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諾獎得主依然奮鬥在教學一線,學校的獨特教學秘笈是什麼?

本文共3307字, 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一向致力於提升培養品質, 以滿足社會、學生、教師、工作人員的高期望。 該校認為, 教學和人才培養“如果只是達到最低標準和避免錯誤是不夠的”, “品質”應該被理解為變革和學習文化的體現。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是歐洲乃至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 在學術界聲名赫赫, 人才濟濟, 是全世界“出產”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之一。 不過, 它能夠常年躋身世界大學排名前列, 並非全靠科研實力。 以2015—2016《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名為例, 該校在“教學品質”一欄評分中獲得了91.3的高分。

校長林諾·古澤拉(Lino Guzzella)在這一結果面前不乏謙虛:“作為公立院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起點本來就不同於其他教學排名前20位的私立院校。 但我們仍然會持續提升我們的教學水準, 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學品質。 ”

在2016/2017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位列世界第八, 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名中, 該校近兩年均位列世界第九。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多年來一向致力於提升培養品質, 以滿足社會、學生、教師、工作人員的高期望。 該校認為, 教學和人才培養“如果只是達到最低標準和避免錯誤是不夠的”, “品質”應該被理解為變革和學習文化的體現。 一套較為全面並不斷完善的教學品質評價體系,

成為學校保障“高教學品質”的一大“法寶”。

品質評價, 學生為重

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作為教學品質保障的重要部分, 教學品質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學生教學回饋、畢業生調查、學生滿意度調查和院系評價。 除了院系評價與學生關係較小, 前三者都是以學生為絕對的主體。

●學生教學回饋

為了給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參考學生對教學和教師的評價。 2011年該校修訂了相關制度, 使評價體系更為完善。 目前, 學生教學回饋的方式主要有學期回饋和課程評價, 此外也包括每年三次的新生調查。

●畢業生調查

畢業生調查主要提供的資訊是:畢業生對其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所接受的教育的回饋,

以及對曾經教授過他們的教師的評價。 此外, 畢業生的就業、升學去向資料被用於該校各類年度報告, 用來證明教學品質和對地區、國家乃至世界各個行業的貢獻。

●學生滿意度調查

關於學生滿意度的定期調查已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確立為品質保障的標準化工具。 2015年春天, 第一次調查正式啟動, 此後將每四年進行一次。

●院系評價

作為一所理工科大學,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認為教學與科研密不可分, 科研是教學的“源頭活水”。 事實上, 很多任教於該校的諾獎得主仍然“奮鬥”在教學第一線。 為了保證優秀的科研成果能夠不斷為教學提供“養料”, 該校每六到八年安排國際專家(同行)小組對各個院系進行評價。

院系評價的目的是:保證各個院系的科研工作處於國際化水準, 並能滿足院系內部相關課程開發與改進的需求, 以及與行業和公共管理機構的合作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在教學評價的各個方面中, 有兩項工作是在校長的直接命令下進行的:一是學生教學回饋(包括新生調查), 二是學生滿意度調查, 可見學校管理者對這兩項工作的重視程度。

教學回饋與新生調查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教學回饋是一個三階段的過程:學期回饋、課程評價和考試評價。 這些工作是每個學年不斷迴圈進行的(課程和考試將在春、秋學期交替進行評價, 在考試評價週期內,

不評價課程, 在課程評價週期內, 不評價考試。 唯一的例外是大一學年, 兩種評價都要進行)。 在這樣的迴圈中, 被評價方不斷進行自我重建和鞏固。 此外, 該校對大一新生額外“照顧”, 新生們在第一年中除了和其他年級學生一起參與常規評價外, 還需要“享受”三次新生調查。

●學期回饋

學期回饋的目的是確保每位元學生在一個學期中至少能有一次與任何一名其課程的任課教師進行對話, 即使是幾百人的大班課程。 學期回饋使教師、學生雙方都有可能調整和改進, 兩者都能獲利。

