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名父親的憤怒:“爸爸的形象比什麼都重要”

近日, 家住東莞南城的王先生又被兒子的班主任叫到學校去批評了。 開學不到一個月, 已經是第二次了。 上次開家長會, 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情景, 至今讓他難以釋懷。

這不是王先生一個人的經歷。 何先生的女兒曾在莞城一所小學讀書, 有一次女兒忘記帶作業去學校, 班主任在教室門口把孩子和他批評了一頓。 “批評我可以, 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批評我。 ”何先生說, 沒過多久, 他給女兒辦了轉學。

“每個爸爸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非常偉大的, 是孩子的榜樣, 我不能讓人把孩子心中的爸爸形象毀了,

這比什麼都重要。 ”何先生說, 這是他一定要女兒轉學的原因。 他的話, 王先生也完全認同。

家長當著孩子面受訓, 憤怒轉學

案例一

王先生的兒子小明(化名)聰明、機靈, 與同上小學三年級的同學相比, 他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這在前年他剛上小學一年級時,

就表現得非常明顯了:他不肯寫作業, 理由是都會了。

老師教的東西, 很多他確實都會了, 所以上課他不專心聽, 還跟其他同學講話, 這讓老師很惱火, 批評了他多次, 他仍然不改。 為此, 王先生多次被叫到學校, 當面聽班主任的批評。

他還記得第一次開家長會, 家長們都在教室等候校長之際, 班主任走到他面前, 開口就批評他, 當時所有家長的目光都齊刷刷地看向他;好不容易班主任批評完了, 數學老師來了, 又讓他再尷尬一回。

這個學期開學還不到一個月, 王先生已被班主任兩次叫去學校了。 因為孩子不寫作業, 但考試成績總在前十;還因為他聲稱有心臟病, 不肯跑步。 老師氣得直接問王先生, “小明是不是腦子有什麼問題啊?”

案例二:

東莞萬江的何先生又何嘗不是同樣苦惱?上學期期末臨近考試, 上小學的女兒竟然嚇得睡不著覺, 因為班主任要求很嚴, 班上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好, 就會遭到嚴厲的批評。

何先生在一次和女兒同時被班主任批評後, 決定不再忍受了。 他告訴記者, 女兒之前在莞城一所小學讀書, 班主任動輒就批評家長。 有一天早上, 他送女兒去學校時忘記帶作業了, 班主任在教室門口就直接批評起他和孩子了。

何先生把孩子送進教室後出來跟班主任溝通, “作為老師, 你批評孩子、批評家長, 都可以, 但是請別當著孩子的面批評我, 請不要讓孩子看到她爸爸狼狽不堪的樣子”。 他轉身走了, 留下目瞪口呆的班主任。

何先生經營著一家出名的餐飲公司, 管理著數百上千名員工。 “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偉大的, 老師不能毀了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何先生說。

老師的苦衷:當眾批評家長, 老師也是不得已

給家長壓力, 才能激發更多家校合作的動力

老師也確實不輕鬆, 孩子只要進了學校, 考試成績班級內部有競爭, 班級與班級之間有競爭, 學校與學校之間有競爭;孩子的紀律也有競爭, 哪個班的孩子乖, 哪個班的孩子調皮搗蛋;孩子的綜合表現還有競爭……這都代表著老師成績的好壞, 老師的壓力不小。

在老師看來, 孩子的教育、學習並非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 “如果家長不配合, 在家裡不督促孩子, 那孩子怎麼能養成學習的習慣?孩子在學校裡學的東西不是白費了?現在競爭壓力這麼大, 家長不抓緊, 怎麼辦?”

輕描淡寫的溝通, 很多家長不放在心上

當眾受到批評, 被批評者最大的感受當然是羞愧, 一名教師稱, “現在的老師都比較注意方式方法了, 這樣不顧情面的老師極少, 作為家長確實面子上掛不住,但也沒有這位家長想得那樣嚴重吧,雖說自己被批評了,但孩子如果認識到因為自己的緣故讓爸爸或媽媽連帶被批評,不是更有教育力度嗎?”

不少老師本身也是父母,孩子也在讀書,面對現實也頗感無奈,“我們也期望做有責任心的教師,做不盲目焦慮的家長,尊重學生,保護孩子。”一個老師這樣說。“理解老師,心疼孩子,為了學習,痛並快樂著!”

觀現狀:孩子讀書,家長老師都喊累

家長的累:

越來越多的家長感慨:上小學的是孩子,但家長卻不堪重負。“很多作業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孩子的作業要家長檢查,要家長簽名,不然,孩子會被老師批評,家長也要挨批”。網友風行說:“老師的職責裡沒有呵斥家長這一條,學生在學校裡有問題,老師可以同家長平等的溝通交流,不能動不動就帶家長!”

