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必看|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旅行健康提示!

國慶日快樂

假期來啦!

【重點風險提示】

預計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

1.我國內地發生登革熱、季節性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等傳染病疫情, 以及食物中毒等事件的風險相對較高。

2.國外需要關注的傳染病主要是中東呼吸綜合征、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

相關疾病風險及其基本知識

1.蚊媒傳染病

登革熱:

時值登革熱疫情的高發季節, 我國浙江、廣東等省份的局部地區發生本地感染疫情。

目前全球多個熱帶和亞熱帶國家正處於登革熱流行期。 我國發現的輸入性登革熱絕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和南亞, 尤其是緬甸、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寨卡病毒病:

2015年1月1日~2017年8月24日, 全球報告有經蚊媒傳播疫情 的國家主要集中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一些亞洲國家(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尼、馬爾地夫、柬埔寨、老撾等)也有本地蚊媒傳播疫情發生, 但總體看當前全球疫情較為平穩, 處於低發態勢。

上述兩種疾病均主要通過伊蚊的叮咬傳播;寨卡病毒還存在性傳播、母嬰傳播和輸血傳播。

登革熱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和關節疼痛、皮疹等, 少數患者可能發展成為重症, 出現血小板減少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寨卡病毒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結膜炎、關節痛發癢、肌肉痛發熱等症狀, 孕婦感染後可致胎兒小頭畸形, 少數人感染後可能出現以對稱性麻痹、四肢軟癱、感覺障礙等為主要表現的格林-巴厘綜合征等神經系統疾病。

2.季節性流感

今年夏季, 我國南方省份流感活動處於較高水準, 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準較低;預計近期南方省份流感活動仍將保持較高流行水準, 而北方流感活動水準也會有所上升, 流感暴發疫情也隨著學校開學逐漸增多。 2016年9月以來, 我國流行的流感病毒未發生明顯變異, 流行毒株與北半球推薦的2017-2018年疫苗株匹配性較好。

季節性流感通過飛沫傳播, 一般表現為突然起病, 高熱, 可有畏寒、寒戰, 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 常有咽痛、乾咳, 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 多數人為輕症, 可以自愈。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為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3.人感染禽流感

我國人禽流感疫情存在季節性流行特點, 一般冬春季高發, 夏秋季雖為非流行季或低發季節, 但也有零星散發病例報告。 目前,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最常見的為H7N9病毒。 現有證據顯示, 接觸帶毒活禽或到訪被病毒污染的場所如活禽市場仍是目前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來源和危險因素;H7N9病毒尚不具備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的能力, 也未發現H7N9病毒發生與致病力和傳播力改變相關的基因突變。極少數病人經密切接觸傳播,如家人照顧患者或同病房病人等。

我國確診的H7N9病例的病情多較重,總體病死率達40%左右,死亡病例發病前多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初期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隨後會快速進展為重症肺炎,進而出現併發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感染性休克和需要重症監護的多器官衰竭等。

4.中東呼吸綜合征

2017年以來,全球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相對平穩,但在中東國家特別是沙特,持續有散發病例發生,並有經家庭密切接觸和醫護人員感染病例,但總體疫情未超過往年同期水準。

在中東地區,人感染來源主要來自與單峰駱駝的接觸。與病例密切接觸或共處狹小空間時,可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病例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乏力、頭痛、肌痛等症狀,隨後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部分病例還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5.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一般起病急,發病人數較多且較為集中。細菌性食物中毒季節性較明顯,5~10月份氣溫較高,適宜細菌生長繁殖,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期。國慶前後請客聚餐增加,外出就餐增多,食物中毒發生風險增加。多數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食物中毒患者一般有共同的進餐史,病人通常進食了相同的污染食品而發病,未進食者不發病。6~9月份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月份,9~12月份是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月份,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季節性不明顯。

旅行建議

01

旅行之前

應瞭解旅行目的地的傳染病相關情況,掌握常見疾病基本的預防知識和技能。

可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專業諮詢,提前接種必要的疫苗。

當身體不適宜旅行時,應推遲或取消旅行;孕婦及計畫懷孕的婦女儘量不要到有寨卡病毒本地傳播的國家和地區旅行。

02

旅行期間

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未洗手前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鼻、眼。

避免與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觸。

儘量避免接觸禽類、單峰駱駝及其飼養環境等,必須接觸時則需注意個人防護,並及時洗手。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不乾淨的生水等。

如果到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區,要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建議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使用防蚊驅避劑塗抹皮膚裸露處、住宿有空調的賓館酒店、或睡覺時使用蚊帳等。

注意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同時伴有咳嗽、呼吸困難、腹瀉或皮疹等其他表現時,應當立即就醫。

如被懷疑為傳染性疾病時,應取消或中止旅行。

03

旅行歸來

應繼續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一般應自我觀察2~3周,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以助於診斷和治療。

成年男女自寨卡病毒流行區回國後需採取安全性行為,以避免性傳播,至少6個月後再準備懷孕。

祝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假期哦~

長按關注“健康順德”和“健康順德資訊”微信號

更多更權威的衛生計生乾貨等著你!

也未發現H7N9病毒發生與致病力和傳播力改變相關的基因突變。極少數病人經密切接觸傳播,如家人照顧患者或同病房病人等。

我國確診的H7N9病例的病情多較重,總體病死率達40%左右,死亡病例發病前多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初期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隨後會快速進展為重症肺炎,進而出現併發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感染性休克和需要重症監護的多器官衰竭等。

4.中東呼吸綜合征

2017年以來,全球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相對平穩,但在中東國家特別是沙特,持續有散發病例發生,並有經家庭密切接觸和醫護人員感染病例,但總體疫情未超過往年同期水準。

在中東地區,人感染來源主要來自與單峰駱駝的接觸。與病例密切接觸或共處狹小空間時,可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病例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乏力、頭痛、肌痛等症狀,隨後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部分病例還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5.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一般起病急,發病人數較多且較為集中。細菌性食物中毒季節性較明顯,5~10月份氣溫較高,適宜細菌生長繁殖,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期。國慶前後請客聚餐增加,外出就餐增多,食物中毒發生風險增加。多數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食物中毒患者一般有共同的進餐史,病人通常進食了相同的污染食品而發病,未進食者不發病。6~9月份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月份,9~12月份是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月份,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季節性不明顯。

旅行建議

01

旅行之前

應瞭解旅行目的地的傳染病相關情況,掌握常見疾病基本的預防知識和技能。

可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專業諮詢,提前接種必要的疫苗。

當身體不適宜旅行時,應推遲或取消旅行;孕婦及計畫懷孕的婦女儘量不要到有寨卡病毒本地傳播的國家和地區旅行。

02

旅行期間

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未洗手前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鼻、眼。

避免與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觸。

儘量避免接觸禽類、單峰駱駝及其飼養環境等,必須接觸時則需注意個人防護,並及時洗手。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不乾淨的生水等。

如果到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區,要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建議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使用防蚊驅避劑塗抹皮膚裸露處、住宿有空調的賓館酒店、或睡覺時使用蚊帳等。

注意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同時伴有咳嗽、呼吸困難、腹瀉或皮疹等其他表現時,應當立即就醫。

如被懷疑為傳染性疾病時,應取消或中止旅行。

03

旅行歸來

應繼續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一般應自我觀察2~3周,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以助於診斷和治療。

成年男女自寨卡病毒流行區回國後需採取安全性行為,以避免性傳播,至少6個月後再準備懷孕。

祝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假期哦~

長按關注“健康順德”和“健康順德資訊”微信號

更多更權威的衛生計生乾貨等著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