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睡覺時突然蹬腿,是在長個兒?

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睡覺時為什麼會突然蹬腿兒呢?坊間各種傳聞, 有的說是身體在長個兒, 有的說是缺鈣, 有的說是癲癇, 有的說是睡著的時候身體很久都沒有動, 結果大腦以為身體死了, 所以發個指令叫醒一下。 這麼多種說法, 哪一個是對的呢?

本期藏文科普, 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睡覺時蹬腿是怎麼回事。

睡覺時為什麼會突然蹬腿兒呢?坊間各種傳聞, 有的說是身體在長個兒, 有的說是缺鈣, 有的說是癲癇, 有的說是睡著的時候身體很久都沒有動, 結果大腦以為身體死了, 所以發個指令叫醒一下。

其實, 睡眠與覺醒一直是個古老而神秘的話題, 人類對於睡眠中絕大多數現象的機制和調節等問題, 仍處於假說和探索階段。

比如通過睡眠監測發現睡眠的某一個階段中, 可發現有些肢體末端肌肉會發生小的抽搐(動)。 生活中很多時候也有這樣的發現, 發生在下肢的, 通常就叫蹬腿兒。

其實, 如果偶爾幾下手腳小抽動, 如果不是頻繁抽搐或是不伴有哭喊發聲、呼吸暫停、面色改變、牙關緊咬等問題, 大可不必太過緊張, 但要注意觀察, 一般正常的生理現象會隨著個體發育逐漸減少, 但如果是某些疾病的先兆通常會越來越頻繁。 正常睡眠時, 由於支配肌纖維的運動神經元被抑制, 導致骨骼肌出現不同程度的“無工作”狀態。 一般來說, 在非快眼動睡眠(NREM)階段, 肌肉活動輕微減少, 而在快眼動睡眠(REM)階段, 肌肉活動會明顯減少, 多導睡眠圖監測判定REM睡眠階段劃分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肌張力明顯降低,

甚至降至整夜最低, 且伸肌和屈肌的肌張力都明顯降低甚至消失, 這一狀態, 如果在清醒時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為無法完成“舉手投足”等。 但有研究發現, 在這種運動神經元廣泛被抑制的同時, 還存在強烈的運動興奮性驅動的增加, 結果個別小肌肉群偶爾會“脫抑制”, 出現眼球運動和肢體抽動等。 前者就是區分REM和NREM兩大睡眠階段的重要指標, 後者就是本文中所提到的“蹬腿兒”了。

蹬腿兒比較多出現的REM睡眠與夢有關, 此階段多數伴有呼吸、心跳不規律, 所以, 此時如果人一旦醒來, 感覺周身無力、不舒服, 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切記:是否需要做檢查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無病則順其自然, 有病則規範診治。

本刊簡介:《知識就是力量(藏文)》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 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 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 啟迪科學智慧, 點燃科學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