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周聲音|人民日報:“環保衝擊實體經濟”是個偽命題

張曉明履新港澳辦:政策從未改變 繼續依法堅決打擊"港獨"

據香港大公網消息, 於2017年9月22日履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的張曉明, 在25日正式赴港澳辦上班, 並在港澳辦門外會見香港媒體。

談話中, 張曉明呼籲, “港獨”對香港是禍害, 在大是大非問題之上, 所有香港市民都應該看清楚, 對“港獨”應該是零容忍, 不能採取縱容的態度;並表示, 中央港澳政策從未改變, 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對付“港獨”只有一個對策, 即會繼續依法堅決遏制和打擊。

外交部:已有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檔

2017年9月25日,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稱, 迄今為止, 已經有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檔。 陸慷說, 這表明了“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自提出以來在國際上得到越來越多積極回應和廣泛的支持。

人民日報評論:“環保衝擊實體經濟”是個偽命題

2017年9月26日,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 “環保衝擊實體經濟”的論調其實是個偽命題, 環保關乎國計民生, 對環境違法行為絕不能讓步。

評論認為, 生態保護的紅線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經濟發展不能成為污染環境的“免死金牌”。 環保措施必須是剛性的, 不能選擇性、妥協性執法, 更不能出現“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給個別企業“開後門”的情況。 鐵腕執法固然會帶來陣痛, 但從長遠來看,

恰是淘汰落後產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推手。

外交部:我們很不贊成美朝雙方口水戰升級

2017年9月26日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 最近已經聽到了太多的在半島喊打喊殺的聲音, 中方希望美朝雙方的政治家都有足夠的政治判斷力認識到, 訴諸武力絕對不是解決半島問題和自身關切的可取的選項。 我們希望美朝雙方的政治家也都能意識到, 一味的口頭逞強、相互刺激, 只會增加對抗衝突的風險、壓縮自己政策迴旋的空間。

國台辦回應賴清德言論:搞“台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據報導, 新任的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近日在台立法機構備詢時稱, 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兩岸是互不隸屬的關係。

對此, 在2017年9月27日的國台辦新聞發佈會上, 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 也不是“一中一台”。 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 大陸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言行, 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 搞“台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教育部:我國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

2017年9月28日,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劉昌亞司長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通報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教育整體情況。 據介紹, 2016年, 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2萬所, 全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達2.65億人, 非學歷教育註冊人數5325.5萬人。

而從高等教育來看, 目前我國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 正向普及化階段快速邁進。 此外,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繼續教育形式、民辦教育等從2012年以來也初步建立和發展。

人民日報評孫政才被“雙開”:從嚴治黨 有腐必反

2017年9月30日,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 評論指出, 在黨的十九大前及時發現並徹底查處孫政才嚴重違紀問題, 充分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党的堅強意志、鮮明態度, 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將反腐敗鬥爭和黨風廉政建設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無畏氣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