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9月30日是國家公祭日,現以國家的名義紀念他們!致敬,緬懷

9月30日, 我們將以國之名義, 祭國之英魂。

3年前, 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 通過了《關於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

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 這是對為民族獨立與解放而前仆後繼的人民英雄的永遠銘記, 這是對一個國家歷史的鄭重回眸, 這是一個民族對忠魂最深沉的告慰。

南京雨花臺烈士雕塑

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士紀念雕塑

烈士, 一個似乎與我們漸行漸遠的稱謂。 我們對烈士的理解還停留在烽火硝煙的年代, 很多時候只能從歷史課本和紅色影片中尋找對“烈士”的認知, 甚至以為如今這個時代已不需要烈士。

去年, 某學校在整理高考加分中, 為一名烈士子女加了分, 結果有人不平, 說現在和平年代, 還搞什麼烈士?那個女孩睜著大眼睛, 淚眼婆娑:“我把分給你, 你能把爸爸還給我嗎”?

今年4月, 四川遂寧市公安發表一篇紀念犧牲的英雄烈士文章時, 遭到一名網友“誰叫你們多管閒事, 該死”的評論。

今年5月, 23歲消防戰士在撲救民房火災中為救一95歲老人犧牲的消息引發線民熱議,

在普遍讚譽的同時, 也有人質疑:23換95, 值得嗎?傻不傻?

這幾則新聞引人深思。 對待烈士的態度, 反映的是我們對歷史認同和價值取向。 精忠報國的烈士被貶損了, 誰還會前赴後繼?英勇無畏的壯舉被嘲諷了, 誰還會義無反顧?捨身取義的行為被否定了, 誰還會勇於犧牲?

近年來, 一些所謂的網路大V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幌子, 顛倒是非, 扭曲歷史、醜化英雄。 “火燒邱少雲違背生理”“黃繼光堵搶眼不科學”“董存瑞炸碉堡系虛構”等虛假言論在互聯網上層出不窮。 昔日的烈士忠魂被他們用“粗淺易懂的物理分析”“科學準確的數學原理”“未曾公開的歷史真相”不斷抨擊、炒作,

上演一幕幕“摧垮高尚、消滅英雄”的狂歡。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真實目的就是醜化共產黨、抹黑黨的形象。一個國家如果英雄被糟蹋、歷史被抹黑,就會自毀根基乃至失去未來。

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們中華民族的豐碑,記錄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與屈辱,就是揭露他們卑劣本質的最好證據。

人民英雄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背面是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就在今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以國家的名義、用法律的手段來捍衛英烈的榮譽,是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的責任。

歷史不能遺忘,英雄不可詆毀。習近平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蹟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接志願軍回家

一位線民的評論獲得很多人的點贊:“有人說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該感謝這種選擇。說實在的,這樣的工作你給我錢我也幹不了。我怕苦,我怕累,我怕死,我怕和家人分開太久,但感謝還有這群不怕的人—我們當不了英雄,但不能失去對英雄主義精神的敬意。”

你可以不感動,但請不要抹黑英雄!設立烈士紀念日就是以國家的民義為英雄正名,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牢記先烈的犧牲奉獻。沒有先烈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更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銘記,是為了不重蹈覆轍。

法國托克維爾說過,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時,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只有從暗夜摸索過來的人,才會格外珍惜黎明。緬懷銘記,默哀致敬,就是為了照亮未來,讓未來不會罩上歷史悲劇的陰影,讓我們能在明天的路途上走得更遠。

前不久,某地政府從一口井中打撈出20具紅軍烈士的遺骸。據悉,這口井中長眠著100多名年輕的紅軍戰士,83年間無人知曉、無從安葬。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國捐軀的烈士約有2000萬名,其中不少人像這井中的戰士一樣,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20,000,000——如果沒有這一個個的“0”,就沒有共和國今天的“1”。他們,是民族的不屈脊樑、國家的精神之炬。他們讓我們懂得了:有一種活著是為了犧牲,有一種犧牲是為了讓我們抬起頭來活著。

這一個個滾燙的“0”,值得我們用心去觸摸。一位網友感慨,“在歷史課本上隨便劃的幾行,或許就是英雄的一生”。此言不虛。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革命先烈可以說是既沒見過、又無血緣的“陌生人”,想喚起親人之間那種“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離情別緒、思念感懷,不是容易的事。

紀念逝去的英烈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英烈紀念牆

坐落于四川省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的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原名王坪紅軍烈士墓,是我國最大、最早的紅軍烈士陵園。

