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優秀學子為何會走上絕路?留學生心理健康引關注

中國僑網3月31日電 據美國《僑報》綜合報導, 近日, 中國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從研究海外求學的留學生及國內的心理學專家角度, 來看一看走出國門的留學生群體承受著怎樣的心理壓力。

2017年2月, 一名就讀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的劉姓留學生在宿舍內自殺。 2016年12月, 一名就讀于俄亥俄州立大學理論物理與天體物理專業大三學生因無法承受壓力而輕生。 近幾年中國留學生不堪重負而走上自殺絕路的案例時有發生。

留學生多是佼佼者 但壓力大、很焦慮, 只能硬扛

據瞭解,

很多自殺學生都是品學兼優的優秀學子, 在花樣年華里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們的內心究竟承受過怎樣的壓力?

從一位有留學經歷的海歸和一位正在美國留學的學生, 可以聽到他們的留學心路歷程。

曾經在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攻讀碩士雙學位的劉曉茜(化名), 回憶起那段留學時光不禁慨歎“壓力很大”。 她說同去攻讀碩士學位的共四名同學, 每個人都覺得很焦慮, 只能硬扛。 但她覺得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就要明白這是必經的過程。

為了克服焦慮心理, 劉曉茜也是用盡各種辦法釋放壓力, “壓力大的時候就和同學聊天、傾訴, 我還會出去跑步, 和老師溝通。 還有就是交了paper(論文)以後出去玩, 旅遊很管用, 特別充電。

”最終, 劉曉茜順利拿到了西蒙菲莎大學的碩士學位, 她說“出去一趟, 心理就變強大了”。

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張宣(化名)告訴記者, “在哥大真的壓力很大, 課程會跟不上, 真的很難。 優秀的人太多了, 美國又比較崇尚aggressive(進取型)人格。 ”張宣開玩笑似的告訴記者, “還好我心比較大, 不在意這些, 只要不掛科能畢業就好。 ”她說, 哥大的心理輔導做得很不好, 一是醫生不夠, 二是好像他們也不是很關心(學生的心理問題)。 ”據張宣透露, 僅本學年哥大就發生了好幾起留學生自殺事件, 只是自殺的不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心理專家作解答:及時溝通或求助做好心理疏導

針對留學生頻頻自殺的現象及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李佳俊說, “一般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 自殺多由抑鬱症或者惡劣心境導致。 心理學上有句話叫做, ‘抑鬱到一定程度, 自殺是必然。 ’自殺是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 它是由長期的心理壓力伴隨情緒壓抑造成的, 憤怒無法對外釋放最後指向了自己。 通常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 據不完全統計, 抑鬱症自殺成功率可以達到10%-15%。 而且抑鬱症的患者對於自殺行為的準備是很充分的, 是真的想死。 因為抑鬱症最大的內心痛苦就是對生活有巨大的喪失感, 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或者沒有價值, 自我評價極低。 ”

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 自殺的留學生中不乏看起來陽光開朗、善於社交的優秀學生,

為何他們卻選擇走上絕路?

對此, 李佳俊作出了解答:“從心理學上說, 這些選擇放棄生命的學生通常有完美主義的人格成分在裡面, 對自己要求比較高, 一旦達不到自己的要求、自我評價過低時, 便難以自拔, 有巨大的自我價值喪失感。 同時, 他們對於發生的事情往往想得很嚴重、很糟糕, 比正常人更加感到絕望。 這裡面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往往形成他(她)獨特的人格特點。 所以很多從小家教嚴厲、缺少接納和寬容、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 長大後更容易有抑鬱情緒。 ”

李佳俊分析, 留學生之所以更容易自殺, “除了抑鬱症導致以外, 還因為離開自己曾經熟悉的環境去國外學習, 使得他們的社會支援系統不完善,

重要的親情、能給予溫暖的人沒在身邊。 如果學生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心理比較脆弱, 在遇到挫折時無法及時排解, 可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自殺的幾率。 ”

最後, 李佳俊給留學生三點建議來克服壓力過大引起的抑鬱等負面情緒。

第一, 有問題及時和身邊的好朋友進行溝通, 做好心理疏導。

第二, 實在解決不了可以去做心理諮詢, 把自殺傾向控制在可控範圍內最好。

第三, 對於抑鬱情緒嚴重的學生, 老師和同學要多留意, 多關心。 因為情緒嚴重時期, 學生本人可能自知力受損, 無法主動求醫, 需要外力説明。 (桃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