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繼食安APP、外賣封簽後,餓了麼在食品安全月尾聲放壓軸大招

3月30日, 餓了麼“食品安全月”臨近尾聲之際, 平臺宣佈聯合協力廠商全面品質保障服務機構Intertek天祥集團推出流動食品快檢車, 對平臺商戶實施線下抽樣檢查。 利用車載快檢裝置, 餓了麼的商戶檢查實現了隨停隨檢、隨檢隨知, 將原有點對點的突擊檢查, 升級為全城巡檢。

快檢車試點期間, 預計覆蓋江浙滬三地商戶。 檢測項目包括食物微生物、農藥殘留、非法添加物質等, 部分專案可實現30分鐘內得出結果, 最終結果也將經過Intertek實驗室進行檢測確認。

根據平臺相關規定, 快檢中不合格的商戶將被一票否決, 當場下線, 其檢測結果亦會通過“食安服務”APP, 同步至對應監管部門供進一步處理。 食安投訴較多及有食安問題前科的商戶, 是車檢重點對象。

快檢車的推出, 一方面是彌補平臺線下人員檢查在全面性、科學性和時效性上的不足, 將檢查項目從單純的證照檢查擴大到餐廳衛生環境、食品品質, 讓檢查真正落實到“食品安全”的本質上;另一方面, 更旨在將“食品安全月”內的大規模自查自糾延續下去, 最終確立為一項長期、系統的制度, 忠實履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賦予平臺的主體責任。

餓了麼食品安全部負責人表示,

從新《食品安全法》出臺至今, 協力廠商平臺在網路訂餐食品安全中的主體責任被不斷強調, 逐步明確, 平臺企業成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關鍵環節。 平臺承擔主體責任, 必須在政府引導下, 系統性防範、解決食安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餓了麼“食品安全月”並不限於為期一月的自查自糾, 更從長遠著眼, 從制度著手, 將制度建設作為月內的另一大主題。

早在3月2日, 餓了麼就推出供監管人員使用的食安APP, 將涉嫌食安違規的餐廳快速同步至監管部門, 協助提升監管的精准度和時效性。 此前, 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監管部門證照資料庫也已與餓了麼打通, 至此, 線上線下聯動的政企合作大資料監管完成閉環,

政企資訊互通機制初步形成。

(食安服務APP介面)

3月6日, 餓了麼下發食品包裝封簽, 承諾用戶在收餐時發現封簽汙損, 有權選擇拒收, 消除食品在配送過程中被污染的隱患。 結合60攝氏度外賣恒溫箱等一系列標準配送裝備, 平臺切實推動了即時配送行業的規範化。

(第二代餓了麼專屬外賣封簽)

3月14日, 餓了麼聯合螞蟻金服、太平洋保險和國泰保險為平臺訂餐用戶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開闢食安理賠快速通道。 用戶一旦在平臺遭遇食安問題, 最短1小時內即可獲得理賠。 基於強大技術能力, 平臺食安賠付機制變得更靈活、精准, 刷新外界“食品安全維權難”的傳統認知;

(用戶可在餓了麼APP內一鍵申請理賠)

連同近日開展的全城巡檢,“食品安全月”內,餓了麼落實多項制度創新,從事前准入、事中審查到事後懲處及維權,環環相扣,為接下來全年的食品安全工作謀篇佈局,奠定基調。

分析認為,這一系列舉措,將“主體責任”的門檻大大提高,將促使網路訂餐行業向更嚴要求靠攏;同時,各項食品安全措施以制度形式確立下來,也為食品安全行業公約提供藍本,有利於結束粗放發展的行業現狀。

據相關統計,2016年中國網路訂餐市場訂單量高達33億單。外賣成為國人繼做飯、堂食後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同時亦成為食品安全的第三塊前沿陣地。作為全新業態,線上外賣的消費集中度和互聯網化程度都比其他兩種就餐方式高,正因如此,這亦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食品安全標杆的領域。

刷新外界“食品安全維權難”的傳統認知;

(用戶可在餓了麼APP內一鍵申請理賠)

連同近日開展的全城巡檢,“食品安全月”內,餓了麼落實多項制度創新,從事前准入、事中審查到事後懲處及維權,環環相扣,為接下來全年的食品安全工作謀篇佈局,奠定基調。

分析認為,這一系列舉措,將“主體責任”的門檻大大提高,將促使網路訂餐行業向更嚴要求靠攏;同時,各項食品安全措施以制度形式確立下來,也為食品安全行業公約提供藍本,有利於結束粗放發展的行業現狀。

據相關統計,2016年中國網路訂餐市場訂單量高達33億單。外賣成為國人繼做飯、堂食後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同時亦成為食品安全的第三塊前沿陣地。作為全新業態,線上外賣的消費集中度和互聯網化程度都比其他兩種就餐方式高,正因如此,這亦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食品安全標杆的領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