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祖釋迦牟尼在出家之後,吃的第一口飯是這個人給的

大家都知道, 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以前是印度的王子, 本身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是因為有一次偶然出城看到城外面窮人的困苦生活之後, 覺得自己並沒有為他們做什麼於是十分的苦惱。 終於在一個夜晚離開了城中然後踏上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苦修。 在這期間他沒有了皇宮裡的庇護過的十分清苦。 經常連飯也吃不飽。 在長達六年的苦修當中, 因為經常饑寒交迫, 所以他的身體十分的虛弱。

但是在這長時間的苦修當中, 釋迦牟尼意識到苦修是不能得道的。 所以他準備接受十方的供養來維持自己的體力以便於更好的修行。 釋迦牟尼想通之後, 便穿好了袈裟準備到村子當中去化緣。

在化緣的前一夜, 村子當中的守護神托夢給一名叫做善生的牧牛女, 告訴她說:“你以前多次給他食物那個修行的人, 他明天就會捨棄苦修。 準備開始化緣進食, 你應當及早做準備, 日後他成佛會記得你曾經供養的功勞。 ”

善生醒了之後, 就開始做準備。 她先是取了一千頭母牛的新鮮的牛奶隨後又加入了香糯的粳米煮成了乳粥, 還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等待著那位修行者的到來。 等了一會, 她看釋迦牟尼還沒有來於是讓家人去請他。

家人看到正在走路的釋迦牟尼就把他請入了家中。 到了善生家裡之後, 善生恭敬的將煮好了乳粥盛入金缽之中雙手遞給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問道:“我吃完這粥之後, 金缽交給誰呢?”善生答道:“這就是供奉給您的, 您隨意便可。 ”

釋迦摩尼端著乳粥離開了村莊, 隨後來到河邊。 剔除鬚髮後便入河中沐浴。 善生就把釋迦摩尼的鬚髮仔細的收好, 在日後還專門造了一座塔來供奉。 沐浴後佛陀坐在河邊喝了這碗乳粥, 在體力恢復之後便到菩提樹下修行, 得了大道而後成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