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跟麻省總醫院名醫過招:你也能找到這例肝衰竭的元兇嗎?

歡迎大家踴躍發表觀點及評論!

來源丨NEJM醫學前沿

一位65歲的女患者因急性肝衰竭, 轉診至麻省總醫院。 她6年前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肝炎;7周前突然乏力, 出現黃疸;4天前不省人事, 跌倒在家。 據瞭解, 該患者曾酗酒多年;用藥史複雜, 近期短暫服用激素後, 未遵醫囑, 使用了水飛薊和沙棘等“保肝”草藥。

麻省總醫院的醫生經過細緻檢查, 撥開重重迷霧, 終於找到病因。 他們總結了病例,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肝衰竭?想與麻省總醫院的名醫一比高低嗎?

請參加由《NEJM醫學前沿》主辦、醫學界公眾號(消化肝病頻道)協辦的競答,

答對者還有機會免費閱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年!

文末留言, 給出您認為的正確選項, 我們將在回答正確的讀者中抽取幸運者。 除了提供選項, 我們也歡迎您以留言的形式參與討論。 競猜的具體規則和獎品, 請見文末。

病例簡介

外院血液檢查提示肝臟酶學水準升高, 抗核抗體高滴度陽性, 血清IgG明顯升高, 影像學提示“肝硬化”。 口服糖皮質激素後症狀好轉, 但患者未遵醫囑續貫硫唑嘌呤治療, 而是在4周內減停潑尼松, 並使用草藥等治療。

入本院7天前, 再次出現黃疸;4天前, 家人發現其意識喪失, 跌倒在家。 送至當地醫院時, 體溫39.5°C。

血液主要異常為:PLT 111,000/mm3(140,000~440,000), ALB 2.4 mg/dL(3.2~5.2), TBIL 263.3 μmol/L, ALT 1040 IU/L, AST 738 IU/L, 血氨66 μmol/L(11~51), INR 5.2(0.9~1.2), 肌酐50 μmol/L(44~115), 乳酸9.9 mmol/L(0.5~2.2)。 腹部超聲提示肝右葉新發不清晰異常回聲區、無液化。 立即重新使用口服糖皮質激素, 並給予乳果糖、利福昔明及靜脈維生素K, 以糾正和預防肝性腦病、凝血功能異常。

治療過程中, 患者腎功能急劇惡化, 但按肝腎綜合征治療後並無好轉。 患者出現發熱、外周血白細胞為27,000/mm3(4200~10,200)。

血培養, 56小時後需氧瓶報告革蘭氏陰性螺旋形桿菌生長。 由於患者危重, 轉入本院。

本次入院前患者曾有腹瀉, 無噁心、嘔吐及腹痛, 曾出現咳嗽及少量血痰, 否認嘔血、黑便及其他出血。

既往史方面, 患者長期居住在城市, 無疫水接觸;確診自身免疫性肝炎前曾較大量飲酒數年(每週5.7~9.5 L烈酒), 6年前戒酒。 曾服用包括水飛薊和沙棘在內的保健品。

轉入本院時患者相對較平穩, 體溫37.1°C, 心率65 bpm, 血壓126/60 mmHg, 呼吸18次/分, 不吸氧時血氧飽和度94%, 定向力正常。

查體發現其皮膚鞏膜黃染, 散在蜘蛛痣, 雙肺聽診及少量細濕囉音, 腹軟, 無壓痛, 移動性濁音陽性。 腰骶部及雙下肢可凹性水腫。 尿常規陰性。 肝炎病毒學指標均陰性。 血液檢查提示輕度貧血, WBC 16,930/mm3, PLT輕度降低。

ALT 190 IU/L、AST 204 IU/L, 電解質大致正常。 甲胎蛋白陰性。

那麼, 問題來了。

1

本次疾病突然加重的原因是:

A.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併藥物性肝損害

B. 因停用激素所致自身免疫性肝炎急性加重

C. 細菌感染誘發

D. 自發性腹膜炎

2

患者在外院曾有血培養陽性, 最可能的細菌是:

A. 幽門螺旋桿菌

B. 大腸桿菌

C. 空腸彎麴菌

D. 難辨梭狀芽胞桿菌

你將有機會獲得以下獎品:

一等獎(1名):一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電子版及NEJM醫學前沿定制禮品

二等獎(2名):近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紙質期刊及NEJM醫學前沿定制禮品

三等獎(3名):近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紙質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期刊薈萃》(NEJM Journal Watch)紙質期刊

競答截止於10月2日晚12點。 10月14日公佈答案和獲獎名單, 同時《NEJM醫學前沿》公眾號還將發佈專家點評以及精彩留言。

《NEJM醫學前沿》對此次活動保留最終解釋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