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狀元嶺古道穿越千年風貌猶存 系古代閩都子弟進京趕考必經之路

新店通往宦溪的狀元嶺古道。 福州日報記者 廖雲嵐 攝

福州新聞網3月31日訊959歲, 這是狀元嶺古道的年齡。

對於這條穿越了近千年的古驛道,

不少市民“只聞其名, 不見其影”。

其實, 它是福溫古道的遺存, 是古代閩都子弟進京趕考的必經之路。

如今, 這裡風貌猶存。

古道隱於象峰村 幾乎當年所有福州狀元都走過

春雨綿綿, 詩意悠悠。 近日, 記者與晉安區委宣傳部、宦溪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就相約在這樣的雨天, 跟隨熟知狀元嶺古道情況與歷史的老村民, 探訪了這條湮沒在風塵中的古道。

記者在省人才公寓旁下車, 緊鄰68路公車終點站有座石頭牌坊特別顯眼。

“這座牌坊就是狀元嶺古道的入口。 ”隨行的宦溪村黨支部書記池雲章告訴記者, 這是2007年晉安區在重修狀元嶺古道時仿建的牌坊。

記者細看這座牌坊, 發現了奇怪之處。 一般牌坊門楣上都會刻有路名或其他有紀念意義的詩詞,

但這座牌坊卻空無一字。 只有門楣上方形似北宋狀元帽檐的石雕造型, 仿佛在訴說著這條古道的“身世”。

據宦溪鎮人武部部長楊勇介紹, 狀元嶺古道是福溫古道的遺存, 起於新店鎮象峰村, 止於宦溪鎮, 全長3.6公里。 古道是宋嘉祐三年(1058年)懷安知縣樊紀募資牽頭, 由工人在峻嶺間依山勢開鑿而成, 路面鋪溪卵石與石塊。 古道盤行陡峻, 曾有“北嶺石階三千三, 阿爹挑擔忙下山。 出門月色照山路, 回家日頭早落山”的民謠描述古道行路之難。

據介紹, 狀元嶺古道最初叫大北嶺古道, 因為它翻越了大北嶺及宦溪, 過板橋, 越湯嶺, 穿降虎寨, 進入連江縣境, 再經連江、羅源、寧德、霞浦、福鼎, 通往浙江溫州, 是福溫古道的北驛道。

後因古代閩都子弟進京趕考都從這走, 幾乎當年所有福州狀元都走過, 改名為“狀元嶺”。 顧名思義, 是希望走過古道的學子高中狀元。

橫跨宦溪的宋代石橋。

古道也曾繁華 客棧遺址猶存

穿過牌坊拾階而上, 溪卵石和石塊交替鋪成的古道漸行漸遠。

前行約1公里後, 記者抵達一座小村莊, 這裡的一小段古道被水泥路替代。 讓人驚喜的是, 這裡有一座頗有情調的驛站, 驛站斜對面還有農家酒店在營業。

池雲章是宦溪村村民, 從小就通過這條古道運送柴火到新店售賣貼補家用, “當時, 在古道新店一端有座華僑農場, 我們從山上送下來的柴火多數賣給了華僑農場裡的米粉廠。 ”

池雲章說, 雖然那個時候北峰山區已有盤山公路, 但由於車輛很少, 宦溪一帶的村民仍靠古道出行, 並將家中的蔬菜、雞、鴨、魚、羊、柴火等送到福州城中售賣, 再換購其他生活用品回家。

“上世紀70年代末, 我還在此處看到古客棧。 ”池雲章憑藉著印象, 在這座小村莊裡的一個農家院落內,

找到了客棧遺址, “你們看, 這個院落裡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古道, 還有用石塊壘起來的古客棧大平臺。 ”

據瞭解, 古客棧原為木結構。 不管是出城還是進城, 只要到了這裡, 客商們總要在客棧歇腳。 客棧因年久失修倒塌後, 當地村民便在此處建起了新房, 導致現在少有人知道客棧的存在。

“在古代, 這條古道是北上進京趕考的要道, 在福州古驛道中是最寬的。 在北峰未開闢公路前, 經過這裡的商賈絡繹不絕。 因此, 狀元嶺古道出口處還曾形成一條古街, 有客棧、中藥鋪、京果店、海產攤、肉鋪等十餘家店鋪, 十分繁華。 ”池雲章說, 古道原本是用溪卵石和石塊鋪成, 上世紀80年代起逐漸無人行走, 導致雜草叢生、無法躇足。 2007年修復古道時, 人們用新的石板替換了原來的溪卵石和石塊。

狀元嶺古道上的古驛站。福州日報記者 廖雲嵐 攝

原始古道石板上特殊符號待破解

繼續前行,記者一行抵達一段1公里長的原始古道。黑色、灰色、青色、紫色、黃色……古道色彩斑斕。方形、長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石板形狀各異。

