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是一年秋收時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 眼看著就是深秋了, 各地的莊稼又迎來了收穫季。 田野裡, 滿地金黃, 瓜果飄香。 “十一”小長假, 去農村轉轉, 享受秋高氣爽, 感受金色的豐收景象, 也不失一種愜意的選擇。

截至目前, 精河縣棉花生長已接近尾聲, 即將步入採摘期, 棉農停止了澆水、施肥等田間管理活動, 眼下就是盼望晴好天氣的延續, 等待採摘。 拾花在即, 合作社正在忙著做田間整理滴灌, 為采棉機進入做準備。

精河縣八家戶嘉得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 正在忙碌著為機采棉打脫葉劑做準備,

棉花脫葉劑噴施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後期田間機械採收的品質和效率, 田間工人們在忙著把地裡的滴灌帶進行清理。

據瞭解, 今年精河縣棉花總面積96.8萬畝, 機采棉種植模式面積87.16萬畝。 在實施棉花種植過程中, 該縣大力合作社經營, 機采棉種植模式, 極大地解放勞動生產力, 實現節本增效, 農民增收, 促進棉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 自治區在啟動了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工作, 努力提高棉花品質、棉花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促進棉花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瞅准市場的孫勝利一邊忙著今年的採收, 也為明年的發展盤算著。

河縣八家戶嘉得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孫勝利:明年個找紮花廠企業跟我們聯營,

讓他到我們這邊直接收棉花。 這樣子更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精河縣茫丁鄉小莊子村的王紅雲, 家裡今年種植了140畝棉花,

精河縣茫丁鄉小莊子村村民王美雲:今年棉花產量也可以, 棉花長勢挺好的。 人工栽的棉花基本上開了, 長工可以進去摘采了。 采棉機采的藥打上了, 還在大面積的開。 可能還得半個多月機子可以進去採摘了。

在王美雲家的棉田裡, 不少採摘工人以及開始採摘, 來自四川的吳紅英夫婦倆是第五年來精河縣打工, 每年在精河在棉花都有著不錯的收入, 看著今年長勢喜人的棉花, 倆人的幹勁也更足了。

棉花採摘工吳紅英:我們年年都到新疆來打工摘棉花。 今年第二天摘棉花,

一塊六一公斤, 一天能摘一百二十公斤, 差不多就掙兩百塊錢一天。

精河縣茫丁鄉小莊子村村民王美雲:今年棉花長勢好, 一棵杆上有的接十幾個桃。 我非常高興。

如今, 純棉生活日漸成為了消費主流。 記者調查瞭解到, 由於今年國家出臺政策, 從2017年—2019年實行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制度, 連續三年不變, 因此主產區棉農種植積極性普遍提高, 今年的種植面積是近五年來的首次提高。

據記者瞭解, 在全國來看, 今年黃河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增幅是最大的。 市場價格高、政府有補貼是主要原因。 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北代鄉西劉堤村村民楊雙, 以前從沒種過棉花, 今年卻把承包了100畝地, 全部種上了棉花。 村民楊雙:

楊雙:原來一直種麥子和玉米,

沒種過其他的。

楊雙給記者算了一筆細帳, 去年玉米價格下跌, 一斤由前幾年的1.75元降到了0.75元。 而今年棉花價格確實大漲, 籽面收購價由原來的每斤3元漲到了3.9元。 除了種植戶的自發選擇外, 地方政府也在加強引導和扶持, 在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的同時, 武強縣還對貧困戶種棉花每畝再補貼300元。 河北省武強縣農林局生產辦主任楊樹華:

楊樹華:通過品種的換代、技術的更新, 棉花在我們縣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 比去年基本上翻了有3番。

在新疆小棉襖棉花專業合作社, 理事長曹惠慶告訴記者, 合作社去年成立時只有一百多戶, 今年初, 一下增加到400戶, 而且家家戶戶種植意願提升。 新疆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農民艾則孜·烏斯曼:

艾則孜·烏斯曼:我們家種了1000畝地棉花, 國家有補貼, 3年都不變, 我們可以放心種棉花。

烏斯曼所說的三年不變, 是國家從2017年開始到2019年, 在新疆繼續實行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 如果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 就由國家來填補棉農的虧損。 沙灣是新疆的植棉大縣, 2016年, 沙灣縣成為首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之一, 採取“一區一品”, 單品種植。 沙灣縣四道河子鎮下莊子村棉農翟明:

翟明:棉花是屬於訂單種植, 聯合社跟紗廠已經簽好合同, 我們只管種好, 產量高, 品質好, 將來價錢就高。

面對良好的種棉形勢, 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芳表示, 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由量到質的引導:

高芳:最近也正在和有關部門探討, 覺得應該把這個補貼更精細化,接下來我覺得應該是往品質上來發展,發揮他更大的效益。

對於目前全國高漲的種棉熱情,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黃曉易建議棉農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澆地、追肥,同時嚴控病蟲害。另外,根據目前市場供應情況,預計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建議棉農隨行入市,避免風險。

黃曉易:新棉上市前,市場供應狀況整體穩定,棉價難以出現大幅波動。本年度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同比增幅達到7.8%,因此新棉上市初期支撐棉價上漲的條件不足。需重點關注新棉產量、品質情況,建議棉農隨行就市銷售,以減少風險。

覺得應該把這個補貼更精細化,接下來我覺得應該是往品質上來發展,發揮他更大的效益。

對於目前全國高漲的種棉熱情,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黃曉易建議棉農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澆地、追肥,同時嚴控病蟲害。另外,根據目前市場供應情況,預計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建議棉農隨行入市,避免風險。

黃曉易:新棉上市前,市場供應狀況整體穩定,棉價難以出現大幅波動。本年度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同比增幅達到7.8%,因此新棉上市初期支撐棉價上漲的條件不足。需重點關注新棉產量、品質情況,建議棉農隨行就市銷售,以減少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