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這段路埋葬了13條生命,卻埋葬不了騎士征服它的決心

越是危險, 越是迷人

這段川藏線上的“死亡之路”

吸引著無數自行車騎士

冒著生命危險

體驗極速放坡的快感

和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刺激

川藏線最爽的下坡有四個, 每個都有近乎2000米的海拔高差, 可以縱情燃燒身體每一處運動細胞的速度與激情。 它們分別對應四條河谷:高爾寺山之後到雅江, 海子山之後到金沙江, 拉烏山之後到瀾滄江, 以及業拉山之後到怒江。 每一個騎過川藏線的人, 都應該對怒江72拐印象深刻。

“直道上的車速並不比大巴慢, 我隔著車窗玻璃看得那叫一個心癢癢, 立刻把“放坡怒江72 拐” 列入遺願清單! 9 個月之後, 2015 年5 月我終於開始了自己的川藏公路騎行, 終於又回到這裡。 ”

2014 年8 月, 我徒步完年保玉則, 搭車走了川藏北線, 最後從昌都坐了兩天一夜的大巴前往拉薩, 準備騎行阿裡南線。 一路上我有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在昏睡, 直到有一段路被大巴車連續的180 度轉彎給甩醒了,

索性望著窗外發呆。 當時正好是翻過業拉山, 開始走怒江72拐, 一路上看到了不少川藏線的單車騎士, 成群結隊。 他們的身影如此輕盈, 像精靈一樣穿梭於山巔, 輕巧靈動地完成一個個S 彎、U 彎。 直道上的車速並不比大巴慢, 我隔著車窗玻璃看得那叫一個心癢癢, 立刻把“放坡怒江72 拐” 列入遺願清單! 9 個月之後, 2015 年5 月我終於開始了自己的川藏公路騎行, 終於又回到這裡。

怒江72拐

騎行第十五天, 早飯時隊友們豪情萬丈:“今天的下坡會是最爽的!上坡就只有14 公里, 加油!”之後從海拔4120 米的邦達縣城出發, 連續翻山近2 小時到達海拔4618米的業拉山埡口。 埡口很寬闊, 是一片大的停車休息區, 無數行走川藏線的人在這裡聚集歡呼雀躍。 也許跟時間段有關, 上午10 點、11 點的時候, 80% 都是騎行者。 我們所有隊友都到達後, 一起合影, 然後檢查刹車, 相互叮囑下坡一定要小心, 這可是川藏公路上背負了很多血案的怒江72 拐!

從觀景臺上看怒江72拐

“我千辛萬苦爬到埡口, 就是為了從海拔最高處放坡飆車, 這是單車旅行最具快感的事情了。 ”

從業拉山口下去, 大約拐了幾個彎, 就來到了72 拐觀景台。 視角非常棒——側是景深直達天際的層巒山脈, 右側便是纏繞於山腰上的盤山公路, 如巨龍蜿蜒, 從視線裡數過去有十幾個“髮卡彎”,

一直延伸到山谷下邊。 當時我心裡還嘀咕, 怎麼數也沒有72 道拐那麼誇張啊!事實上, 在這個觀景台所領略的, 只是業拉山脈和怒江河谷之間巨大落差的一小部分而已, 好戲才剛剛開始。 還有什麼比40 公里的連續下坡更讓人激動的嗎?

觀景台這裡居然還有自駕游的遊客跟我搭訕, 說可不可以把自行車借給他騎, 他想騎這段下坡體驗一下騎行樂趣, 作為回報讓我坐他的吉普車下山。 我心裡就“呵呵”了, 我千辛萬苦爬到埡口, 就是為了從海拔最高處放坡飆車, 這是單車旅行最具快感的事情了, 怎麼可能跟你交換交通工具!你當我傻啊!他說他就是想體驗一下青藏高原騎行的感覺, 每次看到盤山公路上放坡的單車騎士, 都覺得很拉風!真是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啊,你知道這十幾公里上坡我們是怎麼被虐的嗎?

