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畢馬威王立鵬: 金融科技加速滲透傳統銀行 推動深度變革或需5到10年

“相對於一些西方發達國家, 我們已經在彎道超車了。 ”近日,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夥人王立鵬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近兩年來, “金融科技”(FinTech)火爆全球, 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大資料、社交網路、人工智慧、生物識別、區塊鏈技術運用等方面積極探索。 在終端使用者產品方面, 不斷加大針對領先資訊科技的投入, 打造金融“網紅”產品, 例如:此前部分商業銀行就搶先推出了基於移動應用的智投工具。

中國的傳統銀行業, 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 淨利潤增速減緩, 不良抬頭趨勢未改, 再加上金融同業以及新型互金機構對傳統客戶群的衝擊,

商業銀行過去多年的“黃金十年”光景不再。 不過有觀點認為, 隨著領先資訊科技的逐步產業化, 金融科技可能是推動銀行業開創下一個“黃金十年”的重要力量。

“現代金融即科技。 ”這是王立鵬一直持有的觀點。 他在第一財經專訪中認為, 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的滲透需要一個過程。 商業銀行承接了大眾儲戶的信任, 在經營中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風險管控, 所以銀行業一定要“謀定而後動”。 隨著領先資訊科技的產業化, 金融科技能夠很好的解決傳統銀行業中諸多痛點問題, 比如利用資料技術提升信貸風控能力, 以及利用智慧技術提升經營效率, 創造新的服務價值,

等等。 因此, 中國的傳統銀行業應該改變思路去應對挑戰。 同時, 銀行業在這一輪資訊技術提升中的深度變革, 可能還要經歷5年到10年的發展期。

加大投入, 傳統銀行打造“金融網紅”

金融科技的不斷變革也在推動“金融網紅”產品層出不窮。 從支付寶、餘額寶, 到微眾銀行的微粒貸, 再到招行的摩羯智投等, 打造“金融網紅”的戰火燒到了傳統銀行。

“通過對這些產品的分析, 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就是這些產品的背後都是有強力的科技作為支撐, 而推廣開來的, 而且他們都達到了一個普惠的效果。 ”王立鵬稱。

以招行在2016年底的智慧投顧產品摩羯智投為例, 在名字的揣摩上就具備了“網紅”特質。 招商銀行零售網路金融部總經理江朝陽表示,

打造“金融網紅”要“有料、有情、有趣”。

給摩羯智投取名的時候, 最初起了一個非常傳統銀行的名字, 不過經過反復琢磨還是用了“摩羯”這個名字。 摩羯是星座, 是具象化的, 很容易引起共鳴。 這種“有趣”的取名嘗試, 也讓招行嘗到了甜頭, 摩羯智投的規模在2017年3月就已經將近20億元, 與排在第二位的銀行拉開了很大的規模。

“首先你要有料, 即給客人創造價值。 在今天科技進步的背景下, 或者是網路銀行領域裡面, 要給客戶創造‘真金白銀’, 才有“網紅”的基礎。 ”江朝陽表示。

“歸根到底不管怎麼打造‘網紅’, 最終還是銀行本身的產品、本身的服務, 是否能給使用者帶來價值。 ”中信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吳軍也表示, 打造“金融網紅”最關鍵的在於為使用者創造價值,

與網路紅人的打造途徑不一樣的是, 銀行打造“金融網紅”需要給客戶帶去信任感。

王立鵬認為, 金融“網紅”產品的推出, 只是現代資訊科技推動金融業發展的第一波, 未來還會有第二波和第三波。 在技術的進步過程中, 所有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 都會受益, 傳統金融機構也在調整和改變, 而且也有很多亮點,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有發揮的機會。

實際上, 銀行已經加速了在金融科技的投入。 “銀行這些年在移動金融的投入還是非常大的, ”江朝陽稱, 招行在兩年前就提出了移動優先的戰略, 希望把招商銀行APP打造成零售金融的作業系統, 整個投入很大, 例如招攬人才方面, 招行行長田惠宇表示“沒有限制”。

