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現在風行的中藥配方顆粒,使用很是方便,但療效能保障嗎?

配方顆粒

現在去各大醫院及藥店, 人們對中藥配方顆粒已不再陌生。 喝起中藥來, 就像在沖咖啡, 將一包包顆粒倒入茶杯, 再加入開水,

一兩分鐘過後, 藥湯就可以喝了。 傳統熬藥費時又費力, 一不小心還會糊鍋溢鍋的可能, 現代城市生活節奏較快, 中藥顆粒劑的出現給人們省去了不少麻煩。 總之, 中藥配方顆粒的最大特點, 兩個字:方便, 不!三個字:很方便!!!

煎藥

上世紀80-90年代, 江蘇江陰中醫藥研究院總結國外濃縮顆粒技術,

成立了江陰天江藥業, 開始了國內中藥顆粒濃縮的先河。 但是從中藥配方顆粒落地之日起, 就引起了很大爭議, 質疑的聲音屢見不鮮。 傳統煎藥是多種中藥材混在一起熬制, 混也不是單獨的“混”, 有先煎、後煎、包煎等之別, 湯藥熬制不同於散劑、丸劑, 中醫認為“湯者, 蕩也”療效快而好, 湯藥的煎熬有煎藥之前的冷水浸泡、煎藥過程有大火小火之別, 煎藥時間也有速煎、久煎之區分, 可以看出中藥湯劑非常講究, 其目的在於通過煎煮過程將不同中藥飲片有效成分分離出來, 並且在高溫下各種藥材之間有可能的化學反應, 形成新的有效成分, 可以看出好的中藥處方熬制過程非常重要,
而顆粒劑是單味中藥提取濃縮而成, 再混到一起, 同樣處方 煎煮的湯藥和混在一起的顆粒劑效果應該不會完全一樣。 而且, 由於中藥配方顆粒都是企業按各自標準生產, 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 一些製劑廠家會不會以非道地藥材代替倒地藥材, 以人工品種替代自然品種, 甚至以次充好?不靠譜的廠家療效令人擔憂。

煎好的中藥

當然, 監管部門對顆粒劑的發展非常謹慎, 2002年-2004年只批准了6家企業的試點資格, 這6家企業分別是:江陰天江、廣東一方、四川新綠色、深圳三九、培力藥業和北京康仁堂。 經過多年摸索研究與臨床觀察, 2015年底, CFDA發佈《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對於中藥顆粒劑廠家來說, 可謂一件大喜事。 更值得可喜可賀的是, 《甘肅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試行)》(第一冊)於2017年9月25日正式發佈實施。 《標準》收載了甘草、當歸、黨參等193個中藥配方顆粒的品質指標、檢驗方法以及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 填補了中藥配方顆粒科研、生產和監管的技術空白。 雖然目前只是一個地方性技術標準,

需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 但總歸比沒有強, 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大資料來解析顆粒劑的療效、以及顆粒劑與飲片煎煮的療效對比。 隨著中醫藥法的頒佈, 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重視,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顆粒劑的行業標準、療效指數也會日漸完善, 方便服用的中藥顆粒劑在方便的基礎上也能達到飲片同樣好的療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