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常空間如何創新 唐克揚做客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四方沙龍

央廣網深圳10月1日消息(記者于鑫淼)9月30日, 身兼多重角色的建築師、建築寫作者唐克揚教授作客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四方沙龍, 以《日常空間的創新》為題, 向公眾講述了他的理解和看法。

唐克揚畢業于哈佛大學, 獲設計學博士學位。 他的工作室立意於藝術和建築的中道, 以跨學科的手法從事開創性的專案。 近年以策展人, 藝術批評家和建築設計師的身份活躍於國內藝術與學術圈。 唐克揚是2010年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他還策劃過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典藏文明之光”展, 和德累斯頓國家收藏館合作在位於薩克森的皮爾內茨宮的舉辦“活的中國園林”展。 在唐克揚看來, 從北京到深圳來教學, 其實對日常空間的一個選擇。 “北京、深圳代表兩種生活狀態, 北京充滿了禮儀性的空間, 深圳很多日常的空間。 ”唐克揚表示, 日常空間是不尋常空間的反面,

日常空間需要創新, 創新創造了人們不光是生活, 還創造了一種繼續往下活的動力。 更重要的是創新完畢以後, 要讓人意識到設計師的價值。

唐克揚認為, “空間造就一種方式, 不是你改變空間, 而是空間造就你, 你一定要讓空間有一定的規程、有一定的思路。 ”深圳是一個全新的城市, 全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探討自己的遺產問題。 所以首先談到日常生活, 有一種不言自明的感情在裡面。 最近的日常生活很熱, 因為出現了很多的民宿、老廠房、工業遺產、改造運動, 這跟城市化特別的規律是有關係的, 到了一定時期城市不再新建房子了, 人們把視線投向了過去被自己拋棄的東西, 重新檢視他對我們的價值。

這些東西跟以前的東西徹底劃分了界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