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義烏一座學校的設計,試圖把街道巷弄的概念融進校園裡

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建了分校, 請來杭州本土活躍的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操刀新學校的設計, 最近這個項目已經開工。

這不是零壹城市第一次參與教育建築項目, 我們去年還曾介紹過他們設計的杭州未來城第二學校。

義烏分校計畫設置 48 個班的小學與 24 個班的初中, 占地 85481 平方米。

與一般同等規模的學校容積率在 0.8 左右不同的是, 這裡的容積率接近 1.4, 場地空間利用非常緊張。 如何解決用地條件不足下的教學空間佈局問題, 同時又能滿足校園親切舒適的尺度規劃, 成為這個項目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這是一個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設計的校園, 試圖創造親切感、充滿童趣和探索欲望的空間, 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

沿街立面

校園主入口

設計之初, 團隊對學校的功能和體量進行分析, 整理出每一個教學單元和空間模組, 然後將各個教育功能單元根據自身所需的日照、採光、通風以及朝向條件, 進行合理佈置。

公共教學用房以及校園公共空間位於首層;教學樓、宿舍和風雨操場等空間佈置在二層及以上, 以保證良好的日照、採光和通風。 這樣佈置的策略是將大量同質化的教學單元集中佈置,

將節約下來的土地空間留給公共教學單元和公共空間。

平面規劃圖

為了讓建築的尺度更加親切舒適, 校園首層的建築形態以當地江南水鄉的坡屋頂建築為原型進行排列組合, 融入了“街道”、“巷弄”、“院子”、“口袋公園”等有趣、友好的場所,

強化校園的社區感, “大街小巷”之間互相連通, 連接著一個個小而美的場所, 生態開放, 試圖引發孩子們互動玩耍、學習交流的熱情。

除了實驗室和公共教室之外, 首層還設置有閱覽室、音樂報告廳、藝術沙龍、舞蹈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專家交流中心、校史館、畫廊等功能。 各個功能空間以院落為中心集中佈置, 形成知識之院、科技之院、人文之院、藝術之院等主題空間。

小學教學樓內院

音樂廳前的開放小劇院

小學教學樓半開放的活動空間

擴展到整個校園環境的設計,與景觀的融合成為關鍵,設計團隊想達到一種“浸潤式”的教學空間體驗。

校園首層裙房的折面屋頂鋪滿了小青瓦,從上層建築向外眺望就可以看到,瓦片不僅起到建築屋面保溫防水的作用,還為整個校園帶來了一份傳統式的優雅。

校園內的場地東北側和西南側的標高有著 3 至 4 米的高差,屋頂的折面巧妙結合了地形,在高差最明顯的地方屋頂與地面相連,使人能夠直接漫步到裙房的屋頂。

屋頂漫步與升旗台

校前廣場

與首層的自由延展不同,二層及以上建築體量成了最基本的長方體幾何形態,以求達到空間的集中高效。三座平面以院落為中心呈回字形佈局的教學樓,呼應了首層裙房的院落空間。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包含了教師辦公、教育培訓以及少量餐飲空間;風雨操場可容納兩個標準籃球場,豐富學校的體育運動功能;學生宿舍為六人間,可滿足1890 個學生同時入住。

穿插其中的中小尺度公共空間,開放共用,是孩子們課間時的交流場所。整個學校功能的豎向劃分,使首層裙房保持開放的同時,上層建築保證了日常上課所需的私密性。

據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介紹,義烏分校預計一期將在 2018 年 9 月正式投入使用。

小學教學樓內院

音樂廳前的開放小劇院

小學教學樓半開放的活動空間

擴展到整個校園環境的設計,與景觀的融合成為關鍵,設計團隊想達到一種“浸潤式”的教學空間體驗。

校園首層裙房的折面屋頂鋪滿了小青瓦,從上層建築向外眺望就可以看到,瓦片不僅起到建築屋面保溫防水的作用,還為整個校園帶來了一份傳統式的優雅。

校園內的場地東北側和西南側的標高有著 3 至 4 米的高差,屋頂的折面巧妙結合了地形,在高差最明顯的地方屋頂與地面相連,使人能夠直接漫步到裙房的屋頂。

屋頂漫步與升旗台

校前廣場

與首層的自由延展不同,二層及以上建築體量成了最基本的長方體幾何形態,以求達到空間的集中高效。三座平面以院落為中心呈回字形佈局的教學樓,呼應了首層裙房的院落空間。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包含了教師辦公、教育培訓以及少量餐飲空間;風雨操場可容納兩個標準籃球場,豐富學校的體育運動功能;學生宿舍為六人間,可滿足1890 個學生同時入住。

穿插其中的中小尺度公共空間,開放共用,是孩子們課間時的交流場所。整個學校功能的豎向劃分,使首層裙房保持開放的同時,上層建築保證了日常上課所需的私密性。

據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介紹,義烏分校預計一期將在 2018 年 9 月正式投入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