據瞭解, 2016年招行移動金融人員翻了一倍多, 還有幾百人的團隊專門做APP。 業績考核方面, 江朝陽表示, 沒有利潤的壓力, 卻有流量的壓力, 銀行不缺變現的工具和產品, 但是希望引進更多的流量。

同時, 吳軍提供的資料顯示, 中信銀行手機銀行客戶2000萬左右, 而2017年的任務是再增加1000萬。 同時, 中信銀行接近98%的交易已經是純線上交易。 據吳軍透露, 智慧型機器人和智慧客服, 也是中信銀行下一階段馬上要去做的事情。

深度變革或需5~10年

近期, 新上任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公開場合談及科技金融的創新發展時稱, 研究表明, 2016年全球約50%的金融科技投資流向中國。 銀行業主動適應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新趨勢, 創新服務管道入口,注重服務管道協同發展和資源整合。

銀監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銀行業離櫃交易率達84%,同比提高6.6個百分點。

“傳統銀行需要積極應對挑戰,因為業界出現了新的金融業態,比如互聯網企業獲取牌照,參與金融業的競爭,使得市場變得更為多元化。”王立鵬認為,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解決傳統金融業不少痛點,例如如果採取技術驅動模式,比如基於物聯網模式開展物聯網金融,基於電子商務平臺推廣交易金融,配合大資料風控技術,風險管控效率會有數量級上的提升。

利用新技術降低行銷與運營成本已經是業內共識,例如用移動管道替代物理網點,用大資料技術定向拓展客戶,採用智慧助理替代人工客服。這些都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的有效手段。

例如區塊鏈技術的運用,今年1月份,郵儲銀行與IBM就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資產託管系統,採用超級帳本架構(Hyperledger Fabric)將區塊鏈技術成功應用於真實的生產環境。

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將為多方交易帶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用的高效交換,具有推動金融業深刻變革的潛力。

“區塊鏈未來會讓整個金融行業變成什麼樣,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領先科技,可以説明金融業重構底層設施,這個基礎設施構建以後,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便利。”王立鵬稱,“基礎的打造需要時間,就像高鐵一樣,要修好多年,可一旦鋪好了,時速會迅速提升。”

不過,他也認為,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業的滲透需要一個過程,銀行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風險管理。在平衡安全性和收益性時,前者擁有優先順序,所以銀行必須“謀定而後動”。

“考慮到這一輪技術躍升,至少還有5年到10年的週期,在這個過程技術的應用會不斷給金融業,包括銀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王立鵬表示。

創新服務管道入口,注重服務管道協同發展和資源整合。

銀監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銀行業離櫃交易率達84%,同比提高6.6個百分點。

“傳統銀行需要積極應對挑戰,因為業界出現了新的金融業態,比如互聯網企業獲取牌照,參與金融業的競爭,使得市場變得更為多元化。”王立鵬認為,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解決傳統金融業不少痛點,例如如果採取技術驅動模式,比如基於物聯網模式開展物聯網金融,基於電子商務平臺推廣交易金融,配合大資料風控技術,風險管控效率會有數量級上的提升。

利用新技術降低行銷與運營成本已經是業內共識,例如用移動管道替代物理網點,用大資料技術定向拓展客戶,採用智慧助理替代人工客服。這些都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的有效手段。

例如區塊鏈技術的運用,今年1月份,郵儲銀行與IBM就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資產託管系統,採用超級帳本架構(Hyperledger Fabric)將區塊鏈技術成功應用於真實的生產環境。

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將為多方交易帶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用的高效交換,具有推動金融業深刻變革的潛力。

“區塊鏈未來會讓整個金融行業變成什麼樣,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領先科技,可以説明金融業重構底層設施,這個基礎設施構建以後,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便利。”王立鵬稱,“基礎的打造需要時間,就像高鐵一樣,要修好多年,可一旦鋪好了,時速會迅速提升。”

不過,他也認為,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業的滲透需要一個過程,銀行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風險管理。在平衡安全性和收益性時,前者擁有優先順序,所以銀行必須“謀定而後動”。

“考慮到這一輪技術躍升,至少還有5年到10年的週期,在這個過程技術的應用會不斷給金融業,包括銀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王立鵬表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