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倉區供銷聯社扶貧隊員王晨陽扶貧日記八篇

2017年9月29日 星期四

我們駐村工作隊入戶回來路上碰見馬阿姨在坡地收黃豆, 收黃豆, 聽起來簡單, 需要把黃豆連根拔起, 然後拉回去晾曬,

再把黃豆錘下來, 很費功夫。

馬阿姨兒子女兒都在外地工作, 她一個人在地裡彎著腰拔著, 看見我們很高興的和我們打招呼, 我看她家地裡的活才幹了一半, 天色已漸晚。 我們就去地裡幫忙, 一上手, 馬阿姨就說我們幹的在行, 眾人拾柴火焰高, 不到一個小時, 地裡的黃豆就全部收完了。

我這才發現我的汗水早已濕透了襯衫, 而其他人幾乎沒有, 看來我還是需要加強鍛煉, 以後像這樣的“鍛煉”要經常參加, 既能幫助鄉親們, 又能鍛煉身體, 一舉兩得。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今天我和駐村“第一書記”一起去走訪我們幫扶的幾戶貧困戶, 瞭解一下他們近期核桃, 黃豆、板栗的收成以及秋季播種小麥的情況。

連綿的雨季剛過, 村民們就忙碌起來了,

村裡的田間地頭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和播種機, 拖拉機、農用車的轟隆聲, 一副秋季農忙生產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顧不得眼前的泥濘, 到處奔走分享農民豐收的喜悅和播種的憧憬。

我們來到了我幫扶的李大叔家的地頭, 他正在核桃園裡套種小麥, 看到我們他很高興, 他家今年提升管理核桃園3.5畝, 除了一部分今年進行嫁接的, 產量很客觀, 畝產青皮能達到1200斤, 除去農藥化肥等開支, 光核桃一項就收入2000多元, 還有山坡上的板栗, 以及地裡的黃豆和玉米, 今年是個豐收年!更值得開心的是他兒子根據我們的建議已經去市里的技校學習烹飪技術了, 並享受了學費和生活費補貼, 畢業了學校還負責推薦工作,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我認為扶貧最重要的是幫貧困戶樹立信心和幫他們建立脫貧規劃, 讓他們找到貧困原因, 優化種植結構, 掌握技術, 開拓眼界, 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脫貧, 在奔小康之路上越走越好。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空山新雨後, 雨後山裡空氣清新。 今天去我幫扶的貧困戶姜叔家, 他家在第八村民小組, 離村委會差不多有四公里, 一路上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綠色, 充滿生機和希望的風景。

近年來, 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 山裡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村民以前砍伐樹林和隨意開荒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 禁止焚燒麥稈、深林防火、封山育林等也成了婦孺皆知的”政策”, 在政府正確引導和宣傳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已經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 在這裡, 村裡有指定的垃圾台, 乾淨整潔的鄉村幹道和環境讓人感覺到清新精神, 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 每一天心情都是愉悅的。

村裡的小溪裡流淌著純淨的泉水, 仔細看裡面還遊動著細微的小魚, 路旁的草叢時不時有野雞或野兔被驚起, 逃散。 這樣的一份恬靜是城市所不能體驗的。

很慶倖, 官村樸實的鄉親們如此深愛和珍惜自己的家園, 沒有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的發展。 在這樣秀美的家園, 因地制宜, 栽種花椒, 柴胡、板栗, 核桃等經濟作物, 正在接受產業扶持, 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作為一名扶貧工作隊員,

我們更應該積極探索, 為我們的鄉村綠色發展獻計獻策, 為我們的綠色產業推廣保駕護航。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今天走訪我幫扶的貧困戶, 路上遇見村出納閆叔叔, 50多歲, 和我父親年紀相仿, 他是個健談的人, 對村裡情況比較熟悉, 一路上聊起了自家的情況:家裡七八畝地, 自己和老伴在家營務。 雖然地處西部山區, 他一直重視孩子的教育, 兒子大學畢業在西安工作, 收入不錯, 說起這件事一臉驕傲。