應學生、教師或院系的要求, 學期回饋作為一個可選程式(而非必選)進行。 學校有相關部門來支持這個過程, 並承擔協調工作。 提出學期回饋請求的人可以預先提出自己想要知道或者溝通的問題, 並且要負責回饋結果的匯總整理,以瞭解學生和教師對學習過程的感受,如雙方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可以共同制定改進措施。

學期回饋側重于形成性評價,而不是如該校目前的課程評價一樣的結果性評價。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個瞭解學生想法的好機會,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關於一個新的教學工具或方法的感受,並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予以調整和改進。

●課程評價

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課程考試(或其他考核方式)結束後進行評價,其結果主要用於教師下個學期教授該門課程的改進參考。它也為課程開發提供參考資訊。課程評價為期11天。教師必須就評價結果在講座大廳與學生討論。學生還可以在受密碼保護的內部網站上獲得結果。也許有教師不希望被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那麼教師收到課評結果(包含主觀評價文字)後,需要立即向校長遞交書面申請,闡述理由(可能是認為評價結果不公平,或自己本學期有什麼特殊遭遇影響了教學表現)——即便如此,該教師仍然要在講座大廳和學生討論自己的課程評價結果。而且,如果教師不能在網上正式發佈結果日期的兩周之前完成申請程式,這一切將徒勞無功,學生還是能夠看到教師的課評結果。

學校網站上提供了三種不同類型課程的標準化問卷樣本:學士/理學碩士課程調查問卷、實踐課程調查問卷、研討會課程調查問卷,三類問卷問題設置有所不同。此外,各個院系和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的課程和需求進行問題調整和補充,甚至開發專門的問卷(例如設計類、案例類和一些工程類的課程)。

在2016年度,全校1100多門課程的教師收到了學生對他們的教學回饋。為了穩定或提高學生回饋率,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上進行線上調查。根據教師的意願,另有58門課程被單獨分配了調查開始日期。課程調查還幫助學校瞭解到學期末學生的實際到課人數與註冊課程學生人數的差距,結果顯示,平均有25%的學生在學期中間放棄了課程。

●考試評價

考試評價週期為兩個學期,從秋季學期開始。2016年秋季學期和2017年春季學期,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已經對所有書面考試(約500次)進行了評價。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將進行口試的評價。

●不可不說的新生調查

2016年秋季學期的第一周,學校對2016級新生的物理、數學和程式設計知識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這一結果有助於分析大一期末考試中學生成績的差異是否與其先前知識準備的差異有關。秋季學期進行到一半時,這批新生再次被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是關於他們在大學就讀的幸福感、社交關係、在學習上如何投入時間,等等。2017年2月,第三次調查繼續進行,主要關於新生學習行為、壓力感知和對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的感受。

質保新成員——學生滿意度調查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五分之四以上(82%)的學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對在該校的學習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這是2015年度首次學生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學生對學校總體的教學氛圍、課程考核的公平性以及師生交流情況感到滿意。他們也對校園內的基礎設施給予了較好的評價。此外他們發現,入學、考試等程式運作良好,學生事務方面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也能夠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學生認為,學校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專業內部各門課程之間的貫通性等方面還有改進的餘地。學生還覺得有時缺乏足夠的時間用作課前準備,或用於對課程內容進行批判性思考。一些學生認為,學校沒有為他們提供及時、足夠的學習支援。

調查報告出爐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管理層、相關工作組和執行部門把調查結果總結為“總體良好”,並將這項調查加入到學校教學品質保障環節當中,持續做下去。學校已經確定將針對調查結果開展更多改進工作,已經開始的各種舉措也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舉措包括:與畢業要求一致的課程開發(納入教學品質保障體系當中)、“批判性思維”倡議、為新宿舍區的學生提供的宿舍建設項目和為學生提供的就業改進專案。

針對此次學生調查結果,各部門、院系的負責人一同進行了討論,並得出了詳細的結論。

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2015年度在校生滿意度調查十大主題(共61個問題 )

1.總體滿意度

2.新生階段的學習體驗

3.個人背景

4.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教學

5.融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6.學生表達自我和參與的可能性

7.行政工作流程和資訊來源

8.學生指導和支援服務

9.基礎設施

10.建議的改進點

主要參考文獻: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網站

如需瞭解麥可思教學教務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並且要負責回饋結果的匯總整理,以瞭解學生和教師對學習過程的感受,如雙方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可以共同制定改進措施。

