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涼山裡 索瑪花開:涼山州取景 拍出首部脫貧攻堅電視劇

封面新聞記者 陳羽嘯 攝影報導

由王偉民執導, 王力可、於曉光、胡小庭、巫剛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索瑪花開》目前已完成全劇製作, 並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 即將登陸螢屏。 《索瑪花開》是我國首部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劇作品, 也是首部少數民族新現實主義農村題材電視劇作品。 和當下農村題材不同的是, 該劇以真實的彝區農村現狀為背景, 展現了彝區人民在精准扶貧政策的推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主動靠勤勞脫掉貧困帽子, 實現幸福生活的故事。

索瑪花是杜鵑花的彝語名, 是彝族的族花, 在彝族人眼中奇特而美麗。 它生長在四川彝區高山上, 象徵美麗與善良、堅忍與質樸、神奇與高尚、勤勞與大方, 是彝族人民的吉祥之花、幸福之花、希望之花。 彝族人形容姑娘美麗, 便叫她“索瑪花”。 女性嬰兒呱呱墜地, 常取名“索瑪”“瑪嶶”, 代表孜莫格尼(彝語“吉祥如意”),

意為像索瑪花一樣漂亮美麗。 王偉民導演介紹, 該劇取名《索瑪花開》也寓意涼山地區脫貧致富, 奔向小康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劇組主創深入瞭解彝風彝俗

成都驅車4-5個小時, 就到了《索瑪花開》的主要取景地, 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冶勒鄉。 這裡風景優美,

氣候宜人, 攝製組就設在群山環繞, 雲蒸霧靄的湖邊。 導演王偉民介紹, 為了表現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 在這裡搭建了一座現代的貧困山區的彝寨。

為了拍這部戲, 劇組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主演王力可、於曉光等主要演職人員深入彝寨采風,

到貧困山區與扶貧幹部座談, 到老鄉家裡瞭解情況, 瞭解彝族群眾生活狀況, 彝風彝俗, 力求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劇中拍攝。 導演介紹, 劇組還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扶貧局的大力幫助, 獲取了大量檔資料, 經過突擊, 主創人員對扶貧攻堅有了深刻瞭解。 而彝族群眾的熱情好客, 淳樸的民風也深深感染了主創團隊。

以情動人 可看性強

扶貧攻堅, 這四個字主題可能讓很多普通觀眾望而卻步, 但導演表示, 這部戲其實是在講故事, 比如一開始給老百姓修房子、建卡戶、種植經濟作物、土地流轉, 都是結合扶貧政策來講故事。 除了要講政策, 更重要的是講人與人的關係, 導演稱, 每個扶貧幹部都是默默無聞地在工作, 都有自己的工作技巧, 比如和老鄉打入一片, 結成朋友, 走進他們內心之中。 “經濟上的扶貧並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扶貧, 怎讓他們在思想上脫貧, 這才是我們著力拓展的故事層面。 ”

導演王偉民此前執導的電視劇《彝海結盟》口碑極好,“強劇情,快節奏”的美劇式敘事方式讓觀眾大呼過癮,王偉民表示,《索瑪花開》可看性同樣很強,不僅有扶貧幹部與當地彝族貧困人口情感的交流,同時還有愛情,親情。愛情包括周林書記與女一號女孩的情感糾葛,為了扶貧舍去了小我,到後來周林有個覺悟,重新回到扶貧道路,最後犧牲到懸崖村,非常感人,此外還有女一號與父親之間的親情展現。“本劇以情動人,兄弟情,愛情,親情都貫徹在裡面。但這部劇不能說像美劇,它是一個很現實的作品,因為大部分的素材就取自于彝區發生的真實故事。”

給扶貧幹部樹碑立傳

涼山州是全國貧困問題最突出,致貧原因最複雜,脫貧任務最繁重的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了治囯理政的突出位置。

5年來,全國有19.5萬名扶貧第一書記,77.5萬名幫扶幹部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全國12.8萬個貧困村、5564萬貧困人口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佳戰績,為全球貧困治理貢獻了卓有成效的中國方案。

