黃線, 並提出了相應的空間管制措施, 進一步促進城市空間結構和城鄉生態格局相互協調。

“三區”:規劃確定禁止建設區面積約952平方公里, 限制建設區面積約1057平方公里, 適宜建設區面積約361平方公里。

“四線”:城市綠線納入了大同公園等公園綠地、防護綠地以及生態綠地;城市藍線納入了禦河、十裡河、口泉河等主要地表水體;城市紫線納入了廣府角歷史文化街區、鼓樓西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及歷史建築等保護範圍;城市黃線納入了水源地、公共交通設施、環衛設施、供電等基礎設施用地。

科學配置優化城鄉空間結構

規劃深入研究了市域範圍內中心城區、縣及鄉鎮的資源稟賦, 按照不同地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 優化城鄉空間結構。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 “一主三副, 一軸一帶”

“一主”即大同市中心城區;

“三副”指左雲縣城雲興鎮、陽高縣城龍泉鎮、渾源縣城永安鎮三個帶動片區發展的次區域中心城市;

“一軸”,即區域中軸,其東西向橫跨左雲縣、大同都市區、陽高縣和天鎮縣,依託由快速路、國道、鐵路等陸路交通幹線組成的複合交通通道,串聯中心城市、龍泉鎮、玉泉鎮、羅文皂鎮等重點城鎮;

“一帶”,即特色經濟發展帶,其南北向縱貫左雲縣、中心城區、渾源縣、廣靈縣和靈丘縣,依託重要交通幹線和文化旅遊資源,推動大同實現轉型發展。

大同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確定為“兩河三城”

“兩河”即禦河文化生態帶、十裡河城市活力帶;

“三城”即老城、禦東、口泉三個城市綜合片區。每個綜合片區構成完整的產城組團,在承擔區域功能分工基礎上,實現片區內部職住平衡。

完善交通體系夯實基礎設施

結合市域城鎮體系和城市空間佈局,對市域綜合交通進行了梳理優化,在繼續加強對市域內部交通體系與大運高速、大呼高速、得大高速、天大高速、京大高速、京包鐵路、大秦、大准鐵路、雲岡機場等區域性重大交通設施銜接的基礎上,規劃了大西高鐵、大張高鐵、陽高縣大白登機場;預留了大同至保定、呼和浩特的快速鐵路通道等區域性規劃交通廊道,全面建立與市域城鎮空間、產業佈局發展相適應的城鄉交通體系,支撐大同市對接京津冀、快速連通對外口岸; 遠景考慮建設城區輕軌。

進一步梳理了城市供水水源,明確引黃水源為城市主要水源;深化了綜合防災規劃,重點深化採礦沉陷帶來的地質災害防治內容;完善了城市供電、供氣、供熱、排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規劃,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基礎設施承載能力。

附:規劃圖

點擊可看大圖

記者 邸東芳

“一軸”,即區域中軸,其東西向橫跨左雲縣、大同都市區、陽高縣和天鎮縣,依託由快速路、國道、鐵路等陸路交通幹線組成的複合交通通道,串聯中心城市、龍泉鎮、玉泉鎮、羅文皂鎮等重點城鎮;

“一帶”,即特色經濟發展帶,其南北向縱貫左雲縣、中心城區、渾源縣、廣靈縣和靈丘縣,依託重要交通幹線和文化旅遊資源,推動大同實現轉型發展。

大同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確定為“兩河三城”

“兩河”即禦河文化生態帶、十裡河城市活力帶;

“三城”即老城、禦東、口泉三個城市綜合片區。每個綜合片區構成完整的產城組團,在承擔區域功能分工基礎上,實現片區內部職住平衡。

完善交通體系夯實基礎設施

結合市域城鎮體系和城市空間佈局,對市域綜合交通進行了梳理優化,在繼續加強對市域內部交通體系與大運高速、大呼高速、得大高速、天大高速、京大高速、京包鐵路、大秦、大准鐵路、雲岡機場等區域性重大交通設施銜接的基礎上,規劃了大西高鐵、大張高鐵、陽高縣大白登機場;預留了大同至保定、呼和浩特的快速鐵路通道等區域性規劃交通廊道,全面建立與市域城鎮空間、產業佈局發展相適應的城鄉交通體系,支撐大同市對接京津冀、快速連通對外口岸; 遠景考慮建設城區輕軌。

進一步梳理了城市供水水源,明確引黃水源為城市主要水源;深化了綜合防災規劃,重點深化採礦沉陷帶來的地質災害防治內容;完善了城市供電、供氣、供熱、排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規劃,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基礎設施承載能力。

附:規劃圖

點擊可看大圖

記者 邸東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