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15歲男孩在男生寢室幹了什麼?竟然身體起皰、體內長蟲!

說起男生寢室, 我們總能馬上聯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擺一地, 吃的用的臭烘烘……當然, 還有一個男人都經歷過的“室友秘密”:蹭床睡!

不過, 看完這篇文章, 你或許得感謝當年室友的“不傳染之恩”啦!

近日, 長沙市中心醫院接診了一名15歲男孩王濤(化名), 他渾身發癢、腰部和陰部等部位都生了不少皰疹。 自己百度瞭解病情卻被嚇了一跳——沒有性生活, 難道得了性病嗎?

王濤趕緊來到醫院檢查, 卻被診斷為——疥瘡!

到底什麼是疥瘡?俗話說, 一人患疥瘡, 全寢室遭殃……醫生說, 疥瘡有傳染性, 而王濤喜歡在別人床上瞎躺, 很可能是因此患病。

據醫生瞭解, 王濤目前正在長沙南邊某高校的中專住宿, 與其他5位男生同住一個寢室。 “男生紮堆的地方, 衛生條件都不怎麼好, 我們經常到別人的床上睡, 床鋪亂得跟狗窩一樣……”

2015年11月底, 王濤寢室有一位男同學查出來患疥瘡,

到醫院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好轉。 沒多久, 他也渾身發癢難耐, 和同學的症狀如出一轍, 指縫、腰部和陰部等部位都生了不少疹子, 於是他像同學那樣利用硫磺香皂、軟膏進行治療, 皮膚症狀時好時壞, 一直未完全治癒。

今年3月初, 王濤疥瘡越來越嚴重, 有的地方還開始流膿, 無奈之下, 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性病科看病, 檢查發現他患的是“挪威疥”,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疥瘡, 因為一直沒有經過正規治療, 才遷延不愈發展至此。

目前王濤正在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症處理, 治療數日後, 皮膚情況明顯好轉。

“疥瘡俗稱鬧瘡, 是由於疥蟲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 疥蟲屬於蟎類, 故又稱疥蟎, 是一種永久性寄生蟎, 寄生在人和哺乳動物的皮膚內。 ”據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田立紅介紹, 疥瘡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 比如同臥一張床、握手、性生活等方式;但疥蟎除了在人身上活動外, 還可在衣服、被褥、床單、枕頭、毛巾等物品上活動,

因此能通過患者使用過的物品而間接傳染。 一般在家庭或集體單位中相互傳播, 先後可見多人發病。

“疥是一條龍, 先從手縫行, 圍腰轉三圈, 陰部紮大營——這句諺語能較好地概括了疥瘡的發病特點。 ”據皮膚性病科田立紅主任表示, 疥蟎多寄生在皮膚較薄的位置, 比如手指縫及腕屈側、肘窩、臍周、下腹部、外陰部、腋窩前緣、腹股溝等, 皮損多表現為針頭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 散在性分佈, 特別是在指縫常見到很淺的匐行疹, 呈灰白色或淺灰色, 這是疥蟎掘的隧道。

因疥蟎白天多潛伏在隧道內不動, 夜間開始活動, 因此患者常在夜間會出現劇烈瘙癢, 常因抓撓引起抓痕、血痂、色素沉著、濕疹樣變或繼發感染而發生膿皰瘡、癤腫、蜂窩織炎、淋巴管炎等。 少數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併發蛋白尿、腎炎、糖尿病及剝脫性皮炎等。

“疥瘡治療的主要原則是殺蟲、止癢、治療併發症, 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家中或集體單位有人患疥瘡要同時治療。 ”田立紅主任提醒, 春夏季節人們穿著會裸露些,被患者傳染的可能性較高,建議市民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被褥;不與病人同居、握手,不和病人的衣服放在一起,不亂動他人生活用品,特別是毛巾、浴巾和香皂等;發現患病及時治療,換下的衣服要煮沸殺蟲,無條件煮沸者則用塑膠包包紮1周後,待疥蟎餓死後再清洗。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李詩韻通訊員:湯雪朱波臣

編輯:陳大嘴

春夏季節人們穿著會裸露些,被患者傳染的可能性較高,建議市民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被褥;不與病人同居、握手,不和病人的衣服放在一起,不亂動他人生活用品,特別是毛巾、浴巾和香皂等;發現患病及時治療,換下的衣服要煮沸殺蟲,無條件煮沸者則用塑膠包包紮1周後,待疥蟎餓死後再清洗。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李詩韻通訊員:湯雪朱波臣

編輯:陳大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