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吃蟹黃致癌?大閘蟹都是靠激素養肥的?吃蟹季,這4個部位千萬別碰

9月23日

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

從現在起

有“桂花香+糖栗子+大閘蟹”的秋天

終於要集齊了!

正所謂 “九月吃雌蟹, 十月吃雄蟹"。 不少人吃得是非常過癮,

可身體卻吃不消, 各式毛病就出來了。

現蒸現吃, 一定要煮熟

螃蟹的生活環境離不開水和淤泥, 又主要以水中浮游生物或小魚蝦為食, 所以體表、腮和肺部等可能攜帶肺吸蟲幼蟲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物質, 如果吃了未熟透熱透的螃蟹(例如醉蟹), 就可能被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引發腹瀉。

專家提醒, 蟹最好現蒸現吃, 一般不要超過4小時。 因為螃蟹為含組胺酸較多的食物, 隔夜的剩蟹中組氨酸在某些維生素的作用下, 會分解為組胺, 回鍋加熱雖可殺滅病原微生物, 卻不能破壞毒素, 從而導致組氨酸中毒。

注意:千萬不要吃死螃蟹, 因為螃蟹瀕臨死亡時體內會分泌有毒物質組胺, 死後的蟹肉也會迅速腐敗變質, 滋生其他細菌生長。

另外, 螃蟹是大寒之物, 也不適宜多吃, 最好一頓只吃一隻。 對於體寒胃虛、手腳冰冷、過敏性體質的人群不建議食用。

因為蟹類富含蛋白質, 蟹黃、蟹膏裡還有很高的膽固醇, 一旦進食過量便容易引發疾病, 會引起肚痛、腹脹、上吐下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對於本身患有肝炎、高血壓、高血脂、膽囊炎、膽結石、感冒、肥胖等疾病的人來說, 吃了螃蟹可能加重病情。

最好選購活的新鮮螃蟹, 最好是很活躍的, 有活力的螃蟹說明新鮮且健康!新鮮螃蟹一般較重, 在同樣大小情況下, 較重的說明肉更多、蟹黃更滿。 儘量不要選購死螃蟹!

吃蟹最好搭配黃酒、醋薑

吃蟹時只能取其蟹肉、蟹膏、蟹黃食之, 必須除盡蟹鰓、蟹心、蟹胃、蟹腸, 因為這四樣東西含有細菌、病毒、污泥等。

胃 躲在蟹黃裡的“三角包”

打開蟹殼, 可以看到在殼上沾有一些蟹黃, 蟹胃就藏在殼子的蟹黃裡。

用勺子將蟹黃打開, 輕輕吸吮上面裹著的蟹黃, 露出的三角包就是蟹胃了。 螃蟹以水生小生物、水草及腐爛的動物為食, 所以蟹胃很髒, 不建議食。

腮 兩排“小扇子”

蟹腮最明顯, 打開蟹殼後在蟹身上的兩排灰色扇狀軟綿綿的組織就是了。 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統,也同樣不宜食。

心 黑膜下的“六角板”

中醫常說螃蟹是極寒的,而在螃蟹身上又數蟹心最為寒涼,吃蟹時要記得取下。蟹心是一個白色的六角形,它一般位於蟹中央一塊黑色膜衣下,連接兩片蟹腮中間的白色物質就是蟹心。

腸胃通到臍的一條黑線

蟹腸位於螃蟹下腹部的那塊可以掰開的掩內。打開這塊掩可以看到它頂端連接蟹身的一條黑線,它就是蟹腸了。蟹腸也屬於螃蟹的消化系統,建議將其取出。

吃螃蟹時與其搭配的食物也有講究,想驅除蟹的寒性,可以在食用時喝點白酒或者紹興黃酒,爆炒螃蟹時是加薑、蔥、蒜調料驅寒去腥,而吃清蒸螃蟹時要在醋中加適量切成碎末的生薑,蘸而食用之。一來可抵消螃蟹的寒性,起到殺菌作用,二來蟹肉蘸醋可以去腥並增加螃蟹的鮮味。

特別提醒,吃螃蟹時別喝啤酒,因為這兩種食品都含有高嘌呤,吃多了會引起痛風。此外,螃蟹不可與柿子、梨、花生仁、泥鰍、香瓜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肝炎活動期的人都不宜食蟹。

