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看了幾期《愛情保衛戰》,發現裡面的情感專家只幫男方說話……

摘要:我們的愛情絕對不需要這樣的人來保衛。

這可能是我看完後感到最憤怒的電視節目, 沒有之一, 這檔節目叫做《愛情保衛戰》。

這是一檔2010年就開始在天津衛視播出的情感心理節目, 節目形式是邀請情侶陳述雙方感情的矛盾和危機, 情感專家先在一旁觀察, 然後給出分析和建議, 最後由男女雙方決定是不是還要繼續在一起。

不得不說, 這檔節目中的情侶的矛盾都很貼近現實, 雖然不乏一些為了節目效果而製造的衝突和情節, 但是來參加節目的人的身份都還算真實, 有北漂的情侶, 有異地戀的,

也有畢業季鬧分手的……和中國當今人口流動的大背景還蠻符合。

本文圖片均來自視頻截屏

我記得節目中有一集是一對即將畢業的情侶。 兩人來自同一個地方, 但是大學不在一個城市讀, 三年異地戀, 兩個人堅持下來了。

因為女方是學習小語種的,

為了更好地提升語言能力, 她決定畢業後申請出國, 去到她學的小語種國家, 在更好的語言環境中學習。 這時她的計畫遭到了男方的堅決反對, 男方說他已經受夠了異地戀, 好不容易畢業了可以在一起了, 現在居然還要異國戀。

在主持人的詢問下, 男方對女方說出了自己恐懼的原因:“萬一你跑了呢?”

而女孩想出國留學的態度很堅決, 於是相愛的雙方因此面臨分手的局面。

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在一起的兩個人在人生規劃上面有了分歧, 協商後雙方都無法做出妥協而導致分手, 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澄清分歧後, 到了專家發言環節, 1號專家這樣說:

“阻止是一種愛?”所以在這位1號專家看來, 如果你要是愛一個人, 就應該把她控制在身邊?

接著1號專家還說了:

愛情是經不起考驗的, 你要是到了國外, 見識的多了, 你搞不好就會變心, 他肯定就會擔心的。

他擔心說明他是真的愛你, 不然他就巴不得你快點走, 他好在國內尋花問柳……

最後還“語重心長”地給了建議:為了愛, 你應該犧牲, 應該留下來……

這時彈幕上飄過一句“老師, 你好逗”說出了我的心聲。

我還想問問這位專家:你對“愛情”是不是有什麼誤解?人家女孩子有追求, 想去提升自己,成了自私,男孩為了把女孩留在身邊,不支持她追求自己的理想,卻變成了無私的愛?

然後是2號專家上場,一開始做了一番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是發展得很快,嗯對對對,你說的都對,但是這和女孩想出國學習有半毛錢關係嗎?

然後用麵包饅頭的例子責備女孩對男方要求太多。其實我想說,如果男方自己吃土,給我吃沙,我就不能自己去找米飯吃,而是應該感激涕零地吃沙嗎?

然後又說男方什麼好的都給你,已經很卑微很愛你blablabla……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最後給出的建議是先把後顧之憂解決掉——意思就是先結婚,然後男孩如果有可能的話跟著一起出國……

說到底,最後專家還是建議通過某些方式,先把女孩控制住,然後才放心讓她出國……

然後3號專家出場了,他一開始說得還蠻有道理的,兩個人不應該是你追我趕,而應該是攜手並進,男生應該成全女生:

然後話鋒一轉,說:“作為一個男人,你應該擋在女生面前……”

說好的攜手並進呢?怎麼“哐”一下又變成擋住女生了?!

於是在情感專家的“專業”指導下,女生最後居然沒有選擇分手,留了下來……

而我只想借用彈幕中的一句話:這些專家為什麼總是在這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為什麼要來禍害這位女生……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個節目中三個情感專家,包括主持人全都是男性。

這些性別意識極差的男性專家們,享受著男性的性別紅利的同時,還要冠冕堂皇地要求女性都要聽從男性的控制。

於是,我特意去找了一期有女性情感專家的節目來看。這期節目中,女方遭受嚴重家暴,雙方反復離婚結婚,在最後一次離婚7年後,男方又要求複合,雙方才來到了這期節目現場:

在女方講述自己遭受家暴的經歷之後,主持人馬上就問了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打你?”

我相信關注反家暴領域的人都很清楚,當你面對家暴受害者時,你最不應該問的問題便是:為什麼?

問為什麼,意味著你覺得受害者被打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我們的這位來“請求重婚”的男方,也是非常典型的施暴者嘴臉:

承認錯誤承認得很乾脆,也說自己當年的做法“不是人事”。

但是當兩女方現場陳述自己的遭遇時,他就開始不耐煩了:

一副“我就是打了,我為了求複合都願意上這個節目,你還想怎麼樣吧?”的樣子,一臉坦然,絲毫沒有懺悔和改變的跡象。

在一番混亂的爭吵後(這是節目中很常見的場面),主持人問女方:“那你今天為什麼還要來?”