四川涼山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心的重點扶貧地區之一,涼山“懸崖村”一直牽動著總書記的心。從“彝海結盟”到今天,涼山和涼山彝族一直是“聽黨的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忠誠典範。

“昔日一步跨千年,今朝同步奔小康”,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下,涼山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而這離不開涼山515萬各族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

據瞭解,僅去年,涼山州就有7位扶貧幹部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有的是因為事故,有的因為身體,長年如一日在一線工作,其實非常辛苦。“這樣一批人很可愛,默默無聞”,導演稱,在基層每一個村子都有這樣一個扶貧小組,有80後,90後,有本科生,碩士生,“和他們聊天之後,真覺得他們很偉大,他們都是四川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的縮影。”導演表示,“這個戲就是給他們樹碑立傳,讓全國人民知道,扶貧幹部做著怎樣的工作。”

《索瑪花開》在評審中得到專家好評,一致認為該劇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反映新時期新常態、兼顧時代性與藝術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好作品。(部分圖片由劇組提供)

索瑪花開劇情簡介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領導的脫貧攻堅戰役震撼全國,同時深刻改變著金沙省檸海市大山深處的彝區。經濟學女博士王敏,主動申請接替受傷的未婚夫周林到艱苦的谷莫村擔任第一書記。身為市委副書記的父親王德江提醒王敏,扶貧要扶心,扶心要靠党的領導。

谷莫村地處深山,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王敏初來乍到,深度貧困導致老百姓陳規陋習纏身,語言不通,思想工作難以開展,老百姓“等靠要”思想嚴重,導致眾多工作無法展開,尤其是村裡號稱三劍客的木呷,阿紮和烏合與王敏處處為難。王敏調查發現村支書巫薩通過評建卡戶弄虛作假,她堅持黨性原則,在父親和鄉黨委烏達書記支持下,在村支書約鐵書記的幫助下,頂住壓力重新評議,公平公正解決問題,贏得村民的信任。

王敏始終牢記自己作為第一書記的首要職責,把多年來較為渙散的基層黨建工作抓起來,把木呷等一批党團員積極分子團結在村黨支部周圍,鼓勵木呷做致富帶頭人,通過村支兩委帶領村民脫貧攻堅。在各級黨組織的幫助和領導下,以谷莫村黨支部為核心,克服重重阻力,搞起一村一幼,建房修路通網,發展旅遊產業,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在深山打響,谷莫村面貌煥然一新。

黨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王敏深切認識到讓農民獲得尊嚴,喚起農民內生動力是扶貧關鍵。王敏和木呷帶領村民搞土地流轉,建立種植合作社,種植彝藥和洋芋,利用東西協作扶貧契機發展可視農業。這個過程充滿艱辛,每當遇到困難,總是能得到來自父親和各級黨組織的大力支持。谷莫村大豐收,產品暢銷全國,村民們興高采烈,木呷等幾對青年準備婚禮。王敏號召大家移風易俗,在彝族年辦一個彝族特色的集體婚禮。但就在婚禮前夕,父親王德江帶來了周林在格古村扶貧犧牲的消息,王敏悲痛萬分。王德江、木呷和村民們日夜守護,父女情深使王敏倍感溫暖,鄉親們的肺腑之言讓王敏堅定信念,毅然決定到格古村繼續扶貧,為實現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繼續奮鬥。

導演王偉民此前執導的電視劇《彝海結盟》口碑極好,“強劇情,快節奏”的美劇式敘事方式讓觀眾大呼過癮,王偉民表示,《索瑪花開》可看性同樣很強,不僅有扶貧幹部與當地彝族貧困人口情感的交流,同時還有愛情,親情。愛情包括周林書記與女一號女孩的情感糾葛,為了扶貧舍去了小我,到後來周林有個覺悟,重新回到扶貧道路,最後犧牲到懸崖村,非常感人,此外還有女一號與父親之間的親情展現。“本劇以情動人,兄弟情,愛情,親情都貫徹在裡面。但這部劇不能說像美劇,它是一個很現實的作品,因為大部分的素材就取自于彝區發生的真實故事。”

