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草原上的書香之家

萬家燈火中, 家, 是最溫情的那一盞;

浩瀚繁星中, 家, 是最閃亮的那一顆;

茫茫人海中, 家, 是最安全的那一站……

家是力量, 家是傳承, 家是幸福的源泉。 在我們的身邊, 有這樣一個美好而幸福的書香之家, 那就是哈斯巴根、英格夫婦的家。

今年48歲的哈斯巴根, 是盟委政研室党建科科長。 愛人英格是興安日報社蒙編部總編室副主任。 女兒其木格剛剛以優異的成績走出大學校園, 正在參加國考。

哈斯巴根和英格都出生在草原深處的牧民家庭, 祖輩們的生活以遊牧為主, 鮮有讀書人, 到了他們父母這一代開始注重讀書,

尤其是哈其巴根的父母親, 率先垂範, 在五個子女讀書求學求知成長的路上言傳身教, 哈斯巴根和他的小弟弟因為成為當年盟裡的高考狀元及其單科狀元而聞名鄉里, 其他的三個兄弟姐妹學習成績也是突出優異, 金榜題名。 他們猶如山溝溝裡飛出的金鳳凰, 在各自己的崗位上展現著與眾不同的才華和力量。 至今, 他們讀書的故事還在故鄉為村民們津津樂道口口相傳。

蒙古包裡走出的書香之家

古訓有“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哈斯巴根的父母親與自治區同齡, 今年70歲了, 老兩口精神矍鑠、健康樂觀。 在他們乾淨簡樸溫馨的家中,

我們一邊喝著老母親親手為我們煮沸的奶茶, 一邊品讀兩位老人在古稀之年各自編寫的書籍;一邊欣賞老母親新手縫製的非遺作品, 一邊聽老父親為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

老父親告訴我們:我的童年生活在蒙古包裡, 單純的牧業生活單一而清苦, 父母親是牧民, 沒上過一天學, 也不會種莊稼。 可是, 他們心靈手巧, 解放後, 和外來的農民學習, 慢慢地開始自己建房子種地, 慢慢地認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雖說家裡貧窮但仍然把我送到學校裡讀書。 我16歲初中畢業時被生產隊安排到村小學任教, 後轉到蘇木中學, 期間當過教導主任、校長, 再轉行成為公務員直至退休。

老母親言語不多, 小學文化, 70歲的年紀, 但是乾淨俐落,

白髮、皺紋中仍然能看出老人家年輕時的美麗容顏。 她勤儉持家、任勞任怨, 贍養著公公婆婆和叔公公三位老人, 培育了五個兒女。 老父親每每提起, 對老伴讚不絕口。

身教重於言教, 身教印證言教。 父母一直是子女心目中的人生導師。 哈斯巴根最欽佩父母的是, 他們結婚52年間從未紅過臉, 照顧起對方體貼入微。 由於家庭負擔重, 勞累過度, 母親過去身體稍弱, 父親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為母親建起了“健康檔案”, 現在是裝訂了厚厚一打, 且記錄得十分詳細, 一次看病帶去給醫生做參考, 令醫生驚歎不已。 父母對鄰里和善, 樂於助人, 也關心國家大事, 每天看報讀書從不間斷, 常把有閱讀價值的文章剪下來, 推薦給子女或孫輩。

父母多才多藝, 他們的口琴、笛子合奏也常被作為社區活動中的壓軸節目參加演出, 曾到興安電視臺“最美遇見”節目受訪、獻藝, 盛裝登臺、神采奕奕的兩位古稀老人精彩的表演博得滿堂喝彩。

五年前, 兩位老人各自萌生出寫書的想法。 父親的願望是寫一本家譜式的回憶錄, 供後代銘記家史, 代代傳承優良家風。 經過五年的努力, 父親撰寫的《精彩的人生, 永恆的記憶——紮賚特旗孛兒只斤家族寶音烏力吉回憶錄》這本書成功問世。 母親對紮賚特旗原住民古老民風民俗的漸漸失傳, 一直倍感心痛, 立志將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或親自操作過的傳統飲食、服飾、生活用具的製作方法記錄下來, 搶救民族文化遺產, 傳給後人,

造福子孫。 經過五年的努力, 母親撰寫的《紮賚特旗努圖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