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北京市民首體感受“冰上國際象棋” 冰壺“輕輕一推”沒那麼簡單

2017年3月31日訊, 2017北京世界女子冰壺錦標賽閉幕後, 首都體育館的冰壺賽道熱度不減。 在馬不停蹄舉辦了北京市青少年冰壺錦標賽後, 3月29日和3月30日, 這條由世界頂級制冰師打造、維護的專業賽道迎來了200多位冰壺體驗者, 市民們也感受了一把“冰上國際象棋”的魅力。

2017北京世界女子冰壺錦標賽閉幕後, 首都體育館的冰壺賽道熱度不減

市民們也感受了一把“冰上國際象棋”的魅力

投擲冰壺大有講究

“這裡是前擲線, 冰壺需要在這條線之前出手。 ”為了讓體驗者不僅能夠體驗奧運級別的冰壺賽道, 也能接觸到專業的運動指導, 組委會邀請了中國女子冰壺隊前隊長、現北京冰壺隊主教練劉斯佳現場講解冰壺規則、投壺方法及動作要領。

“好重啊!”一位姑娘抓住把手試圖把冰壺翻轉過來, 卻沒能像教練那樣輕鬆。 “這個壺是花崗岩做的, 差不多四十斤呢。 ”劉斯佳笑著說, 她把翻轉冰壺、清掃冰壺底部的動作演示給大家看, “每次出手之前都要清掃冰壺底部接觸冰面的區域, 不然哪怕是一根頭髮絲也會影響冰壺的滑行軌跡。 如果是在世錦賽這樣的國際大賽, 壺上還會有感測器檢測投壺的隊員是否犯規,

又叫做‘前擲線的眼睛’。 ”

經過教練的講解, 大家才知道冰壺運動員在冰上的“輕輕一推”大有講究。 首先, 投壺隊員蹬冰腳上穿的是橡膠鞋底的鞋, 滑行腳上穿的鞋是塑膠鞋底的鞋, 出發時蹬冰腳踏於踏板上, 滑行腳在冰面上, 下蹲後由蹬冰腳發力, 重心壓低向前滑行。 其次, 運動員根據出手的不同目的要使用不同的力度, 較大的力量只適合擊打動作, 出手力量偏小時也可以通過隊友的刷冰動作延長冰壺的滑行距離。 在運動員到達前擲線即將出手時, 會根據自己的策略選擇使冰壺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 在隊員的擦冰動作配合下可以經過一個弧線形的軌跡旋進大本營, 這兩種旋轉也對應著不同的出手方式。

體驗者們對於冰刷和刷冰動作也充滿了好奇。 刷冰動作通過摩擦生熱使少量的冰融化, 使冰壺能夠滑行更遠, 並且可以對滑行的方向進行細微調整, 在比賽中也對每一次投擲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一些體驗者表示, 在冰壺比賽的電視轉播中常看到這個標誌性的“擦地”動作, 但親身實踐時才發現刷冰時需要彎下腰把重心完全放在冰刷上, 同時跟著冰壺一同行進, 體力消耗非常大。

可鍛煉體能和柔韌性

前引、後撤、滑行, 劉斯佳的出手動作優雅舒展, 冰壺滑過長長的賽道, 穩穩地停在大本營內。

可是檔體驗者們站在踏板上, 看著面前四十多米長的冰道, 卻感覺另一端的大本營非常遙遠。 沒有專業的冰壺鞋會導致出手之前的滑行距離較短,

不過, 使用場地裡提供的助滑器或者在滑行腳套上塑膠袋, 也能類比出運動員投擲的狀態。 本報記者嘗試了幾次擲壺都沒能投入大本營。 同時, 在出手之前保持滑行的平穩也有一定難度, 一個小夥子就在投擲時沒有把握好平衡, 不小心在冰上摔了個“屁墩兒”。

練習了一會兒後, 體驗者們開始自己組織比賽, 興致勃勃地輪番擲壺。 現場的體驗者大多是第一次接觸冰壺的初學者, 也有裝備齊全的業餘高手, 他們偶爾會打出漂亮的雙飛, 引來周圍一片叫好聲。 “刷冰真是挺累的, 怪不得運動員在冰上都穿短袖, 一會兒就出汗了。 ”一位體驗刷冰的市民笑著說。 其他幾位體驗者也表示, 自己玩冰壺的感受和電視上看到的不太一樣, 雖然這項運動沒有身體上的對抗,但是技術上很有難度,長時間的刷冰、擲壺對於體能和柔韌性也是很好的鍛煉。

三個月練成“小專家”

3月30日上午,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五年級的80多名學生也來到首體進行了冰壺體驗活動。

由於冰壺對於這些第一次接觸冰壺的孩子們來說有些重,教練安排他們由前衛線向大本營進行擲壺練習。

理工附中小學部目前已經組建了一支有十名學生的冰壺隊,每週安排一次訓練。冰壺隊學生李安玥穿著一雙水紅色的運動鞋,在冰上輕盈地滑行著,她說,她的一隻鞋下面貼了一塊特殊的塑膠材料,和運動員的專業冰壺鞋作用類似,可以一腳蹬冰一腳滑行。她現在擔任隊裡的一壘手,雖然剛學習了三個多月冰壺,但已經是一個小專家了。“我在一壘的作用主要是擲壺去占位,為對方設置一些障礙。”她說,“學習了冰壺以後覺得這是一種腦力與體力的結合,也很鍛煉我的思維。”

據劉斯佳介紹,在一對一的專業指導下,冰壺的技術一天之內就可以學會,而在隊伍中打哪個位置則要看長期練習中表現出的特長和個人性格,善於統籌指揮的適合做四壘手,而三壘隊員則需要思維靈活、溝通能力強,一壘、二壘隊員分別需要擲壺和擊打能力突出。

雖然這項運動沒有身體上的對抗,但是技術上很有難度,長時間的刷冰、擲壺對於體能和柔韌性也是很好的鍛煉。

三個月練成“小專家”

3月30日上午,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五年級的80多名學生也來到首體進行了冰壺體驗活動。

由於冰壺對於這些第一次接觸冰壺的孩子們來說有些重,教練安排他們由前衛線向大本營進行擲壺練習。

理工附中小學部目前已經組建了一支有十名學生的冰壺隊,每週安排一次訓練。冰壺隊學生李安玥穿著一雙水紅色的運動鞋,在冰上輕盈地滑行著,她說,她的一隻鞋下面貼了一塊特殊的塑膠材料,和運動員的專業冰壺鞋作用類似,可以一腳蹬冰一腳滑行。她現在擔任隊裡的一壘手,雖然剛學習了三個多月冰壺,但已經是一個小專家了。“我在一壘的作用主要是擲壺去占位,為對方設置一些障礙。”她說,“學習了冰壺以後覺得這是一種腦力與體力的結合,也很鍛煉我的思維。”

據劉斯佳介紹,在一對一的專業指導下,冰壺的技術一天之內就可以學會,而在隊伍中打哪個位置則要看長期練習中表現出的特長和個人性格,善於統籌指揮的適合做四壘手,而三壘隊員則需要思維靈活、溝通能力強,一壘、二壘隊員分別需要擲壺和擊打能力突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