怒江72拐的大放坡

“我沒辦法及時轉彎,沖到左側逆行車道,萬幸的是沒有迎面而來的車輛,否則我就享年31歲了!”

我屬於那種典型白羊座,放坡的時候能不捏刹車儘量不捏刹車,好不容易在爬坡過程中將燃燒肌肉的能量轉換為重力勢能,真心捨不得在釋放重力勢能的時候把本該轉化的動能消耗一部分在碟刹片的熱能上。因為這種不知者無畏的風格,我曾經在中尼公路吃了苦頭:甘巴拉山下坡時,正是因為速度過快來不及刹車,被路面上一處坑窪顛得飛起來,在空中人車分離,險些摔車。這次我吸取了教訓,顧不得欣賞風景,集中精力盯著前方的路況,然而第一個“髮卡彎”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拐彎處竟然是水泥路面!

請問公路設計師是專門坑自行車騎士的嗎?拐彎,尤其是拐180度急彎時,幾乎全部依賴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來提供轉彎時的向心加速度,柏油路面的抓地力很強,但水泥路面就差了很多。過第一個180度彎時,按照柏油路面的經驗,我僅僅減速到20公里/小時,想來一個漂亮的快速過彎。可這個速度在水泥路面上完全行不通。結果就是我沒辦法及時轉彎,沖到左側逆行車道,萬幸的是沒有迎面而來的車輛,否則我就享年31歲了!此後我便開始學乖,直道上放任速度到50公里/小時把自己當成風一樣的男子;臨近彎道時毫不吝嗇地刹車減速到15公里/小時以下,小心翼翼地拐彎。儘管如此,還是有兩次驚險,與對面來車擦身而過,那種心臟跳到嗓子眼兒的感覺,至今想起都心有餘悸。

“72 拐”有兩個非常著名的“髮卡彎”,不僅有紅藍警示爆燈,更是立了牌子,赫然寫著——“此處死亡13 人”和“此處死亡11人”,觸目驚心。

大多數葬身於此的都是自行車騎士,致命的有時候是來往的車輛,有時是地面上的坑或碎石,更多的則是因為車速過快轉彎不及。大約放坡15公里,我在轉彎處遇到公路外側護欄處的一隊騎友,其中一個女生坐在地上,自行車倒在一邊。她的隊友蹲在旁邊,我立刻減速去看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原來這處“髮卡彎”路面上有沙土碎石,拐彎時極易側滑摔倒,這個女生便是受害者。我們一邊幫姑娘處理臉上、手掌上和膝蓋上的傷口,一邊提醒著陸續放坡下來的騎友們減速慢行,這段休息期間也剛好讓刹車碟片冷卻一下。

摔車的女生

這裡有個很有趣的小插曲。小夥伴們用棉簽蘸著碘酒擦著姑娘膝蓋上一大片擦傷時,姑娘忍著疼沒有哭出聲,但是眼淚嘩嘩地往下掉,周圍的男孩們就哄她、安慰她,說今晚帶她吃石鍋雞補一補,場面特別有愛。只有一個小夥子做鬼臉逗她笑時,姑娘忍不住“哇”地一下哭出來,原因是——姑娘從小夥子的反光墨鏡上看到了自己破相的臉。姑娘哽咽著說:“你們騙我,離魯朗還早著呢,哪裡有石鍋雞!”

“之後很多次夜晚,我都會回憶起這些瞬間——路邊的防護欄、路墩、油菜花、青稞田,這些都在視線裡飛速倒退……世界撲面而來,車輪奔流不息。”