“重視教育, 尊重知識”是我來官村後對這裡的最大感受, 這裡的村民都很尊重老師, 村裡的孩子很少有輟學的, 新建的學校坐落在村子中心, 算是村裡的“地標性”建築。 村裡對學校的事很上心, 在村幹部看來學校的事都是大事, 在村民看來教育是改變命運,改變現狀的最佳途徑。最近幾年,村裡很多孩子考上了市里的好高中,很多孩子躍出農門,考上了重點大學。 這些也是村民最關注的”熱點新聞”。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並且實施了蛋奶工程、貧困家庭學生助學補助金及助學貸款等一系列好政策,讓我們的科教興國戰略和教育扶貧政策相輔相成,形成合力,助推我們早日實現中國夢。 很欣慰我也看到了很多年輕的老師放棄城市的繁華與便利來到這裡,在這樣秀美的山村做辛勤的園丁,培育著滿園 的花朵。讓這個山村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充滿美好的希望。

扶貧先扶智,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美麗山村將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甜。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今天七點吃過早飯,迎著朝陽,呼吸著山裡的新鮮空氣,我們駐村工作隊員開始了晨練,我們沿著村裡的水泥路向3組方向行進,村裡勤勞的鄉親們已經開始下地了,拖拉機,農用車、三輪車絡繹不絕。

村裡的主幹道都由政策扶持,修成了水泥路,無論是下地幹活還是外出打工都不用再發愁往日雨天泥濘顛簸的路途,並且路旁還有“挺拔”的路燈,像忠誠的衛士,給早出晚歸的鄉親們帶來安全感和內心的踏實。

村民李大哥說;過去村裡沒有這麼好的水泥路,坡上的莊稼全靠肩挑手扛,如今,農用車幾腳油就到地頭了,省力氣,更舒心。

要想富先修路,這路不僅疏通了空間距離,也拉近了黨和政府與群眾的距離。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來官村一個多月了,對這裡農業產業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官村戶平種植面積11畝左右,家家戶戶都是傳統的核桃,花椒、大豆、小麥種植,地處西部山區,坡原地較多,還一定程度上依賴“靠天吃飯”的現象。

與村民聊天,談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時,大多對發展農業產業化還沒有很深的認識,村裡青壯年外出務工較多,留在村裡發展農業的很少。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很少,大多數還是習慣于傳統“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

發展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就是要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在這方面政府還需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多出臺政策推動,幫助村民做好發展規劃。

農村亟待發展農業產業化。前期,我們因地制宜,為貧困戶制定了脫貧發展規劃,主要是通過嫁接、套種、提升管理提高產業附加值,鼓勵青壯年勞動力學習掌握新技術,通過技術脫貧。

任重道遠,發展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是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扶貧路上,我們砥礪前行。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今天在村委會門口看見我幫扶的貧困戶田大爺,他看見我很高興,我跑過去握住他的手,問他最近家裡地裡的農活忙完了嗎,身體怎麼樣。田大爺很高興的和我拉家常。

他家就他和大嬸兩口人,沒有子女,隨著年齡增長,勞動能力越來越弱,加之經常身體不好,根本不可能外出打工。根據他家情況我們為他制定了脫貧產業建設規劃,初步通過嫁接、套種、提升管理提高他家3畝核桃園產業附加值,同時,為他家聯繫對接新栽種花椒1.5畝,下一步,通過合作託管等方式對他家坡地進行產業規劃,讓他家日子越來越好。

同時,我們的工作隊員經常上門看望,關心瞭解他們身體狀況,對他們進行養生、慢性病預防等方面的介紹宣傳。

要走進群眾的心坎,首先要邁進群眾的門檻。這不是口號,是我深刻的體會。

2017年6月6日 星期三

今天走訪了兩戶貧困戶,他們都是“祖孫兩代”留守家庭,通過走訪,我深刻體會到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高度關注。

據瞭解村裡就有一半是“祖孫兩代”留守,父母在外忙於生計,兒童大多由隔代老人照顧。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處於空白狀況,情感上缺少父母的關愛,可能產生心理障礙,還容易染上不良惡習;空巢老人遭受著精神上的寂寞和疾病的困擾。欣慰的是,村裡很重視教育,關愛老人,村裡的學校整潔漂亮,村裡還爭取政策扶持建成了老年人福利院。

這些我相信不僅僅是個別現象,在整個中國農村普遍存在,影響著農村的和諧發展,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關心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讓他們健康、快樂生活。