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蟹肉不宜多吃。

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吃蟹。

那些年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

你信過麼

傳言一:吃2兩螃蟹等於5兩肥肉

坊間說,吃2兩河蟹的膽固醇和5兩肥肉的膽固醇是一樣的。

專家解讀: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要超過300毫克,高血脂者應控制在200毫克以下。然而,按照我國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河蟹中,膽固醇的平均含量為267毫克,的確相當於5兩肥肉中膽固醇的量。不過其實這樣測算並不準確。因為每天食用的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所以吃螃蟹還是最好控制住量。建議每次最多吃一到兩隻,一周最多吃三次。在吃蟹的同時要少吃肉類、內臟和蛋類,多吃豆製品、蔬菜和水果,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

傳言二:吃蟹黃致癌

此前,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污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傳言三:螃蟹打針增重

一個疑似向青蟹體內注射不明液體的視頻在網路熱傳,線民紛紛猜測注射物為胡蘿蔔素、蟹黃膏和尿素精等,引發公眾廣泛討論。該視頻沒有時間、地點、人物、事實,實為農村家宴為增味的特殊做法。

傳言四:螃蟹注膠

朋友圈流傳一則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膠狀物的視頻,讓愛吃河蟹的朋友倒盡胃口。水產專家闢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並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並非注膠。

傳言五:螃蟹加番茄等同吃砒霜

一則“螃蟹和番茄同食如吃砒霜”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這則消息宣稱螃蟹中的五價砷和番茄裡的維生素C會氧化產生砒霜。

專家認為,這種說法很誇張。像蝦類和蟹類自身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轉化為三氧化二砷,的確是老百姓所說的砒霜。不過要想轉變為砒霜,必須是兩者一起大量的服用。

曾有營養專家做過類似的實驗。晚餐吃一隻大螃蟹後服用300毫克維生素C,連吃三天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而且,在藥學方面,少量的砷化物對人體還有生血的益處,臨床上也會用少量砷化物用於白血病的治療。但是吃蟹時最好避開茶水和黃柿子,因為這兩者含有鞣質,易與蟹中蛋白質結合凝固形成結石。同時,寒涼的瓜果比如香瓜、西瓜、梨也是禁忌,因為螃蟹本身屬涼性,同吃易出現腸胃不適等情況。

傳言六:避孕藥喂螃蟹

有傳言稱:“螃蟹是避孕藥喂大的,多吃螃蟹兒童會性早熟。”、“現在有些螃蟹吃起來肉質酥鬆,味道有點苦,可能是喂了避孕藥。”水產專家認為,螃蟹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加入避孕藥會破壞水質,導致螃蟹死亡,得不償失。

傳言七:大閘蟹靠激素養肥

“大閘蟹是注射激素長大的,小孩吃了導致提前發育”、“現在的大閘蟹根本不能吃的,靠的是激素催大的,人吃怎麼會健康呢?”等謠言瘋傳。螃蟹屬於低等無脊椎動物,激素對大閘蟹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激素會抑制其性腺發育,反而會導致大閘蟹的蟹黃和蟹膏變少。

傳言八:大閘蟹抗生素餵食超標

網上流傳“大閘蟹用抗生素浸泡防病,餵食超標”。從歷年抽檢來看,包括孔雀石綠、氯黴素、呔喃代謝物、己烯雌酚、甲基睾酮等指標都未超出標準範圍。專家認為,投放抗生素會破壞蟹生存的水質,容易導致死亡。

傳言九:孕婦和兒童不能吃螃蟹

家有小孩和老人的會很擔心:“是不是老人和孩子不能吃螃蟹,否則容易拉肚子?”