在烈士陵園內的山頂,是一望無際的無名墓碑群。每一塊墓碑都傲然挺立,俯瞰著山川。這裡安葬著1.72萬余名紅軍烈士遺骸。

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

2006年5月建成熱血豐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英名牆由花崗岩弧形主牆體和4塊旗狀分牆體組合,正牆面是巨型浮雕,中央雕刻著五角巨星壘疊圖案、上海市花白玉蘭簇擁其中、放射狀旗幟與英雄人物造型交融在兩側,寓意緬懷英烈豐功偉績,祈望英靈浩氣長存。背牆面上端鐫刻著“熱血豐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正中為花環浮雕,內刻“無名烈士”四字;花環兩邊牆面銘刻了為解放上海而壯烈犧牲的8000余烈士英名。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廣場烈士英名牆

烈士英名牆:圓形牆寓意回歸、團圓,象徵和平勝利。英名牆由138塊黑色花崗岩組成,每塊花崗岩高3米,寬1米。抗美援朝烈士共197653位元,23246重名烈士資訊可查詢。實際鐫刻174407位。

中國遠征軍名錄牆

在滇西抗戰紀念館西側,是全長133米的中國遠征軍名錄牆——鐫刻著103141名參與滇西抗戰的中國遠征軍將士、盟軍將士、地方抗戰遊擊隊、地方參戰傷亡民眾、協同參戰部隊和單位人員的姓名。

主題牆上鑲嵌的是中緬印戰區盟軍服役徽標,左側是“中國遠征軍名錄牆”八個魏碑大字,下方是銘記碑刻。名錄牆主體由14個大面組成,曲折向前,不斷升高

空軍空勤人員烈士和犧牲飛行人員英烈牆

這是一份沉重的名單,1772個鮮紅的名字被刻在一面巨大的、由紅褐色大理石砌成的牆上,整面牆像翅膀一樣張開。

它地處京郊中國航空博物館英雄廣場,因鐫刻著迄今為止人民空軍犧牲的1772位空勤人員和飛行員的名字,這面巨牆被稱作英烈牆。

每一個為國捐軀的先烈都應被敬仰,每一種捨身報國的壯舉都應被銘記。近年來,從烈士撫恤金的大幅提高,到做好軍隊英模烈士子女培養;從中央下撥專項經費支持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到隆重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還有《烈士褒揚條例》等法規的密集出臺……共和國始終沒有忘記那些長眠地下的英烈,始終沒有忘記他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在一些地方,烈士陵園荒廢敗落,紅色文物保護不力;有人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採取戲說惡搞的方式,明裡暗裡對一些英烈人物進行抹黑嘲諷;在有些人眼裡,一心為公、捨生取義的烈士成了“傻”的代名詞、“假”的同義語;還有人犯嘀咕,董存瑞要炸的碉堡沒有了,黃繼光要堵的槍眼沒有了,無私無畏、浴血犧牲這些品質還有用武之地嗎?

不懂歷史的民族沒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倘若忘記了國歌中所唱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對我們而言才是最危險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從英雄的精神世界裡汲取養分,我們的生命才會更有張力、更加厚重。

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座“英雄紀念碑”。在今天,在每一天,讓我們為英雄遙寄一瓣心香,把英雄的故事永續傳承下去。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真實目的就是醜化共產黨、抹黑黨的形象。一個國家如果英雄被糟蹋、歷史被抹黑,就會自毀根基乃至失去未來。

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們中華民族的豐碑,記錄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與屈辱,就是揭露他們卑劣本質的最好證據。

人民英雄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背面是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就在今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以國家的名義、用法律的手段來捍衛英烈的榮譽,是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的責任。

歷史不能遺忘,英雄不可詆毀。習近平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蹟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接志願軍回家

一位線民的評論獲得很多人的點贊:“有人說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該感謝這種選擇。說實在的,這樣的工作你給我錢我也幹不了。我怕苦,我怕累,我怕死,我怕和家人分開太久,但感謝還有這群不怕的人—我們當不了英雄,但不能失去對英雄主義精神的敬意。”

你可以不感動,但請不要抹黑英雄!設立烈士紀念日就是以國家的民義為英雄正名,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牢記先烈的犧牲奉獻。沒有先烈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更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銘記,是為了不重蹈覆轍。