之後的下坡我還是在安全範圍內保持著讓腎上腺激素不斷湧出的速度,海拔下降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可以輕易感覺到氣溫悄悄上升,剛剛還是業拉山埡口的冬天,這會兒已經在半山腰的同尼村看春天的油菜花,半個多小時之後又在怒江峽谷裡感受夏日炎炎。一路上我至少超了10 輛大卡車以及無數騎友。唯一需要留神的是到達怒江大橋之前還有一個與路面顏色幾乎一致的減速帶,事先瞭解攻略的人都會有所提防,但總是有疏忽的人以40 公里/ 小時以上的放坡速度飆下,看到減速帶早已為時已晚,輕則摔車,重則身亡。類似的還有折多山埡口下坡,2884 公里碑處的兩處水泥減速帶,也稱得上是典型的“騎行者殺手”。比我們晚出發兩天的有一個騎友,就在折多山下坡的減速帶摔成顱內出血,生死未蔔。有時候真不明白為什麼公路道班工作人員不把這種水泥減速帶漆成稍微鮮豔一些的顏色,比如橙色,或者至少可以在減速帶之前立警示牌吧。

從業拉山回望邦達

過了怒江鐵橋檢查站之後,我停在路邊換上夏天的衣服。正午時分的河谷陽光直射特別炎熱,比剛才埡口氣溫至少高25℃,在這裡吃點兒乾糧順便等等隊友,確定隊伍裡的姑娘們小夥子們都安全放坡完畢,再一同繼續前進。逐風飆騎怒江72拐的願望終於完成,之後很多次夜晚,我都會回憶起這些瞬間——路邊的防護欄、路墩、油菜花、青稞田,這些都在視線裡飛速倒退……世界撲面而來,車輪奔流不息。

川藏線騎行困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那14 座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山,爬坡最考驗人的毅力。但川藏線騎行的快樂,也因為所有征服埡口之後的放坡時刻,飆車而下的快感,沒有親歷的人永遠無法體會。

在我看來

有趣的生活應該是痛並快樂著

人生是用來體驗的,是用來綻放的

比起都市生活中的穩定

我更執著於穿越世界恣意狂歡

在雪山冰川前停止呼吸

在沙漠大海裡冥想歲月

在日出日落、星辰流轉下聆聽瞬息與永恆

在空氣稀薄地帶每一片雲和山的彼端

自由飛翔

都覺得很拉風!真是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啊,你知道這十幾公里上坡我們是怎麼被虐的嗎?

怒江72拐的大放坡

“我沒辦法及時轉彎,沖到左側逆行車道,萬幸的是沒有迎面而來的車輛,否則我就享年31歲了!”

我屬於那種典型白羊座,放坡的時候能不捏刹車儘量不捏刹車,好不容易在爬坡過程中將燃燒肌肉的能量轉換為重力勢能,真心捨不得在釋放重力勢能的時候把本該轉化的動能消耗一部分在碟刹片的熱能上。因為這種不知者無畏的風格,我曾經在中尼公路吃了苦頭:甘巴拉山下坡時,正是因為速度過快來不及刹車,被路面上一處坑窪顛得飛起來,在空中人車分離,險些摔車。這次我吸取了教訓,顧不得欣賞風景,集中精力盯著前方的路況,然而第一個“髮卡彎”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拐彎處竟然是水泥路面!

請問公路設計師是專門坑自行車騎士的嗎?拐彎,尤其是拐180度急彎時,幾乎全部依賴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來提供轉彎時的向心加速度,柏油路面的抓地力很強,但水泥路面就差了很多。過第一個180度彎時,按照柏油路面的經驗,我僅僅減速到20公里/小時,想來一個漂亮的快速過彎。可這個速度在水泥路面上完全行不通。結果就是我沒辦法及時轉彎,沖到左側逆行車道,萬幸的是沒有迎面而來的車輛,否則我就享年31歲了!此後我便開始學乖,直道上放任速度到50公里/小時把自己當成風一樣的男子;臨近彎道時毫不吝嗇地刹車減速到15公里/小時以下,小心翼翼地拐彎。儘管如此,還是有兩次驚險,與對面來車擦身而過,那種心臟跳到嗓子眼兒的感覺,至今想起都心有餘悸。