“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父母從來不看我們的作業,我們不也是好好地長大了嗎?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讀書,家長這麼累?”楊女士的女兒也在上小學,她說,老師難道不就是做這個事情的嗎?為什麼現在責任全推給了家長呢?

老師的累:

“老師確實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批評家長。但是家長說監督孩子的責任在老師,將全部的責任推給老師也不對。老師帶一個班快50個學生,累死累活,家長不配合怎麼辦?是誰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成長和學習。”成都市某小學班主任感慨地說。

老師的辛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工作節奏快、作息時間不規律,學生升學的壓力、成績的壓力、各種評比、職稱評聘等等,哪一項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完成。雖說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但是這不是老師唯一的工作,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負擔,老師需要與家長之間有效的溝通,更需要家長的支援與理解。

專家說:父母威望受損,影響孩子心理

當然,儘管老師有百般苦衷,但是有專家指出,老師當孩子的面批評家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心理學博士李新宇說,不少老師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老師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比批評孩子還要嚴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與生俱來的地位,正是其能夠正面影響和教育孩子的基礎,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會讓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受到質疑,在孩子的心中投下負面影響。”

李新宇說,在教育過程中,不應過多關注孩子消極面,而應多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積極力量和品質。作為教師,往往很容易發現孩子的缺點和問題,而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

在中教君看來,為了保證孩子的教育,也許大多數家長都會像王先生一樣,即便是面對老師的過激批評,依舊選擇沉默,而像何先生一樣主動站出來與老師溝通的人卻很少。古話說:“尊師重教。”也有古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在教育這一大計中,老師、家長和孩子,都在付出著辛勞。所以,當發現問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真誠地溝通,討論多方位的利弊,才能達成共同的目標。

作為家長確實面子上掛不住,但也沒有這位家長想得那樣嚴重吧,雖說自己被批評了,但孩子如果認識到因為自己的緣故讓爸爸或媽媽連帶被批評,不是更有教育力度嗎?”

不少老師本身也是父母,孩子也在讀書,面對現實也頗感無奈,“我們也期望做有責任心的教師,做不盲目焦慮的家長,尊重學生,保護孩子。”一個老師這樣說。“理解老師,心疼孩子,為了學習,痛並快樂著!”

觀現狀:孩子讀書,家長老師都喊累

家長的累:

越來越多的家長感慨:上小學的是孩子,但家長卻不堪重負。“很多作業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孩子的作業要家長檢查,要家長簽名,不然,孩子會被老師批評,家長也要挨批”。網友風行說:“老師的職責裡沒有呵斥家長這一條,學生在學校裡有問題,老師可以同家長平等的溝通交流,不能動不動就帶家長!”

“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父母從來不看我們的作業,我們不也是好好地長大了嗎?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讀書,家長這麼累?”楊女士的女兒也在上小學,她說,老師難道不就是做這個事情的嗎?為什麼現在責任全推給了家長呢?

老師的累:

“老師確實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批評家長。但是家長說監督孩子的責任在老師,將全部的責任推給老師也不對。老師帶一個班快50個學生,累死累活,家長不配合怎麼辦?是誰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成長和學習。”成都市某小學班主任感慨地說。

老師的辛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工作節奏快、作息時間不規律,學生升學的壓力、成績的壓力、各種評比、職稱評聘等等,哪一項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完成。雖說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但是這不是老師唯一的工作,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負擔,老師需要與家長之間有效的溝通,更需要家長的支援與理解。

專家說:父母威望受損,影響孩子心理

當然,儘管老師有百般苦衷,但是有專家指出,老師當孩子的面批評家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心理學博士李新宇說,不少老師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老師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比批評孩子還要嚴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與生俱來的地位,正是其能夠正面影響和教育孩子的基礎,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會讓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受到質疑,在孩子的心中投下負面影響。”

李新宇說,在教育過程中,不應過多關注孩子消極面,而應多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積極力量和品質。作為教師,往往很容易發現孩子的缺點和問題,而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

在中教君看來,為了保證孩子的教育,也許大多數家長都會像王先生一樣,即便是面對老師的過激批評,依舊選擇沉默,而像何先生一樣主動站出來與老師溝通的人卻很少。古話說:“尊師重教。”也有古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在教育這一大計中,老師、家長和孩子,都在付出著辛勞。所以,當發現問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真誠地溝通,討論多方位的利弊,才能達成共同的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