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秦嶺的山水得到了法治的守護!”百姓點贊陝西生態檢察

當地村民向安康市漢濱區檢察院幹警介紹補植複綠情況。

巍巍秦嶺, 華夏龍脈, 天分南北, 地維中國。 秦嶺作為我國地理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橫亙中國中部, 穿過陝西, 被稱為“國家中央公園”。

近年來, 秦嶺周邊出現的違法建築、非法采砂、污染河水、毀林開荒等現象, 嚴重損害了陝西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如何既留住綠水青山, 又保住金山銀山?陝西省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的部署要求, 在生態檢察工作上動了腦筋, 下了功夫。

“我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 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為抓手, 自覺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中, 積極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為奮力譜寫陝西追趕超越發展的新篇章作貢獻。 ”陝西省檢察院檢察長胡太平說。

主動出擊:懲治破壞秦嶺生態環境違法犯罪

“家門口機器伐木的轟鳴聲終於消失了, 濫伐林木的現象也減少了,

秦嶺的山水得到了法治的守護!”這些天, 家住陝西省平利縣興隆鎮九龍池村的老程特別高興, 因為該縣檢察院剛剛查辦了一起發生在他們村的濫伐秦嶺林木案件。

近年來, 主動出擊, 依法嚴懲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 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成為陝西檢察機關的工作重點。

今年初, 陝西省檢察院下發《開展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專項監督活動實施方案》, 西安、寶雞、渭南、安康、漢中和商洛等涉秦嶺地區檢察院按照方案要求, 在本區域部署開展了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專項監督活動。

耕地變成了積水的深坑、房屋地基沉陷、村民飲用水被污染……今年4月, 網上流傳的一段“水田變水坑, 歷時7年沒有任何部門處理”的視頻,

引起了安康市漢濱區檢察院檢察官的注意。 經調查, 大同鎮民七村由於個人違法挖金, 導致秦嶺腳下的耕地形成了大面積水坑。 7年前, 該區國土資源局曾對此進行了行政處罰, 但耕地沒有得到恢復。 於是, 該院向國土資源局發出檢察建議書, 要求其依法履行行政監管職責。

同時, 主動與國土資源局溝通座談, 及時跟進監督。 收到檢察建議後, 國土資源局高度重視, 立即協調組織開展被破壞耕地的修復工作, 並邀請檢察機關到現場監督。 今年5月, 被破壞的耕地已經逐漸恢復原狀, 具備了複墾耕種的條件。

通過開展專項監督行動, 該省檢察機關發現非法排汙、非法採礦和非法堆放垃圾等案件線索75件。

經檢察機關審查, 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督促履行職責檢察建議53件。 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1件, 督促行政執法部門挽回被損毀的國有林地1822畝, 有效地保護了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綜合治理:構建立體監督格局

“上午, 就七裡溝污水直排問題與安康市漢濱區檢察院一起進行走訪取證。 檢察院同志冒雨進行調查, 我們簡直感動得不要不要的!希望以後能夠推動更多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這是日前安康市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組織的負責人“漢江達人”在朋友圈發出的一條資訊。

安康背靠秦嶺, 南接巴山, 漢江自西向東穿境而過, 被稱為“秦巴明珠”。 “我們的目標就是盡最大的努力護衛這顆母親‘明珠’。 ”“漢江達人”告訴記者,

他所在的環保組織成員會定期到秦嶺、漢江周邊進行巡查, 一旦發現破壞生態環境線索, 就會及時向檢察院反映。 “我們已經有過多次共同行動, 合作非常愉快。 ”他說。

今年5月25日, 漢濱區檢察院接到該環保組織回饋, 漢水月河恒口段水質異常, 他們懷疑是江邊的某生物化工公司在偷偷地排放污水。 經過線索初查, 該院向鎮政府、區環保局、水利局等部門發出檢察建議, 要求查找排汙暗管, 並引導取證。 6月12日, 該區環保局經認真排查發現, 該河段污染源並非來自生物化工公司, 而是部分居民生活污水, 遂向漢濱區檢察院遞交了《關於對月河恒口段水質異常問題調查處理情況的報告》, 稱將對該河段依法進行全面治理。

“生態檢察是一個立體概念,不可能僅靠檢察院一家來完成,必須依靠綜合治理。”安康市檢察院檢察長王萬興說。

該市檢察機關根據實際情況,逐漸探索出一套立體化監督的生態檢察模式:由檢察院牽頭,根據不同地域特點,聯合不同部門,進行共同治理。如漢水流域區縣檢察院的重點是保護水源,他們重點聯繫的部門就是環保、水利等部門;秦嶺周邊區縣檢察院則除了依法打擊違法犯罪,還要與當地林業、公安、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協調,重點保護秦嶺生態環境與森林安全。此外,各院還根據自身情況,拓展法律監督管道,如漢濱區檢察院與環保組織建立常態化聯繫,取得良好效果。

補植複綠:探索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挽救一個人,教育一群人,恢復一片綠。”王萬興告訴記者,對於生態檢察,懲治的目的在預防,保護的關鍵在修復。在懲治破壞環境犯罪的同時,安康市檢察機關還積極探索恢復性司法實踐,發揮檢察職能,健全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生態環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在辦案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林地耕地被嚴重破壞後,複林複耕難度很大。”王萬興說,安康市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實際,主動與林業部門進行協商,並借鑒外地經驗,探索出異地補種模式。如果被破壞的林地耕地確實無法恢復,該院就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轄區另地進行同樣面積的補種補栽。