女方說:“我是想給和曾經的我一樣,還處在家暴環境中的姐妹們一個提醒。因為當時很多人都勸我,為了孩子,就忍一忍,但是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這種事情不能忍,因為兩個人天天打架,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這位大姐,真心地給你點贊。

接著就到了專家點評環節,前方高能預警,大家先保護好心臟:

1號專家,上來就罵女方潑辣,不懂寬容……好像她被打是活該……

明明男方一開始就承認,因為他覺得女方在形象方面比自己好,自己感到自卑,所以經常猜忌女方在外面有其他男人,忍不住就會大打出手。這位專家你真的有在現場嗎?

而且,就算女方能說會道,那她就該被打了嗎?你在節目上胡說八道,別人打你,你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嗎?

然後是女專家發表意見。我本來滿心期待她可以站在女方的角度思考,結果我又跪了……

雖然口口聲聲說家暴是不對的,但是一轉眼又說女性不應該如此咄咄逼人,不應該“剝奪”男人的話語權……

此時男方還在一旁頻頻點頭……

女方實在聽不下去了,她做出了解釋:“今天是把內心裡壓制多年的話說了出來,以前從來沒有這麼暢快地說出過自己的遭遇。”

大姐,再次真心地給你點個贊。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都是兇神惡煞的,其實不是這樣,很多施暴者就和這期節目中的男方一樣,表面上看都是溫文爾雅的,正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那位施暴醫生一樣,他在對待其他人的時候彬彬有禮,沒有人相信他會施暴。

而這幾位情感專家就從這短短幾分鐘的對話中判斷出,男方是被壓制的一方,我真的對“專家”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

而且從女嘉賓所受的傷害來看,到底是誰的話語權受到剝奪,她的生命權都差點被剝奪好嗎?

接著是3號專家,雖然很好地給觀眾科普了一下家暴的定義,但是仍然認為受害者也有錯:

說女方老是去打擊男方,所以男方才動手打女方……

然後還說男方是愛著女方的?!不知道是從哪裡看出來的,明明男方一開始就說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了,才想和女方湊合一下……

而他最後的結論居然是:男方打你的時候,他的內心也是痛苦的……

這這這,我真的無言以對了……

照這位元專家的邏輯,那些殺人的罪犯,如果內心是痛苦的,就應該被原諒嗎?

在看到這些專家的“歪理”後,我唯一擔心的是,女方被“專家”的權威給說服,選擇留下來。

幸好,女方最後堅決地選擇了離開。男方看到女方離開時,臉上居然露出驚訝的表情。

我只想知道那個施暴者為什麼會認為一個被你砍斷四條手筋的人還會選擇和你一起生活……

幾期節目看下來,我真的是被這些“情感專家”的言論震驚了,不管來的專家是男的還是女的,這些人坐在專家的位置上,以一種權威的形象,從個人的主觀經驗對來到節目的嘉賓進行所謂的“勸服”,整個過程中我沒有看到心理學的專業角度,更沒有看到從當事人角度出發的理性分析。

更加讓人覺得恐怖的是,整個節目都在傳播一種性別的刻板觀念:男人就應該高大堅強拼事業,女人就應該溫柔顧家順從。

甚至發展到要維護家暴施暴者,你們難道不知道家庭暴力已經是違法行為了嗎?

這檔節目保衛的絕不是愛情,而是男權社會之下的性別不平等和性別壓迫!

想去提升自己,成了自私,男孩為了把女孩留在身邊,不支持她追求自己的理想,卻變成了無私的愛?

然後是2號專家上場,一開始做了一番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是發展得很快,嗯對對對,你說的都對,但是這和女孩想出國學習有半毛錢關係嗎?

然後用麵包饅頭的例子責備女孩對男方要求太多。其實我想說,如果男方自己吃土,給我吃沙,我就不能自己去找米飯吃,而是應該感激涕零地吃沙嗎?

然後又說男方什麼好的都給你,已經很卑微很愛你blablabla……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最後給出的建議是先把後顧之憂解決掉——意思就是先結婚,然後男孩如果有可能的話跟著一起出國……

說到底,最後專家還是建議通過某些方式,先把女孩控制住,然後才放心讓她出國……

然後3號專家出場了,他一開始說得還蠻有道理的,兩個人不應該是你追我趕,而應該是攜手並進,男生應該成全女生:

然後話鋒一轉,說:“作為一個男人,你應該擋在女生面前……”

說好的攜手並進呢?怎麼“哐”一下又變成擋住女生了?!