法國托克維爾說過,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時,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只有從暗夜摸索過來的人,才會格外珍惜黎明。緬懷銘記,默哀致敬,就是為了照亮未來,讓未來不會罩上歷史悲劇的陰影,讓我們能在明天的路途上走得更遠。

前不久,某地政府從一口井中打撈出20具紅軍烈士的遺骸。據悉,這口井中長眠著100多名年輕的紅軍戰士,83年間無人知曉、無從安葬。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國捐軀的烈士約有2000萬名,其中不少人像這井中的戰士一樣,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20,000,000——如果沒有這一個個的“0”,就沒有共和國今天的“1”。他們,是民族的不屈脊樑、國家的精神之炬。他們讓我們懂得了:有一種活著是為了犧牲,有一種犧牲是為了讓我們抬起頭來活著。

這一個個滾燙的“0”,值得我們用心去觸摸。一位網友感慨,“在歷史課本上隨便劃的幾行,或許就是英雄的一生”。此言不虛。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革命先烈可以說是既沒見過、又無血緣的“陌生人”,想喚起親人之間那種“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離情別緒、思念感懷,不是容易的事。

紀念逝去的英烈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英烈紀念牆

坐落于四川省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的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原名王坪紅軍烈士墓,是我國最大、最早的紅軍烈士陵園。

在烈士陵園內的山頂,是一望無際的無名墓碑群。每一塊墓碑都傲然挺立,俯瞰著山川。這裡安葬著1.72萬余名紅軍烈士遺骸。

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

2006年5月建成熱血豐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英名牆由花崗岩弧形主牆體和4塊旗狀分牆體組合,正牆面是巨型浮雕,中央雕刻著五角巨星壘疊圖案、上海市花白玉蘭簇擁其中、放射狀旗幟與英雄人物造型交融在兩側,寓意緬懷英烈豐功偉績,祈望英靈浩氣長存。背牆面上端鐫刻著“熱血豐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正中為花環浮雕,內刻“無名烈士”四字;花環兩邊牆面銘刻了為解放上海而壯烈犧牲的8000余烈士英名。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廣場烈士英名牆

烈士英名牆:圓形牆寓意回歸、團圓,象徵和平勝利。英名牆由138塊黑色花崗岩組成,每塊花崗岩高3米,寬1米。抗美援朝烈士共197653位元,23246重名烈士資訊可查詢。實際鐫刻174407位。

中國遠征軍名錄牆

在滇西抗戰紀念館西側,是全長133米的中國遠征軍名錄牆——鐫刻著103141名參與滇西抗戰的中國遠征軍將士、盟軍將士、地方抗戰遊擊隊、地方參戰傷亡民眾、協同參戰部隊和單位人員的姓名。

主題牆上鑲嵌的是中緬印戰區盟軍服役徽標,左側是“中國遠征軍名錄牆”八個魏碑大字,下方是銘記碑刻。名錄牆主體由14個大面組成,曲折向前,不斷升高

空軍空勤人員烈士和犧牲飛行人員英烈牆

這是一份沉重的名單,1772個鮮紅的名字被刻在一面巨大的、由紅褐色大理石砌成的牆上,整面牆像翅膀一樣張開。

它地處京郊中國航空博物館英雄廣場,因鐫刻著迄今為止人民空軍犧牲的1772位空勤人員和飛行員的名字,這面巨牆被稱作英烈牆。

每一個為國捐軀的先烈都應被敬仰,每一種捨身報國的壯舉都應被銘記。近年來,從烈士撫恤金的大幅提高,到做好軍隊英模烈士子女培養;從中央下撥專項經費支持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到隆重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還有《烈士褒揚條例》等法規的密集出臺……共和國始終沒有忘記那些長眠地下的英烈,始終沒有忘記他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在一些地方,烈士陵園荒廢敗落,紅色文物保護不力;有人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採取戲說惡搞的方式,明裡暗裡對一些英烈人物進行抹黑嘲諷;在有些人眼裡,一心為公、捨生取義的烈士成了“傻”的代名詞、“假”的同義語;還有人犯嘀咕,董存瑞要炸的碉堡沒有了,黃繼光要堵的槍眼沒有了,無私無畏、浴血犧牲這些品質還有用武之地嗎?

不懂歷史的民族沒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倘若忘記了國歌中所唱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對我們而言才是最危險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從英雄的精神世界裡汲取養分,我們的生命才會更有張力、更加厚重。

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座“英雄紀念碑”。在今天,在每一天,讓我們為英雄遙寄一瓣心香,把英雄的故事永續傳承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