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子兵法智慧:君命有所不受,是說給老闆聽的,不是給員工聽的

1

孫子曰:君命有所不受。

在《孫子兵法》之《九變篇》中, 說到:塗有所不由, 軍有所不擊, 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爭, 君命有所不受。

有的路可以不走, 有的敵人可以不打, 有的城池可以不攻, 有的地方可以不和敵人爭, 有的上司的命令可以不聽。

在競爭當中, 戰術需要服從戰略, 不能計較一城、一地、一時、一軍的得失, 該舍當舍, 該去則去。

打算去食堂吃頓炸醬麵, 趕巧做炸醬的師傅不在, 吃不成, 但也不能餓肚子不是, 換成雞蛋面照樣也得吃飽。

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最後的成功, 而非完全無誤的照搬計畫。

這是決策的靈活性。

2

但最後一句卻非常關鍵: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仿佛在告訴我們, 上司(領導)的命令可以不聽, 這個能用到現實中麼?

不能。

同學弄不清楚要買宮保雞丁還是魚香肉絲, 找你提建議, 你怎麼提建議都不為過, 因為最後決策還在錢主手裡。

如果同學把錢交給你之後, 囑託你一定要買宮保雞丁, 但你認為吃宮保雞丁對身體不好, 自作主張買了魚香肉絲, 回去之後你倆會不會打架?

這不叫“君命有所不受”。

如果同學把錢交給你之後, 囑託你一定要買宮保雞丁, 你到了餐廳發現宮保雞丁賣完了, 不帶東西回去怕餓著同學。 於是你用自己的錢買了魚香肉絲, 回去後把買宮保雞丁的錢和魚香肉絲一起給到同學,

並說明情況, 再加一條:魚香肉絲的錢愛還不還。

這才叫“君命有所不受”。

3

當你只是個職業經理人, 並不承擔決策後的風險, 那就必須要聽老闆的——因為老闆才是承擔後果的人。

職業經理人的責任, 第一, 在領導賦權範圍內做決策;第二, 在為老闆的最後決策提供建議。

你不是最後承擔後果的那個人, 你就沒有權利替別人做決策, 除非他委命於你。

只有老闆把決策權交給你了, 你才有決策權;當老闆要收回來決策權, 你得馬上奉還。

當老闆的命令趕不上變化時, 你要自主決策, 但這個決策的後果必須是自己能夠承擔的, 不能給老闆造成困擾和損失——就像上面那個例子, 你用自己的錢去買魚香肉絲。

4

將軍領著皇帝的兵馬去打仗,

皇帝若是指揮不動將軍, 他心裡將會多麼恐懼?

換成你, 你把決定自己生死的選擇權交給別人, 豈會完全放心得下?

用人不疑, 太過理想化了, 沒有一個君主或老闆能夠百分百的做到。

劉邦就在韓信身邊安插了很多間諜, 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有次劉邦兵敗投韓信軍營, 不等韓信來迎接, 直接就進了韓信的臥室, 翻出兵符自己收起來了。 沒有間諜的報告, 劉邦怎麼會如此清楚韓信的佈置?

拿著老闆的錢, 就要聽老闆的話, 即便老闆的話是錯的, 這是職業道德。

但, 當你知道老闆說錯了話, 下錯了命令, 就應該據理力爭、指出錯誤, 這也是職業道德。

所以, 君命有所不受, 不是說給下屬聽的, 而是講給老闆、領導聽的。

這句話就是告訴老闆、領導,

要儘量相信專業人士的建議。

但話有說回來, 老闆、領導就是不聽你的正確建議, 怎麼辦?

兩條路, 第一, 願意跟領導同生共死, 就留下;第二, “將不聽吾計, 用之必敗, 去之”。

安史之亂, 在唐玄宗的促使下, 哥舒翰慟哭出關, 全軍覆沒, 可悲可歎。

官渡之戰, 許攸獻計袁紹不用, 遂叛歸曹操獻上妙計, 為曹魏立下大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