專家解讀:中醫講,河蟹具有活血、促進骨骼發育的功效,尤其是蟹爪,經常被應用在接骨藥中。不建議老人吃蟹的原因,還是因為螃蟹自身寒涼,而老人的脾胃偏弱,食用後易出現胃脹、腹瀉的情況。而2歲以內的孩子,小腸功能發育得並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螃蟹中的蛋白質,一旦身體過度“防禦”,就會出現特異蛋白過敏現象,所以兩歲以內的孩子吃螃蟹應慎之又慎。

蟹肉扒豆腐

最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馬莉副主任為大家推薦一款蟹肉扒豆腐。

原料:蟹肉150克,豆腐250克,豬瘦肉丁50克,水發香菇丁10克。

調料:料酒、濕澱粉各10克,精鹽4克,豬油20克,清湯400克,蔥段3克。

做法:

1、將豆腐入鍋煮沸,撈出切塊。油鍋燒至六成熱,入蔥段煸香,推入蟹肉稍炒,烹入料酒,炒勻鏟出。

2、油鍋燒熱,入肉丁煸炒,加入精鹽、清湯、香菇、豆腐燒沸,改為小火燒至入味。將豆腐撈出裝盤,鍋中加蟹黃燒沸,用濕澱粉勾芡,倒在豆腐上即成。

功效:

秋季宜多食具有滋陰、潤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此菜中豆腐具有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功效。同時豆腐屬於優質蛋白,消化吸收率高,適合老年人食用。而螃蟹含豐富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這道菜肴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清淡不膩,有滋陰潤燥、養筋壯骨的作用,適用于秋天陰虛咳嗽、瘦弱乏力、消渴等病症。

你可能會感興趣:

記者:柴燕宏 通訊員:沈笑馳

部分內容整合自澎湃新聞用戶端、網易、央視

監製:曹漪潔

主編:尉潔婷

責編:陳雨笛

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統,也同樣不宜食。

心 黑膜下的“六角板”

中醫常說螃蟹是極寒的,而在螃蟹身上又數蟹心最為寒涼,吃蟹時要記得取下。蟹心是一個白色的六角形,它一般位於蟹中央一塊黑色膜衣下,連接兩片蟹腮中間的白色物質就是蟹心。

腸胃通到臍的一條黑線

蟹腸位於螃蟹下腹部的那塊可以掰開的掩內。打開這塊掩可以看到它頂端連接蟹身的一條黑線,它就是蟹腸了。蟹腸也屬於螃蟹的消化系統,建議將其取出。

吃螃蟹時與其搭配的食物也有講究,想驅除蟹的寒性,可以在食用時喝點白酒或者紹興黃酒,爆炒螃蟹時是加薑、蔥、蒜調料驅寒去腥,而吃清蒸螃蟹時要在醋中加適量切成碎末的生薑,蘸而食用之。一來可抵消螃蟹的寒性,起到殺菌作用,二來蟹肉蘸醋可以去腥並增加螃蟹的鮮味。

特別提醒,吃螃蟹時別喝啤酒,因為這兩種食品都含有高嘌呤,吃多了會引起痛風。此外,螃蟹不可與柿子、梨、花生仁、泥鰍、香瓜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肝炎活動期的人都不宜食蟹。

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蟹肉不宜多吃。

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吃蟹。

那些年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

你信過麼

傳言一:吃2兩螃蟹等於5兩肥肉

坊間說,吃2兩河蟹的膽固醇和5兩肥肉的膽固醇是一樣的。

專家解讀: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要超過300毫克,高血脂者應控制在200毫克以下。然而,按照我國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河蟹中,膽固醇的平均含量為267毫克,的確相當於5兩肥肉中膽固醇的量。不過其實這樣測算並不準確。因為每天食用的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所以吃螃蟹還是最好控制住量。建議每次最多吃一到兩隻,一周最多吃三次。在吃蟹的同時要少吃肉類、內臟和蛋類,多吃豆製品、蔬菜和水果,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

傳言二:吃蟹黃致癌

此前,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污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傳言三:螃蟹打針增重

一個疑似向青蟹體內注射不明液體的視頻在網路熱傳,線民紛紛猜測注射物為胡蘿蔔素、蟹黃膏和尿素精等,引發公眾廣泛討論。該視頻沒有時間、地點、人物、事實,實為農村家宴為增味的特殊做法。

傳言四:螃蟹注膠

朋友圈流傳一則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膠狀物的視頻,讓愛吃河蟹的朋友倒盡胃口。水產專家闢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並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並非注膠。

