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蘇州日記,一個去了還想再去一次的地方

到蘇州的時候是晚上, 沒有到“漁舟燈火”, 也沒有寒山鐘聲, 只是感覺5月的蘇州並不是很熱, 而是一種微醺的暖意, 第一印象, 這就是我心裡描摹的蘇州吧, 婉約多情, 淡淡的閒適。

在蘇州最不能錯過的就是一頓“啞巴生煎”, 有60年歷史, 據說是蘇州最好吃的早餐。 所以, 起了個大早, 到了觀前街店, 到的時候已經排了好長的隊, 等了有將近一個小時才排到。

一口咬下去, 湯水四溢, 但有點燙, 慢慢吮吸湯汁, 再吃金黃的外皮, 酥酥軟軟脆脆, 頓時覺得“人生得一煎包足矣”。 所以, 吃飽了也不忘帶走, 打包了一份留作小吃,

但是發現與現做的相比差好多。 如果不趕時間的話, 一定要坐下來, 慢慢品嘗。

等待的時候, 開始四處張望早上的蘇州, 小橋流水, 樹影婆娑, 夾雜著鳥叫聲, 路上行人也是慢悠悠地晃著, 果然是漫步蘇州。

從觀前街往前走就可以到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以及平江路, 這些景點基本上挨在一起, 步行就夠了。

蘇州博物館是分新館與舊館兩部分, 新館是入口, 由設計大師貝聿銘親設, 是傳統的蘇州園林風格, 但又揉合了現代的風格, 漫步庭院, 十分愜意。 走上石橋, 可看到白牆下用砂石堆成的畫,

正好那天有微微細雨, 所以砂石顏色也是深淺不一, 有一種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既視感, 很是真實。

走在館內, 很有蘇州園林“移步換景”的感覺, 庭院中有一棵石榴樹, 從不同的角度看呈現的是不同的姿態, 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 別提有多婀娜。

舊館是忠王府,

也是蘇州博物館的出口。 印象最深的是裡面陳列的“蘇式彩繪”, 秀麗典雅。

從蘇州博物館出來, 就去了蘇州最大的園林“拙政園”。 這裡庭院精緻, 花木並茂, 曲徑通幽, 一步一景, 處處體現著江南水鄉的韻味。 原來教科書誠不欺我呀。 站在東花園往西看, 可以看到北寺塔仿佛就在這園子裡, 這是蘇州園林裡有名的借景。 3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杜鵑花展, 6—10月是荷花展, 9—10月是菊花展, 各有姿態。

緊接著遊覽了獅子林, 這裡有名的是假山, 曲徑通幽, 假山嶙峋, 巧妙的佈局讓人恍然以為進入了迷宮。 聽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也在此迷路了呢。

下午的時候,終於到了平江路。放慢腳步,走上了石板路,河邊是石欄、石桌、石凳,可以隨意休憩。難得的是,路邊的商鋪多是老房子,白牆灰瓦、木質門窗,淡雅而有韻味。這裡很多有意思的小店,“貓的天空之城”就是其中一家,充滿了小資情調,在這裡還可以郵寄“給未來的明信片”,再來一杯貓屎咖啡,也是很有意境。

離開的時候,可以給朋友們帶一些明信片,很有感覺。當時趕時間,我在回程的動車上開始給大家寫明信片,昏黃的燈光,安靜的車廂,夾雜著動車特有的嗡嗡聲,整個行程圓滿結束。

下午的時候,終於到了平江路。放慢腳步,走上了石板路,河邊是石欄、石桌、石凳,可以隨意休憩。難得的是,路邊的商鋪多是老房子,白牆灰瓦、木質門窗,淡雅而有韻味。這裡很多有意思的小店,“貓的天空之城”就是其中一家,充滿了小資情調,在這裡還可以郵寄“給未來的明信片”,再來一杯貓屎咖啡,也是很有意境。

離開的時候,可以給朋友們帶一些明信片,很有感覺。當時趕時間,我在回程的動車上開始給大家寫明信片,昏黃的燈光,安靜的車廂,夾雜著動車特有的嗡嗡聲,整個行程圓滿結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