學期回饋側重于形成性評價,而不是如該校目前的課程評價一樣的結果性評價。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個瞭解學生想法的好機會,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關於一個新的教學工具或方法的感受,並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予以調整和改進。

●課程評價

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課程考試(或其他考核方式)結束後進行評價,其結果主要用於教師下個學期教授該門課程的改進參考。它也為課程開發提供參考資訊。課程評價為期11天。教師必須就評價結果在講座大廳與學生討論。學生還可以在受密碼保護的內部網站上獲得結果。也許有教師不希望被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那麼教師收到課評結果(包含主觀評價文字)後,需要立即向校長遞交書面申請,闡述理由(可能是認為評價結果不公平,或自己本學期有什麼特殊遭遇影響了教學表現)——即便如此,該教師仍然要在講座大廳和學生討論自己的課程評價結果。而且,如果教師不能在網上正式發佈結果日期的兩周之前完成申請程式,這一切將徒勞無功,學生還是能夠看到教師的課評結果。

學校網站上提供了三種不同類型課程的標準化問卷樣本:學士/理學碩士課程調查問卷、實踐課程調查問卷、研討會課程調查問卷,三類問卷問題設置有所不同。此外,各個院系和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的課程和需求進行問題調整和補充,甚至開發專門的問卷(例如設計類、案例類和一些工程類的課程)。

在2016年度,全校1100多門課程的教師收到了學生對他們的教學回饋。為了穩定或提高學生回饋率,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上進行線上調查。根據教師的意願,另有58門課程被單獨分配了調查開始日期。課程調查還幫助學校瞭解到學期末學生的實際到課人數與註冊課程學生人數的差距,結果顯示,平均有25%的學生在學期中間放棄了課程。

●考試評價

考試評價週期為兩個學期,從秋季學期開始。2016年秋季學期和2017年春季學期,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已經對所有書面考試(約500次)進行了評價。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將進行口試的評價。

●不可不說的新生調查

2016年秋季學期的第一周,學校對2016級新生的物理、數學和程式設計知識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這一結果有助於分析大一期末考試中學生成績的差異是否與其先前知識準備的差異有關。秋季學期進行到一半時,這批新生再次被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是關於他們在大學就讀的幸福感、社交關係、在學習上如何投入時間,等等。2017年2月,第三次調查繼續進行,主要關於新生學習行為、壓力感知和對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的感受。

質保新成員——學生滿意度調查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五分之四以上(82%)的學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對在該校的學習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這是2015年度首次學生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學生對學校總體的教學氛圍、課程考核的公平性以及師生交流情況感到滿意。他們也對校園內的基礎設施給予了較好的評價。此外他們發現,入學、考試等程式運作良好,學生事務方面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也能夠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學生認為,學校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專業內部各門課程之間的貫通性等方面還有改進的餘地。學生還覺得有時缺乏足夠的時間用作課前準備,或用於對課程內容進行批判性思考。一些學生認為,學校沒有為他們提供及時、足夠的學習支援。

調查報告出爐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管理層、相關工作組和執行部門把調查結果總結為“總體良好”,並將這項調查加入到學校教學品質保障環節當中,持續做下去。學校已經確定將針對調查結果開展更多改進工作,已經開始的各種舉措也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舉措包括:與畢業要求一致的課程開發(納入教學品質保障體系當中)、“批判性思維”倡議、為新宿舍區的學生提供的宿舍建設項目和為學生提供的就業改進專案。

針對此次學生調查結果,各部門、院系的負責人一同進行了討論,並得出了詳細的結論。

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2015年度在校生滿意度調查十大主題(共61個問題 )

1.總體滿意度

2.新生階段的學習體驗

3.個人背景

4.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教學

5.融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6.學生表達自我和參與的可能性

7.行政工作流程和資訊來源

8.學生指導和支援服務

9.基礎設施

10.建議的改進點

主要參考文獻: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網站

如需瞭解麥可思教學教務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