傳言五:螃蟹加番茄等同吃砒霜

一則“螃蟹和番茄同食如吃砒霜”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這則消息宣稱螃蟹中的五價砷和番茄裡的維生素C會氧化產生砒霜。

專家認為,這種說法很誇張。像蝦類和蟹類自身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轉化為三氧化二砷,的確是老百姓所說的砒霜。不過要想轉變為砒霜,必須是兩者一起大量的服用。

曾有營養專家做過類似的實驗。晚餐吃一隻大螃蟹後服用300毫克維生素C,連吃三天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而且,在藥學方面,少量的砷化物對人體還有生血的益處,臨床上也會用少量砷化物用於白血病的治療。但是吃蟹時最好避開茶水和黃柿子,因為這兩者含有鞣質,易與蟹中蛋白質結合凝固形成結石。同時,寒涼的瓜果比如香瓜、西瓜、梨也是禁忌,因為螃蟹本身屬涼性,同吃易出現腸胃不適等情況。

傳言六:避孕藥喂螃蟹

有傳言稱:“螃蟹是避孕藥喂大的,多吃螃蟹兒童會性早熟。”、“現在有些螃蟹吃起來肉質酥鬆,味道有點苦,可能是喂了避孕藥。”水產專家認為,螃蟹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加入避孕藥會破壞水質,導致螃蟹死亡,得不償失。

傳言七:大閘蟹靠激素養肥

“大閘蟹是注射激素長大的,小孩吃了導致提前發育”、“現在的大閘蟹根本不能吃的,靠的是激素催大的,人吃怎麼會健康呢?”等謠言瘋傳。螃蟹屬於低等無脊椎動物,激素對大閘蟹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激素會抑制其性腺發育,反而會導致大閘蟹的蟹黃和蟹膏變少。

傳言八:大閘蟹抗生素餵食超標

網上流傳“大閘蟹用抗生素浸泡防病,餵食超標”。從歷年抽檢來看,包括孔雀石綠、氯黴素、呔喃代謝物、己烯雌酚、甲基睾酮等指標都未超出標準範圍。專家認為,投放抗生素會破壞蟹生存的水質,容易導致死亡。

傳言九:孕婦和兒童不能吃螃蟹

家有小孩和老人的會很擔心:“是不是老人和孩子不能吃螃蟹,否則容易拉肚子?”

專家解讀:中醫講,河蟹具有活血、促進骨骼發育的功效,尤其是蟹爪,經常被應用在接骨藥中。不建議老人吃蟹的原因,還是因為螃蟹自身寒涼,而老人的脾胃偏弱,食用後易出現胃脹、腹瀉的情況。而2歲以內的孩子,小腸功能發育得並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螃蟹中的蛋白質,一旦身體過度“防禦”,就會出現特異蛋白過敏現象,所以兩歲以內的孩子吃螃蟹應慎之又慎。

蟹肉扒豆腐

最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馬莉副主任為大家推薦一款蟹肉扒豆腐。

原料:蟹肉150克,豆腐250克,豬瘦肉丁50克,水發香菇丁10克。

調料:料酒、濕澱粉各10克,精鹽4克,豬油20克,清湯400克,蔥段3克。

做法:

1、將豆腐入鍋煮沸,撈出切塊。油鍋燒至六成熱,入蔥段煸香,推入蟹肉稍炒,烹入料酒,炒勻鏟出。

2、油鍋燒熱,入肉丁煸炒,加入精鹽、清湯、香菇、豆腐燒沸,改為小火燒至入味。將豆腐撈出裝盤,鍋中加蟹黃燒沸,用濕澱粉勾芡,倒在豆腐上即成。

功效:

秋季宜多食具有滋陰、潤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此菜中豆腐具有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功效。同時豆腐屬於優質蛋白,消化吸收率高,適合老年人食用。而螃蟹含豐富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這道菜肴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清淡不膩,有滋陰潤燥、養筋壯骨的作用,適用于秋天陰虛咳嗽、瘦弱乏力、消渴等病症。

你可能會感興趣:

記者:柴燕宏 通訊員:沈笑馳

部分內容整合自澎湃新聞用戶端、網易、央視

監製:曹漪潔

主編:尉潔婷

責編:陳雨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