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眼中的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究竟該走哪條教育路?

距離開學已經過去近一個月時間, 前段時間在放學的時候, 碰到一個上海國際學校學生的媽媽,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她說, 她孩子現在每天放學後至少要上好幾門輔導班, 英語、數學、游泳、鋼琴輪番來, 孩子一點自由空間都沒有。 即便是到了這個地步, 這位媽媽還是很焦慮, 生怕還有遺漏, 導致孩子以後沒有好前途。

我試著問她, 你兒子對這種安排滿意嗎?她氣哼哼地說, 滿意?當然不滿意了, 他不肯配合, 每天都得逼著去。

經常有家長抱怨說, 讀公立學校的孩子累, 但這個孩子, 恰恰是帝都最知名國際學校之一裡的孩子。

而他媽媽一直跟我們念叨說, 想把他轉到公立學校去, 她說那裡有老師嚴格要求, 就不用自己再這樣費心了。

關於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 人們好像比較容易有認識上的誤解。

有些讀公立學校的家長可能會認為, 讀國際學校就是有錢人, 校風攀比嚴重, 孩子英文學得挺好, 餘下基本乏善可陳。 整天不學無術, 每天上學沒什麼壓力, 高高興興玩玩, 以後家裡給送到國外皆大歡喜。

有些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可能會認為, 公立學校教學刻板, 規矩特別多, 因為學生人數多所以老師沒法因材施教, 對孩子創造力可能會有扼殺, 孩子每天作業山一樣多, 沒什麼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將來還得苦哈哈地萬人過獨木橋參加高考。

我知道這樣寫可能會有人站出來反駁, 但事實是, 這是相當一部份人無論嘴上承認與否, 心中都固有的一種認知。 如若不然, 他們不會在看到自己國際學校的孩子看似懶散就說, 我得給你轉回公立好好管教一下;也不會在看到自己公立學校的孩子被學校要求稍多點就心生“要是能轉去國際學校就好了”的念頭。

其實, 要我說, 早就沒有生產隊了!上述觀念, 無論對國際學校, 還是公立學校, 都有著較大偏差。

事實上, 我見過不少讀公立學校的朋友家孩子, 都對學校的教學讚不絕口, 他們的孩子無論中文還是英文, 都非常優秀, 有思想有性格, 並且有很突出的藝術特長, 也有不少早早就被父母送到國外。

而國際學校的孩子, 繁忙程度真的與公立校不相上下, 課外花的時間絕對不輸公立學校。 我們去上的公文數學, 國際學校孩子比例就相當不低, 而奧數、英文補習、中文補習, 對國際學校來說, 也實在是家常便飯。

暑假前一個機緣, 我與一位以前在公立校非常優秀, 後來又轉作與大量國際學校學生有關工作的老師, 有了一次長談。 她的一個觀點, 讓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她說, 很多家長都糾結, 到底該讓孩子上公立學校, 還是國際學校(雙語私立等都暫且歸入國際學校類), 其實要她說, 真的讀哪個都很好, 但有一個前提, 就是讀什麼學校, 家長就按什麼學校的心態要求自己和孩子。 如此, 結果都不會差。

我以為她說的心態,

是指介於體制內體制外的優越感, 然而她卻說, 沒有那麼功利與複雜, 其實就是對你的選擇負責, 按照你所在的軌跡規則去要求孩子。

比如, 她舉例說, 孩子讀公立學校, 老師可能要求上課背著手聽課, 提問要先墊著胳膊舉手, 晚上回家作業可能比較繁雜, 一會要寫很多字, 一會有手抄報, 一會還得微信打卡, 有的家長就覺得有些受不了, 覺得限制和約束了孩子。

其實孩子本身可能是沒有什麼負面情緒的, 大家都如此, 從眾反而給很多孩子以安全感, 但家長可能給孩子傳遞了很多不利的情緒。 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 這什麼老師啊?你們老師怎麼那麼事兒啊?這麼多作業孩子哪兒受得了啊?

有的家長甚至會去要求老師應該怎樣,

或者幫孩子寫作業, 也或者就明確跟老師說, 這個我覺得沒必要, 所以我們不做。 這些情況, “臨床上”都不少見。

當然絕不是說孩子就應該逆來順受, 家長的“縱容”也不必然就教壞了孩子, 但對於學年比較低的孩子, 他沒有這個辨別能力, 家長傳遞給他的資訊, 就直接影響了他回饋給老師的情緒, 有可能導致他在學校頂撞老師或對教學要求比較抗拒和消極。 如果老師稍微嚴苛些, 孩子還特別容易委屈。

因此, 這位老師建議說, 既然選擇了公立校, 不如從頭就跟孩子一起本著積極心態去接受並適應學校的要求和規則, 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壞事。

孩子每天非常正能量地去面對學校生活, 給老師的也會是積極的回饋, 無論是資源上還是老師的態度上,孩子都會走得比較順利。對老師和孩子來說,這都是一種相互的良性刺激。