給扶貧幹部樹碑立傳

涼山州是全國貧困問題最突出,致貧原因最複雜,脫貧任務最繁重的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了治囯理政的突出位置。

5年來,全國有19.5萬名扶貧第一書記,77.5萬名幫扶幹部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全國12.8萬個貧困村、5564萬貧困人口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佳戰績,為全球貧困治理貢獻了卓有成效的中國方案。

四川涼山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心的重點扶貧地區之一,涼山“懸崖村”一直牽動著總書記的心。從“彝海結盟”到今天,涼山和涼山彝族一直是“聽黨的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忠誠典範。

“昔日一步跨千年,今朝同步奔小康”,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下,涼山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而這離不開涼山515萬各族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

據瞭解,僅去年,涼山州就有7位扶貧幹部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有的是因為事故,有的因為身體,長年如一日在一線工作,其實非常辛苦。“這樣一批人很可愛,默默無聞”,導演稱,在基層每一個村子都有這樣一個扶貧小組,有80後,90後,有本科生,碩士生,“和他們聊天之後,真覺得他們很偉大,他們都是四川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的縮影。”導演表示,“這個戲就是給他們樹碑立傳,讓全國人民知道,扶貧幹部做著怎樣的工作。”

《索瑪花開》在評審中得到專家好評,一致認為該劇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反映新時期新常態、兼顧時代性與藝術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好作品。(部分圖片由劇組提供)

索瑪花開劇情簡介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領導的脫貧攻堅戰役震撼全國,同時深刻改變著金沙省檸海市大山深處的彝區。經濟學女博士王敏,主動申請接替受傷的未婚夫周林到艱苦的谷莫村擔任第一書記。身為市委副書記的父親王德江提醒王敏,扶貧要扶心,扶心要靠党的領導。

谷莫村地處深山,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王敏初來乍到,深度貧困導致老百姓陳規陋習纏身,語言不通,思想工作難以開展,老百姓“等靠要”思想嚴重,導致眾多工作無法展開,尤其是村裡號稱三劍客的木呷,阿紮和烏合與王敏處處為難。王敏調查發現村支書巫薩通過評建卡戶弄虛作假,她堅持黨性原則,在父親和鄉黨委烏達書記支持下,在村支書約鐵書記的幫助下,頂住壓力重新評議,公平公正解決問題,贏得村民的信任。

王敏始終牢記自己作為第一書記的首要職責,把多年來較為渙散的基層黨建工作抓起來,把木呷等一批党團員積極分子團結在村黨支部周圍,鼓勵木呷做致富帶頭人,通過村支兩委帶領村民脫貧攻堅。在各級黨組織的幫助和領導下,以谷莫村黨支部為核心,克服重重阻力,搞起一村一幼,建房修路通網,發展旅遊產業,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在深山打響,谷莫村面貌煥然一新。

黨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王敏深切認識到讓農民獲得尊嚴,喚起農民內生動力是扶貧關鍵。王敏和木呷帶領村民搞土地流轉,建立種植合作社,種植彝藥和洋芋,利用東西協作扶貧契機發展可視農業。這個過程充滿艱辛,每當遇到困難,總是能得到來自父親和各級黨組織的大力支持。谷莫村大豐收,產品暢銷全國,村民們興高采烈,木呷等幾對青年準備婚禮。王敏號召大家移風易俗,在彝族年辦一個彝族特色的集體婚禮。但就在婚禮前夕,父親王德江帶來了周林在格古村扶貧犧牲的消息,王敏悲痛萬分。王德江、木呷和村民們日夜守護,父女情深使王敏倍感溫暖,鄉親們的肺腑之言讓王敏堅定信念,毅然決定到格古村繼續扶貧,為實現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繼續奮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