於是在情感專家的“專業”指導下,女生最後居然沒有選擇分手,留了下來……

而我只想借用彈幕中的一句話:這些專家為什麼總是在這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為什麼要來禍害這位女生……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個節目中三個情感專家,包括主持人全都是男性。

這些性別意識極差的男性專家們,享受著男性的性別紅利的同時,還要冠冕堂皇地要求女性都要聽從男性的控制。

於是,我特意去找了一期有女性情感專家的節目來看。這期節目中,女方遭受嚴重家暴,雙方反復離婚結婚,在最後一次離婚7年後,男方又要求複合,雙方才來到了這期節目現場:

在女方講述自己遭受家暴的經歷之後,主持人馬上就問了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打你?”

我相信關注反家暴領域的人都很清楚,當你面對家暴受害者時,你最不應該問的問題便是:為什麼?

問為什麼,意味著你覺得受害者被打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我們的這位來“請求重婚”的男方,也是非常典型的施暴者嘴臉:

承認錯誤承認得很乾脆,也說自己當年的做法“不是人事”。

但是當兩女方現場陳述自己的遭遇時,他就開始不耐煩了:

一副“我就是打了,我為了求複合都願意上這個節目,你還想怎麼樣吧?”的樣子,一臉坦然,絲毫沒有懺悔和改變的跡象。

在一番混亂的爭吵後(這是節目中很常見的場面),主持人問女方:“那你今天為什麼還要來?”

女方說:“我是想給和曾經的我一樣,還處在家暴環境中的姐妹們一個提醒。因為當時很多人都勸我,為了孩子,就忍一忍,但是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這種事情不能忍,因為兩個人天天打架,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這位大姐,真心地給你點贊。

接著就到了專家點評環節,前方高能預警,大家先保護好心臟:

1號專家,上來就罵女方潑辣,不懂寬容……好像她被打是活該……

明明男方一開始就承認,因為他覺得女方在形象方面比自己好,自己感到自卑,所以經常猜忌女方在外面有其他男人,忍不住就會大打出手。這位專家你真的有在現場嗎?

而且,就算女方能說會道,那她就該被打了嗎?你在節目上胡說八道,別人打你,你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嗎?

然後是女專家發表意見。我本來滿心期待她可以站在女方的角度思考,結果我又跪了……

雖然口口聲聲說家暴是不對的,但是一轉眼又說女性不應該如此咄咄逼人,不應該“剝奪”男人的話語權……

此時男方還在一旁頻頻點頭……

女方實在聽不下去了,她做出了解釋:“今天是把內心裡壓制多年的話說了出來,以前從來沒有這麼暢快地說出過自己的遭遇。”

大姐,再次真心地給你點個贊。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都是兇神惡煞的,其實不是這樣,很多施暴者就和這期節目中的男方一樣,表面上看都是溫文爾雅的,正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那位施暴醫生一樣,他在對待其他人的時候彬彬有禮,沒有人相信他會施暴。

而這幾位情感專家就從這短短幾分鐘的對話中判斷出,男方是被壓制的一方,我真的對“專家”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

而且從女嘉賓所受的傷害來看,到底是誰的話語權受到剝奪,她的生命權都差點被剝奪好嗎?

接著是3號專家,雖然很好地給觀眾科普了一下家暴的定義,但是仍然認為受害者也有錯:

說女方老是去打擊男方,所以男方才動手打女方……

然後還說男方是愛著女方的?!不知道是從哪裡看出來的,明明男方一開始就說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了,才想和女方湊合一下……

而他最後的結論居然是:男方打你的時候,他的內心也是痛苦的……

這這這,我真的無言以對了……

照這位元專家的邏輯,那些殺人的罪犯,如果內心是痛苦的,就應該被原諒嗎?

在看到這些專家的“歪理”後,我唯一擔心的是,女方被“專家”的權威給說服,選擇留下來。

幸好,女方最後堅決地選擇了離開。男方看到女方離開時,臉上居然露出驚訝的表情。

我只想知道那個施暴者為什麼會認為一個被你砍斷四條手筋的人還會選擇和你一起生活……

幾期節目看下來,我真的是被這些“情感專家”的言論震驚了,不管來的專家是男的還是女的,這些人坐在專家的位置上,以一種權威的形象,從個人的主觀經驗對來到節目的嘉賓進行所謂的“勸服”,整個過程中我沒有看到心理學的專業角度,更沒有看到從當事人角度出發的理性分析。

更加讓人覺得恐怖的是,整個節目都在傳播一種性別的刻板觀念:男人就應該高大堅強拼事業,女人就應該溫柔顧家順從。

甚至發展到要維護家暴施暴者,你們難道不知道家庭暴力已經是違法行為了嗎?

這檔節目保衛的絕不是愛情,而是男權社會之下的性別不平等和性別壓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