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脫貧路上的幸福花——織金縣能發種養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小記

入春以來, 儘管天氣還沉浸在濃濃的寒意中, 但對張能、趙信國等織金縣能發種養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來說, 寒意沒有擋住他們創業的腳步。

轉變觀念謀發展

對於世代從事農業生產的張能、趙信國、趙佳芬等人, 連想都不敢想自己能有自己的事業, 也能創立合作社。 隨著精准扶貧工作全面深入, 織金縣桂果鎮黨委、政府多次到能發種養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所在的果底村召開群眾會議、板凳會、院壩會, 宣傳精准扶貧政策、農村“三變”改革政策等。 一系列的會議宣傳, 讓這些久居深山的貧困農戶思想發生了變化,

窮則思變, 如何脫貧?如何利用資源?他們在想, 在找。 鄰村的江存花卉公司生產的鮮花供不應求的商機吸引了他們:自己村的土地條件比江存花卉種植鮮花的土地還好, 別人能夠種出來, 我們也能夠種出來。 於是, 11戶農戶在一份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協議上簽下自己的大名, 捺上鮮紅的拇指印。

創業的道路是艱苦的, 從2016年10月份起念頭開始, 11戶農戶就撚成一團, “窮則思變, 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來發展”, 辦理特惠貸、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建大棚、購花苗……看似簡單的種植花卉, 沒有想到有這麼多的活,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只有努力才能實現夢想”, 起初他們想請江存花卉的羅勇以技術作為股份, 與他們組建專業合作社,

後來轉念一想, 技術是別人的, 不能“靠”, 還是自己學, 增強自己的“造血”功能。 於是, 2016年整整一個冬季, 11戶農戶的所有勞動力, 包括放假回家的孩子都加入建設花卉基地的大軍中。 “他們的花卉基地精耕細作, 是在為自己做。 ”該鎮黨委書記王順高說。

春節時, 11戶農戶是在大棚裡度過, “一年之計在於春”, 這個春季, 他們在搶時間, 在播種自己創業的希望。 截至目前, 合作社已投入71萬元, 流轉土地65畝, 建鋼架大棚14763平方米, 種植玫瑰花苗40000株, 非洲菊50000株。

股份合作換新顏

在此之前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成為“股民”, 這些在影視劇中出現的詞語突然間成為自己的代名詞。 能發種養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11戶農戶的創業天空。

在合作社辦公室的牆上,

掛著一排簡易的記錄本, 是用複印紙裝訂成六本簡易冊子, 每冊五、六頁, 用鐵絲做成鉤, 穿在冊子右上角, 然後掛在釘子上。 這麼簡單、落後的裝訂冊子, 卻是合作社規範化運行的“指揮棒”。 這些冊子規定了合作社的組成方式、計工方式、資金使用方式、合作社領導機構及分工等等, 完全是按照公司化的運作模式來管理合作社。

“我們每個人分工明確, 只要沒有出差, 都在大棚裡工作, 按照以前大集體計工分的方式計價, 今後折算股份分紅”。 合作社法人張能介紹。

在合作社運行中, 採取大集體時的工分制, 合作社成員以花卉基地為家, 每家成員在基地幹活時, 按照管理制度計工分, 出差辦事與在基地內同酬,

解決了出工不出力和人望人的怠工行為;合作社成員中外出縣城辦合作社的事或者到昆明洽談業務時, 也計入當天的工分。 合作社每天晚上都要組織11戶成員開會, 公佈當天的出工情況、資金使用情況, 讓每個成員心裡都知道每一筆資金的去向, 每個成員家庭的用工情況, 合作社成員完全按照制度執行, 避免了吃“大鍋飯”現象。

據悉, 合作社成立時, 11戶農戶成為股東, 整個合作社的股份呈現多元化, 合作社成員有用土地入股的, 每畝土地按500元計價;有用特惠貸入股的, 6戶貧困戶用30萬元特惠貸入股;有用自有資金入股的, 如理事長張能除用特惠貸入股外, 自己還將打工的積蓄3萬元投入到合作社中。 能發種養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這種股份合作方式,

用30萬元的“特惠貸”資金撬動40余萬元的社會資金和65畝土地, 真正將資源變成了資產, 資金變成了股金, 農民變成了股民, 成為全鎮農村“三變”改革的活教材。

脫貧攻堅譜新篇

“農戶群眾激發了內生動力, 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 我們就支援。 ”王順高說。

據瞭解, 合作社的11戶成員中, 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他們想發展, 但苦於沒有資金。 通過結對幫扶, 他們瞭解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5萬元以下, 3年以內, 免除擔保、抵押”的“特惠貸”政策後, 自己的資金瓶頸終於打破了, 於是馬上到鎮扶貧工作站辦理相關手續, 每戶貸5萬元的“特惠貸”, 投入到花卉基地的建設中。 同時, 為了使花卉大棚不受破壞, 由鎮黨委、政府説明合作社在花卉基地周邊安裝監控設備, 為合作社管理大棚增添“電子眼”。

“合作社種植的花卉品種有玫瑰、非洲菊等品種,其中玫瑰4個品種,非洲菊5個品種,這些花卉‘飲水’量大,加上大棚內的溫度高,水汽蒸發快,在瞭解到情況後,鎮政府特地給我們送去一台大型抽水泵,幫助我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幫助建立48立方米的蓄水池,保證花卉的‘飲水’, 幫助合作社申報產業扶持、機耕道等扶貧項目,給予了合作社大力支持。”張能說。(畢節日報 劉娟 曾武祥)

為合作社管理大棚增添“電子眼”。

“合作社種植的花卉品種有玫瑰、非洲菊等品種,其中玫瑰4個品種,非洲菊5個品種,這些花卉‘飲水’量大,加上大棚內的溫度高,水汽蒸發快,在瞭解到情況後,鎮政府特地給我們送去一台大型抽水泵,幫助我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幫助建立48立方米的蓄水池,保證花卉的‘飲水’, 幫助合作社申報產業扶持、機耕道等扶貧項目,給予了合作社大力支持。”張能說。(畢節日報 劉娟 曾武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