況且,公立校的很多規則和要求,其實還是符合我們主流國情認知的。很多國際學校未必會有的要求,也切切實實能看到孩子的不同。比如這位老師說,公立學校從一年級書寫數量和老師的要求都比國際學校高,所以同年級的孩子,公立學校普遍書寫更工整方正,更有的孩子一二年級蠅頭小楷就寫得非常好了,中文基礎也相對扎實。而國際學校因為中文要求沒那麼高,所以孩子們“畫”的中國字,辨識度還是相當高的。

同樣的,她又舉了個國際學校的例子。她說有一個讀國際校的孩子讓她印象深刻,那個孩子一直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英文和中文都不太好,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讀國際學校的影子。

後來跟她媽媽溝通過幾次,老師就知道是什麼原因了。這位媽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型。孩子雖在國際學校,她卻完全按照公立學校的標準要求孩子。

她買了全套公立學校教材和輔導材料,每天按照社區一位公立學校鄰居家的進度和作業基礎上,再增加她認為必要的內容給自己孩子。只要發現孩子英文比中文好一點的勢頭,她就加大中文量,說絕對不能偏科。

純英文教學的國際學校,孩子的外語通常都會比中文好,孩子更願意讀英文原版書,看中文會比較抵觸。

我不認為這是好事,中國孩子當然應該學好自己的母語。但這是現實,也是選擇國際學校前家長們應該具備的提前認知。所以很多家長選擇給孩子適當的中文補習,我們沒有補習,但會陪孩子進行大量中文閱讀,前提是在他能夠接受,並不會產生厭倦情緒的前提下。

但這位媽媽,一定要孩子讀國際學校,又一定要她的中文必須比英文好,既要英文趕上外國人,又要中文比純中文教學的學校還好,可想而知孩子壓力得有多大。

如此一來,孩子的很多想法都不敢或者不屑表達了,甚至,老實說,她可能漸漸都不再願意思考,反正思考也沒用,照做就是了。這樣的家長,放到公立學校她一樣不會滿意。

所以,無論現在孩子就讀的,或即將就讀的是哪種學校,都踏踏實實地欣然欣賞之,並適應之就好。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想要做出改變,也要清楚改變的原因來自於自己的清晰認知與評判,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看別人怎樣,或是想當然地怎樣。

如同圍城的理論,在哪種學校都不可能百分百滿意,而且任何學校都有學渣和學霸,也都有陽光向上和心理扭曲的孩子。

沒有人知道哪條路一定對,一定就最好。過去的路無法回頭來過,而未來的路,糾結與猶疑無益,不如就坦然地且行且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吧。

無論是資源上還是老師的態度上,孩子都會走得比較順利。對老師和孩子來說,這都是一種相互的良性刺激。

況且,公立校的很多規則和要求,其實還是符合我們主流國情認知的。很多國際學校未必會有的要求,也切切實實能看到孩子的不同。比如這位老師說,公立學校從一年級書寫數量和老師的要求都比國際學校高,所以同年級的孩子,公立學校普遍書寫更工整方正,更有的孩子一二年級蠅頭小楷就寫得非常好了,中文基礎也相對扎實。而國際學校因為中文要求沒那麼高,所以孩子們“畫”的中國字,辨識度還是相當高的。

同樣的,她又舉了個國際學校的例子。她說有一個讀國際校的孩子讓她印象深刻,那個孩子一直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英文和中文都不太好,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讀國際學校的影子。

後來跟她媽媽溝通過幾次,老師就知道是什麼原因了。這位媽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型。孩子雖在國際學校,她卻完全按照公立學校的標準要求孩子。

她買了全套公立學校教材和輔導材料,每天按照社區一位公立學校鄰居家的進度和作業基礎上,再增加她認為必要的內容給自己孩子。只要發現孩子英文比中文好一點的勢頭,她就加大中文量,說絕對不能偏科。

純英文教學的國際學校,孩子的外語通常都會比中文好,孩子更願意讀英文原版書,看中文會比較抵觸。

我不認為這是好事,中國孩子當然應該學好自己的母語。但這是現實,也是選擇國際學校前家長們應該具備的提前認知。所以很多家長選擇給孩子適當的中文補習,我們沒有補習,但會陪孩子進行大量中文閱讀,前提是在他能夠接受,並不會產生厭倦情緒的前提下。

但這位媽媽,一定要孩子讀國際學校,又一定要她的中文必須比英文好,既要英文趕上外國人,又要中文比純中文教學的學校還好,可想而知孩子壓力得有多大。

如此一來,孩子的很多想法都不敢或者不屑表達了,甚至,老實說,她可能漸漸都不再願意思考,反正思考也沒用,照做就是了。這樣的家長,放到公立學校她一樣不會滿意。

所以,無論現在孩子就讀的,或即將就讀的是哪種學校,都踏踏實實地欣然欣賞之,並適應之就好。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想要做出改變,也要清楚改變的原因來自於自己的清晰認知與評判,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看別人怎樣,或是想當然地怎樣。

如同圍城的理論,在哪種學校都不可能百分百滿意,而且任何學校都有學渣和學霸,也都有陽光向上和心理扭曲的孩子。

沒有人知道哪條路一定對,一定就最好。過去的路無法回頭來過,而未來的路,糾結與猶疑無益,不如就坦然地且行且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