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康平利縣檢察院:胡培安的包穀豐收了

胡培安是平利縣大貴鎮廣興寨村的貧困戶, 今年52歲, 瘦小的個頭, 黑黝的皮膚, 啥時候見到他, 總是掛著一臉的憨笑, 寫滿了莊稼人的樸實和本分。 去年村上要在胡家橋建安置點, 這是胡培安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雖然不舍, 還是主動騰出老莊子讓村上建安置房, 後來又帶頭搬進新家, 在樓房裡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胡培安話不多, 但每次和他交談, 總能聽到一些讓人肅然起敬的話。 一次, 我們駐村隊員正在給一信訪貧困戶解答扶貧政策, 胡培安也湊過來聽, 約莫過了二十分鐘, 胡培安突然插進話來, 他說, “當貧困戶有啥光榮的, 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 我們有手有腳, 要知道感恩, 越是窮, 我們就越是要爭氣, 不要成天想著吃現成的, 靠個人的真本事脫貧, 這樣腰板都挺的硬些。 ”

胡培安一家人都很勤勞, 哥哥胡培福60歲, 仍然是一把好勞力, 周圍只要有零工活,

都放心找他去做。 80多歲的姑姑胡春和儘管患有殘疾, 走動不方便, 但也都閒不住, 在家力所能及地幹些手邊活。 在當下很多農民普遍都不願種地的情況下, 胡培安還另外租種了一點田地, 種的有包穀、紅苕、白菜、辣椒等農作物, 養了4頭豬, 10多隻雞。 每天五點就起床, 喂豬、喂雞, 再把屋前院後打掃的亮亮堂堂, 8點多出門到村上的食用菌合作社幹活, 每天有80元工錢, 一年幹零工90來天, 一個人在家門口能有7000多元的淨收入。 胡培安說, “現在的好條件, 路修寬了、橋架好了、電拉通了, 有啥事一個電話幹部就上門來幫忙, 種地不交稅還有補貼, 只要人稍微勤勞一點, 個個都能過上好日子。 ”說罷, 他走到內屋, 拿出一卡通摺子, 說, “你看, 這上頭還有結餘的錢。

胡培安家的佈置在安置點眾多貧困戶中算非常講究的。 客廳擺著一個液晶電視, 廚房有抽油煙機、煤氣灶、洗菜池、櫥櫃, 牆上還貼有一圈兒花磚。 廁所也很乾淨, 沒有一點異味。 胡培安說, 廁所修到屋裡頭, 冬天不怕受凍受, 確實比旱廁好的多。 我們問他住在這裡習慣不, 他自然地撇開嘴, 笑著答道, “美。 ”

讓胡培安心裡美的事, 遠不止這一件。 今年, 胡培安的兒子考上了大學, 在西安讀本科。 兒子很懂事也很孝順, 初中開始就下地幹活, 特別能吃苦。 現在課餘時間發傳單, 到餐館端盤子洗碗, 再多學些知識後就打算帶家教, 靠自己掙生活費。 胡培安說, 在兒子還不到一歲的時候, 妻子就離家出走了, 從小到大兒子都是靠村上和親戚朋友幫忙拉扯大的,

他對兒子就一個要求, 就是要走正道, 要知恩圖報不忘本。

這天, 我們和往常一樣在村上開展入戶宣傳, 車子正要拐彎, 胡培安向我們招手, 他快步湊到車窗邊, 手指著門前晾曬的近兩層樓高的包穀架, 說, “今年的包穀豐收了, 給我照張相吧。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人民檢察院:鄭軍)編輯:李思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