寶雞市陳倉區供銷聯社扶貧工作隊員 王晨陽

扶貧工作點:寶雞市陳倉區新街鎮官村

在村民看來教育是改變命運,改變現狀的最佳途徑。最近幾年,村裡很多孩子考上了市里的好高中,很多孩子躍出農門,考上了重點大學。 這些也是村民最關注的”熱點新聞”。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並且實施了蛋奶工程、貧困家庭學生助學補助金及助學貸款等一系列好政策,讓我們的科教興國戰略和教育扶貧政策相輔相成,形成合力,助推我們早日實現中國夢。 很欣慰我也看到了很多年輕的老師放棄城市的繁華與便利來到這裡,在這樣秀美的山村做辛勤的園丁,培育著滿園 的花朵。讓這個山村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充滿美好的希望。

扶貧先扶智,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美麗山村將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甜。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今天七點吃過早飯,迎著朝陽,呼吸著山裡的新鮮空氣,我們駐村工作隊員開始了晨練,我們沿著村裡的水泥路向3組方向行進,村裡勤勞的鄉親們已經開始下地了,拖拉機,農用車、三輪車絡繹不絕。

村裡的主幹道都由政策扶持,修成了水泥路,無論是下地幹活還是外出打工都不用再發愁往日雨天泥濘顛簸的路途,並且路旁還有“挺拔”的路燈,像忠誠的衛士,給早出晚歸的鄉親們帶來安全感和內心的踏實。

村民李大哥說;過去村裡沒有這麼好的水泥路,坡上的莊稼全靠肩挑手扛,如今,農用車幾腳油就到地頭了,省力氣,更舒心。

要想富先修路,這路不僅疏通了空間距離,也拉近了黨和政府與群眾的距離。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來官村一個多月了,對這裡農業產業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官村戶平種植面積11畝左右,家家戶戶都是傳統的核桃,花椒、大豆、小麥種植,地處西部山區,坡原地較多,還一定程度上依賴“靠天吃飯”的現象。

與村民聊天,談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時,大多對發展農業產業化還沒有很深的認識,村裡青壯年外出務工較多,留在村裡發展農業的很少。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很少,大多數還是習慣于傳統“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

發展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就是要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在這方面政府還需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多出臺政策推動,幫助村民做好發展規劃。

農村亟待發展農業產業化。前期,我們因地制宜,為貧困戶制定了脫貧發展規劃,主要是通過嫁接、套種、提升管理提高產業附加值,鼓勵青壯年勞動力學習掌握新技術,通過技術脫貧。

任重道遠,發展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是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扶貧路上,我們砥礪前行。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今天在村委會門口看見我幫扶的貧困戶田大爺,他看見我很高興,我跑過去握住他的手,問他最近家裡地裡的農活忙完了嗎,身體怎麼樣。田大爺很高興的和我拉家常。

他家就他和大嬸兩口人,沒有子女,隨著年齡增長,勞動能力越來越弱,加之經常身體不好,根本不可能外出打工。根據他家情況我們為他制定了脫貧產業建設規劃,初步通過嫁接、套種、提升管理提高他家3畝核桃園產業附加值,同時,為他家聯繫對接新栽種花椒1.5畝,下一步,通過合作託管等方式對他家坡地進行產業規劃,讓他家日子越來越好。

同時,我們的工作隊員經常上門看望,關心瞭解他們身體狀況,對他們進行養生、慢性病預防等方面的介紹宣傳。

要走進群眾的心坎,首先要邁進群眾的門檻。這不是口號,是我深刻的體會。

2017年6月6日 星期三

今天走訪了兩戶貧困戶,他們都是“祖孫兩代”留守家庭,通過走訪,我深刻體會到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高度關注。

據瞭解村裡就有一半是“祖孫兩代”留守,父母在外忙於生計,兒童大多由隔代老人照顧。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處於空白狀況,情感上缺少父母的關愛,可能產生心理障礙,還容易染上不良惡習;空巢老人遭受著精神上的寂寞和疾病的困擾。欣慰的是,村裡很重視教育,關愛老人,村裡的學校整潔漂亮,村裡還爭取政策扶持建成了老年人福利院。

這些我相信不僅僅是個別現象,在整個中國農村普遍存在,影響著農村的和諧發展,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關心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讓他們健康、快樂生活。

寶雞市陳倉區供銷聯社扶貧工作隊員 王晨陽

扶貧工作點:寶雞市陳倉區新街鎮官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