今年1月,安康市漢濱區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安康市某投資公司非法佔用林地進行采砂採石,造成林地資源嚴重破壞。該區林業局曾於2014年對該公司非法開採石材佔用林地的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但當時僅予以罰款,並沒有監督其補種樹林、恢復林地原狀,致使一些被毀壞的地塊已經無法恢復原狀。該院立即向區林業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積極履行職責,對這家投資有限公司非法佔用損毀林地的行為進行全面處理。

今年1月底,該院收到區林業局的書面回復,涉案公司已經對損毀的部分林地進行植被恢復,對無法恢復的地塊,則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進行異地造林。該案件辦理結束後,區林業局認真汲取教訓,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還邀請檢察院對該系統全體職工舉辦了一次以依法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預防職務犯罪為主題的法治培訓會。

“我們不簡單機械地套用法律,而是力求將恢復性司法機制用盡用活。”有多年辦案經驗的漢濱區檢察院民事行政科檢察官馬豔平告訴記者。

有些環保案件,犯罪嫌疑人因貪污或挪用環保資金被查辦後,犯罪嫌疑人雖然被追究了法律責任,但是涉案資金全部上繳財政部門,一些環保項目因缺乏資金而停止,老百姓最終無法受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從生態檢察的辦案實踐中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生態利益補償機制。”漢濱區檢察院副檢察長丁強告訴記者,所謂生態利益補償機制就是對案件後續實施跟蹤監督。在案件查辦完之後,檢察機關在將資金上繳給財政部門時,都會附上一份檢察說明,清楚明確地告知該項資金原先是用於哪個項目,並建議將該項資金仍然用於原來的專案。

“這樣做,就能更好地實現司法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保證讓生態效益真正落實到百姓身上。”丁強說。

保護生態資源 增進民生福祉

陝西省檢察院檢察長 胡太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省檢察機關加大打擊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力度,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手段,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為有效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發揮了積極作用。站上“秦嶺之巔”,我們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依法履職盡責,守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增進人民福祉,努力為譜寫陝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

(文字:靳麗君 倪建軍 編輯:要怡東)

“生態檢察是一個立體概念,不可能僅靠檢察院一家來完成,必須依靠綜合治理。”安康市檢察院檢察長王萬興說。

該市檢察機關根據實際情況,逐漸探索出一套立體化監督的生態檢察模式:由檢察院牽頭,根據不同地域特點,聯合不同部門,進行共同治理。如漢水流域區縣檢察院的重點是保護水源,他們重點聯繫的部門就是環保、水利等部門;秦嶺周邊區縣檢察院則除了依法打擊違法犯罪,還要與當地林業、公安、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協調,重點保護秦嶺生態環境與森林安全。此外,各院還根據自身情況,拓展法律監督管道,如漢濱區檢察院與環保組織建立常態化聯繫,取得良好效果。

補植複綠:探索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挽救一個人,教育一群人,恢復一片綠。”王萬興告訴記者,對於生態檢察,懲治的目的在預防,保護的關鍵在修復。在懲治破壞環境犯罪的同時,安康市檢察機關還積極探索恢復性司法實踐,發揮檢察職能,健全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生態環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在辦案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林地耕地被嚴重破壞後,複林複耕難度很大。”王萬興說,安康市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實際,主動與林業部門進行協商,並借鑒外地經驗,探索出異地補種模式。如果被破壞的林地耕地確實無法恢復,該院就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轄區另地進行同樣面積的補種補栽。

今年1月,安康市漢濱區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安康市某投資公司非法佔用林地進行采砂採石,造成林地資源嚴重破壞。該區林業局曾於2014年對該公司非法開採石材佔用林地的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但當時僅予以罰款,並沒有監督其補種樹林、恢復林地原狀,致使一些被毀壞的地塊已經無法恢復原狀。該院立即向區林業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積極履行職責,對這家投資有限公司非法佔用損毀林地的行為進行全面處理。

今年1月底,該院收到區林業局的書面回復,涉案公司已經對損毀的部分林地進行植被恢復,對無法恢復的地塊,則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進行異地造林。該案件辦理結束後,區林業局認真汲取教訓,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還邀請檢察院對該系統全體職工舉辦了一次以依法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預防職務犯罪為主題的法治培訓會。

“我們不簡單機械地套用法律,而是力求將恢復性司法機制用盡用活。”有多年辦案經驗的漢濱區檢察院民事行政科檢察官馬豔平告訴記者。

有些環保案件,犯罪嫌疑人因貪污或挪用環保資金被查辦後,犯罪嫌疑人雖然被追究了法律責任,但是涉案資金全部上繳財政部門,一些環保項目因缺乏資金而停止,老百姓最終無法受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從生態檢察的辦案實踐中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生態利益補償機制。”漢濱區檢察院副檢察長丁強告訴記者,所謂生態利益補償機制就是對案件後續實施跟蹤監督。在案件查辦完之後,檢察機關在將資金上繳給財政部門時,都會附上一份檢察說明,清楚明確地告知該項資金原先是用於哪個項目,並建議將該項資金仍然用於原來的專案。

“這樣做,就能更好地實現司法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保證讓生態效益真正落實到百姓身上。”丁強說。

保護生態資源 增進民生福祉

陝西省檢察院檢察長 胡太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省檢察機關加大打擊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力度,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手段,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為有效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發揮了積極作用。站上“秦嶺之巔”,我們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依法履職盡責,守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增進人民福祉,努力為譜寫陝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

(文字:靳麗君 倪建軍 編輯:要怡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