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職教中原行大型系列報導之四:扶貧先扶智 “造血”湧流河南模式

核心提示:

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智力扶貧和技能扶貧的“直通車”, 精准發力, 從而實現精准脫貧。 職教扶貧“培訓一人, 脫貧一戶”, 加快了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 有利於提高貧困物件自我發展能力。 2016年以來, 我省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 在全省每各個貧困縣中, 開設了職業教育“精准脫貧技能培訓班”。 發揮職教資源, 把農民教育培訓作為目前實施精准扶貧工作的重點。

職教扶貧“造血”湧流河南模式, 在十九大到來之際, 我省職業教育攻堅二期工程成效顯著, 以河南省機電職業學院為代表的一批全國示範性職教院校引領職教風潮,

在全國技能大賽中成績斐然。

培訓老師的成人高等教育證書

一週一村送教下鄉 接地氣的職教“造血”

2016年以來, 中央和省級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累計投入6.58億元, 用於支持貧困縣中職學校建設。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 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按照《河南省教育專項脫貧方案》要求,

廣泛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 先後舉辦了12期精准技能培訓班, 培訓學員1200余人, 其中建檔立卡戶勞動力681人。

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是一所集職業教育、電大教育、遠端教育、師資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職業技術資格培訓於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 “為確保教育精准技能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在師資上我們聘請了縣農業局、畜牧局、水產局、縣人民醫院的專家擔任精准技能培訓教師, 建立了大棚蔬菜、良種培育、水產養殖、苗圃花卉、汽車維修、家政服務六個實訓基地, 並且給予每位元參訓學員交通補貼和生活補助, 確保技能培訓接地氣。 ”羅山縣副縣長江燕如介紹稱。

職業教育精准脫貧班課程設置

記者在學員培訓檔案冊上看到, 記錄物件年齡階段多為中青年, 他們是建檔立卡戶的勞動力。 課程設置結合農業大縣實際, 開展種植、養殖、機電、電子商務、餐飲、導遊、月嫂、家政培訓等。 江燕如告訴記者, 考慮到大多數貧困戶勞動力離家不方便,

在學校開展集中技能培訓的同時, 也開創了“一週一村, 送教下鄉”的培訓模式, 將培訓班辦到貧困村, 將技能送到家門口。

為期一周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 讓學員都能真正掌握一兩項致富本領。 在辦班結束後, 培訓學員還將被拉進微信交流群, 繼續更新學習培訓知識並接收就業資訊。 “我們還會通過電話回訪來瞭解學員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困難, 及時給予技術指導, 最大限度地發揮職業教育對學員脫貧的作用。 ”江燕如說, “我們對每期培訓班都進行宣傳報導, 對湧現出來的脫貧致富帶頭人進行採訪宣傳, 以在本地形成‘學一技之長, 帶全家致富’的輿論環境。 ”

正在上課的學員認真聽講

羅山縣尤店鄉的羅建群告訴記者, 他參加了2016年度第一期“職業教育精准脫貧”技能培訓班, 學習了養殖方面有關知識後, 回到村便利用政府扶貧資助政策, 建了一個50畝的養殖廠, 養殖土雞4000餘隻、土鴨200餘隻。 如今, 他每天出售土雞蛋收入達2000餘元, 預計年收入達5萬餘元。

二期攻堅 刷新河南模式

十年砥礪,河南職教邁上發展的“快車道”;培養技能人才,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佈中國各類型、各領域的企業,深入每一個製造環節和每一道工序;為帶動“中國製造”躍升提供重要支撐力量,這也是河南模式的精神航標。

截至2016年年底,我省共評審確定了四批品牌示範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項目學校,313所院校成為專案建設學校,其中,品牌示範院校104所,特色院校209所。各省轄市均有5所以上的品牌校或特色校中心,標誌著我省全面開啟技能人才國際化培養新模式。通過引入德國職業培訓IHK證書(獨立的協力廠商評價體系),檢驗培養效果,實現更高品質就業。

8月30日至31日,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到部分院校調研我省民辦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在調研中,徐濟超對我省民辦高等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民辦高校要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和自身特點,加快向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要進一步加強多樣化的國際合作,培養出更多具有一定理論基礎、握新技術、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徐濟超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調研時說:“咱們要辦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國際同行的職業教育標杆,我們要跟他們比一比,這是高水準的國際標杆的提升。”(張楠)

十年砥礪,河南職教邁上發展的“快車道”;培養技能人才,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佈中國各類型、各領域的企業,深入每一個製造環節和每一道工序;為帶動“中國製造”躍升提供重要支撐力量,這也是河南模式的精神航標。

截至2016年年底,我省共評審確定了四批品牌示範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項目學校,313所院校成為專案建設學校,其中,品牌示範院校104所,特色院校209所。各省轄市均有5所以上的品牌校或特色校中心,標誌著我省全面開啟技能人才國際化培養新模式。通過引入德國職業培訓IHK證書(獨立的協力廠商評價體系),檢驗培養效果,實現更高品質就業。

8月30日至31日,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到部分院校調研我省民辦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在調研中,徐濟超對我省民辦高等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民辦高校要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和自身特點,加快向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要進一步加強多樣化的國際合作,培養出更多具有一定理論基礎、握新技術、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徐濟超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調研時說:“咱們要辦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國際同行的職業教育標杆,我們要跟他們比一比,這是高水準的國際標杆的提升。”(張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