“72 拐”有兩個非常著名的“髮卡彎”,不僅有紅藍警示爆燈,更是立了牌子,赫然寫著——“此處死亡13 人”和“此處死亡11人”,觸目驚心。

大多數葬身於此的都是自行車騎士,致命的有時候是來往的車輛,有時是地面上的坑或碎石,更多的則是因為車速過快轉彎不及。大約放坡15公里,我在轉彎處遇到公路外側護欄處的一隊騎友,其中一個女生坐在地上,自行車倒在一邊。她的隊友蹲在旁邊,我立刻減速去看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原來這處“髮卡彎”路面上有沙土碎石,拐彎時極易側滑摔倒,這個女生便是受害者。我們一邊幫姑娘處理臉上、手掌上和膝蓋上的傷口,一邊提醒著陸續放坡下來的騎友們減速慢行,這段休息期間也剛好讓刹車碟片冷卻一下。

摔車的女生

這裡有個很有趣的小插曲。小夥伴們用棉簽蘸著碘酒擦著姑娘膝蓋上一大片擦傷時,姑娘忍著疼沒有哭出聲,但是眼淚嘩嘩地往下掉,周圍的男孩們就哄她、安慰她,說今晚帶她吃石鍋雞補一補,場面特別有愛。只有一個小夥子做鬼臉逗她笑時,姑娘忍不住“哇”地一下哭出來,原因是——姑娘從小夥子的反光墨鏡上看到了自己破相的臉。姑娘哽咽著說:“你們騙我,離魯朗還早著呢,哪裡有石鍋雞!”

“之後很多次夜晚,我都會回憶起這些瞬間——路邊的防護欄、路墩、油菜花、青稞田,這些都在視線裡飛速倒退……世界撲面而來,車輪奔流不息。”

之後的下坡我還是在安全範圍內保持著讓腎上腺激素不斷湧出的速度,海拔下降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可以輕易感覺到氣溫悄悄上升,剛剛還是業拉山埡口的冬天,這會兒已經在半山腰的同尼村看春天的油菜花,半個多小時之後又在怒江峽谷裡感受夏日炎炎。一路上我至少超了10 輛大卡車以及無數騎友。唯一需要留神的是到達怒江大橋之前還有一個與路面顏色幾乎一致的減速帶,事先瞭解攻略的人都會有所提防,但總是有疏忽的人以40 公里/ 小時以上的放坡速度飆下,看到減速帶早已為時已晚,輕則摔車,重則身亡。類似的還有折多山埡口下坡,2884 公里碑處的兩處水泥減速帶,也稱得上是典型的“騎行者殺手”。比我們晚出發兩天的有一個騎友,就在折多山下坡的減速帶摔成顱內出血,生死未蔔。有時候真不明白為什麼公路道班工作人員不把這種水泥減速帶漆成稍微鮮豔一些的顏色,比如橙色,或者至少可以在減速帶之前立警示牌吧。

從業拉山回望邦達

過了怒江鐵橋檢查站之後,我停在路邊換上夏天的衣服。正午時分的河谷陽光直射特別炎熱,比剛才埡口氣溫至少高25℃,在這裡吃點兒乾糧順便等等隊友,確定隊伍裡的姑娘們小夥子們都安全放坡完畢,再一同繼續前進。逐風飆騎怒江72拐的願望終於完成,之後很多次夜晚,我都會回憶起這些瞬間——路邊的防護欄、路墩、油菜花、青稞田,這些都在視線裡飛速倒退……世界撲面而來,車輪奔流不息。

川藏線騎行困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那14 座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山,爬坡最考驗人的毅力。但川藏線騎行的快樂,也因為所有征服埡口之後的放坡時刻,飆車而下的快感,沒有親歷的人永遠無法體會。

在我看來

有趣的生活應該是痛並快樂著

人生是用來體驗的,是用來綻放的

比起都市生活中的穩定

我更執著於穿越世界恣意狂歡

在雪山冰川前停止呼吸

在沙漠大海裡冥想歲月

在日出日落、星辰流轉下聆聽瞬息與永恆

在空氣稀薄地帶每一片雲和山的彼端

自由飛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