原始古道石板上還有特殊符號,有的是多條橫縱線交叉呈現多個平行四邊形,有的是月牙狀中間加個小實心點,有的是波浪線……“目前沒有找到關於這些特殊符號的記載,因此它成為狀元嶺古道上的又一個謎。”楊勇說。

穿過原始古道,可看到古道上的第二座休息亭——“階亭”。這座亭子是石木結構,廳內有一座小古廟,裡面供奉著豎刻有“光緒三年春,無量壽佛,鄭尚文立”字樣的石碑。看來,當年這是一條充滿佛教色彩的古路。

不遠處還有一座依山新建的仿古建築——“文昌閣”,供登山者休憩、娛樂。

走在石板路上,體會著前人負重跋涉的艱辛。回望山下,四周群山環峙,五四北高樓林立、美不勝收。

即將抵達山頂時,記者一行看到了現代題刻上去的“狀元嶺”三個大紅字,附近還有一處已經有些風化的“南無阿彌陀佛”石刻題字,落款是“鼓山比丘無明留念,康熙九年閩縣弟子張仕禎立”,不難看出已有些年頭。

登上山頂,豁然開朗,之前的疲憊一掃而空,讓人神清氣爽。2009年建成的狀元嶺健身公園便位於此處,園內配建有亭臺樓閣,供遊客休憩。

從此處沿古道下山,遠遠便能看見宦溪鎮,通往宦溪外街的地方有一座宋代石橋。

“這座古石橋橫跨宦溪,橋墩特別高,橋欄造型古樸。2005年‘龍王’颱風時,水漫古橋1.5米深,山洪將古橋碑文沖走,但橋身仍完好無損,可見其牢固。”池雲章自豪地說,這座古石橋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一行沿著狀元嶺古道登山。

建議增設配套設施

狀元嶺古道經過修復,保留了完整的登山道,備受登山愛好者的青睞。“在福州市區,能有這麼好的登山古道資源實屬難得。”登山愛好者對記者說。

據瞭解,今年省政協針對狀元嶺古道開發建設的提案中提及,古道登山入口離地鐵象峰站不足1000米,今後會迎來更多的登山愛好者,建議古道能配套建設公共停車場等旅遊設施,讓它成為人們登山、探險的好去處。

人們用新的石板替換了原來的溪卵石和石塊。

狀元嶺古道上的古驛站。福州日報記者 廖雲嵐 攝

原始古道石板上特殊符號待破解

繼續前行,記者一行抵達一段1公里長的原始古道。黑色、灰色、青色、紫色、黃色……古道色彩斑斕。方形、長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石板形狀各異。

原始古道石板上還有特殊符號,有的是多條橫縱線交叉呈現多個平行四邊形,有的是月牙狀中間加個小實心點,有的是波浪線……“目前沒有找到關於這些特殊符號的記載,因此它成為狀元嶺古道上的又一個謎。”楊勇說。

穿過原始古道,可看到古道上的第二座休息亭——“階亭”。這座亭子是石木結構,廳內有一座小古廟,裡面供奉著豎刻有“光緒三年春,無量壽佛,鄭尚文立”字樣的石碑。看來,當年這是一條充滿佛教色彩的古路。

不遠處還有一座依山新建的仿古建築——“文昌閣”,供登山者休憩、娛樂。

走在石板路上,體會著前人負重跋涉的艱辛。回望山下,四周群山環峙,五四北高樓林立、美不勝收。

即將抵達山頂時,記者一行看到了現代題刻上去的“狀元嶺”三個大紅字,附近還有一處已經有些風化的“南無阿彌陀佛”石刻題字,落款是“鼓山比丘無明留念,康熙九年閩縣弟子張仕禎立”,不難看出已有些年頭。

登上山頂,豁然開朗,之前的疲憊一掃而空,讓人神清氣爽。2009年建成的狀元嶺健身公園便位於此處,園內配建有亭臺樓閣,供遊客休憩。

從此處沿古道下山,遠遠便能看見宦溪鎮,通往宦溪外街的地方有一座宋代石橋。

“這座古石橋橫跨宦溪,橋墩特別高,橋欄造型古樸。2005年‘龍王’颱風時,水漫古橋1.5米深,山洪將古橋碑文沖走,但橋身仍完好無損,可見其牢固。”池雲章自豪地說,這座古石橋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一行沿著狀元嶺古道登山。

建議增設配套設施

狀元嶺古道經過修復,保留了完整的登山道,備受登山愛好者的青睞。“在福州市區,能有這麼好的登山古道資源實屬難得。”登山愛好者對記者說。

據瞭解,今年省政協針對狀元嶺古道開發建設的提案中提及,古道登山入口離地鐵象峰站不足1000米,今後會迎來更多的登山愛好者,建議古道能配套建設公共停車場等旅遊設施,讓它成為人們登山、探險的好去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