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闆發錢,農民工立刻寄錢回家,說中秋節不讓家人過得寒酸

2017年9月30日, 遼寧丹東。 沿海一線有大小冰場千餘個, 散佈著三五千個靠加工冰為生的農民工兄弟, 他們大多數來自吉林黑龍江內蒙等地,

過節不回家是常態。 在碼頭這個簡易宿舍裡, 攝影師遇到了幾位不回家的農民工大哥, 看看他們如何過節。

因為要過節, 老闆給所有人發了一個月的工錢, 這些農民工兄弟很開心, 大吃了一頓。 這就是他們的大餐, 是開海以來他們吃的最好的一餐。

雖然不能回家, 但他們想的是, 得趕緊把錢寄回家。

所有的菜都是他們自己做的, 菜板上還剩下未用完的蔥花、薑末、青椒和香菜。

馬上中秋了, 問這些農民工大哥想家嗎, 他們說, 哪能不想, 但是回不去, 能做的就是抓緊把錢寄回去, 讓家裡不擔心。 農民工大哥的床上, 放著老闆給大家發放的月餅, 吃個月餅, 就是過中秋了。

攝影師問, 拿到工錢想不想出去瀟灑一下?他們說, “不想, 真不想。 那些拿到工錢過了今天不想明天的都是光棍子, 俺們瀟灑不起, 俺們瀟灑了老婆怎麼辦?瀟灑那就是個無底洞。 ”

這兩摞厚厚的錢, 就是他們的工錢, 兩萬元, 三個人分!

冰場的農民工一年一般只能幹四五個月的活兒, 總收入大約在兩萬五左右, 寄給家裡的的錢是兩萬左右,等於是從嘴裡省。平日裡,這些農民工的主食是米飯饅頭,副食以涼拌菜和鹹菜為主,像9月30日中午的飯菜算是今年開海以來最好的一次,並且是老闆請客。他們說,如果是自己掏錢,誰都捨不得這麼奢侈。出門在外,好湊合,湊合湊合就是一頓,但不能讓家裡人中秋節過得寒酸。

三個農民工裡最小的一個今年54歲,另外兩個都60多歲了。吃完飯後,一位60多歲的農民工大哥已經開心得忍不住打電話給老婆報喜,“老闆給俺們發錢了,我馬上給你寄回去,你好好過個節,你們在家好了我就好了。”挺大個老爺們,給老婆打電話時居然哽咽了。

採訪中,攝影師問這些農民工大哥,這麼大年齡了還像年輕人那樣容易想家嗎?他們說,想家還分年齡嗎?太遠了回不去,要是飛機便宜俺們就坐個飛機回家,和老婆一起吃頓飯再回來幹活都認了。

這就是他們的居住環境,但農民工大哥說,出來打工還想怎麼好呢?知足吧,你沒去建築工地看看,他們都住的什麼地方,我們至少還有床,海邊潮濕我們插電褥子,就不潮了。

在冰場幹活兒一般都是年底發工錢,但是冰場的老闆看著要過中秋節了,就提前給大夥兒開了一個月的,讓大家樂呵一下。在簡易宿舍裡,農民工兄弟說,雖然回不去家,但把錢寄回去,就當是陪老婆過節了。

60多歲還要離家出來打工,這位大哥說,孩子都自立門戶了,不用我管了,但是我還有老伴兒呢,怎麼也得給我和她攢點養老錢。

不能在中秋期間放一兩天哪怕是一天的假嗎?農民工兄弟說不可以,漁船每天都要出海,出海就得用冰了。當然,你也可以給自己放假,放了就別回來,老闆很快就會找人,在中國別的不敢說,人有的是,一天能掙200,有的是來幹的。

農民工兄弟說,在冰場幹活作息吃飯基本是跟著潮水走跟著漁船走,但作業時間不確定,5噸冰的加工時間是2小時,一天三四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都有,就看用冰量。有用冰的電話打來就得起來幹活。

農民工大哥說,錢是個好東西啊,剛剛發了錢,累也不累了,困也不困了,心裡痛快幹活兒就有勁兒了。(棋簿紫/攝影)更多故事,請關注頭條號“棋簿紫紀實”,原創作品,用圖片記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請勿轉載!

寄給家裡的的錢是兩萬左右,等於是從嘴裡省。平日裡,這些農民工的主食是米飯饅頭,副食以涼拌菜和鹹菜為主,像9月30日中午的飯菜算是今年開海以來最好的一次,並且是老闆請客。他們說,如果是自己掏錢,誰都捨不得這麼奢侈。出門在外,好湊合,湊合湊合就是一頓,但不能讓家裡人中秋節過得寒酸。

三個農民工裡最小的一個今年54歲,另外兩個都60多歲了。吃完飯後,一位60多歲的農民工大哥已經開心得忍不住打電話給老婆報喜,“老闆給俺們發錢了,我馬上給你寄回去,你好好過個節,你們在家好了我就好了。”挺大個老爺們,給老婆打電話時居然哽咽了。

採訪中,攝影師問這些農民工大哥,這麼大年齡了還像年輕人那樣容易想家嗎?他們說,想家還分年齡嗎?太遠了回不去,要是飛機便宜俺們就坐個飛機回家,和老婆一起吃頓飯再回來幹活都認了。

這就是他們的居住環境,但農民工大哥說,出來打工還想怎麼好呢?知足吧,你沒去建築工地看看,他們都住的什麼地方,我們至少還有床,海邊潮濕我們插電褥子,就不潮了。

在冰場幹活兒一般都是年底發工錢,但是冰場的老闆看著要過中秋節了,就提前給大夥兒開了一個月的,讓大家樂呵一下。在簡易宿舍裡,農民工兄弟說,雖然回不去家,但把錢寄回去,就當是陪老婆過節了。

60多歲還要離家出來打工,這位大哥說,孩子都自立門戶了,不用我管了,但是我還有老伴兒呢,怎麼也得給我和她攢點養老錢。

不能在中秋期間放一兩天哪怕是一天的假嗎?農民工兄弟說不可以,漁船每天都要出海,出海就得用冰了。當然,你也可以給自己放假,放了就別回來,老闆很快就會找人,在中國別的不敢說,人有的是,一天能掙200,有的是來幹的。

農民工兄弟說,在冰場幹活作息吃飯基本是跟著潮水走跟著漁船走,但作業時間不確定,5噸冰的加工時間是2小時,一天三四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都有,就看用冰量。有用冰的電話打來就得起來幹活。

農民工大哥說,錢是個好東西啊,剛剛發了錢,累也不累了,困也不困了,心裡痛快幹活兒就有勁兒了。(棋簿紫/攝影)更多故事,請關注頭條號“棋簿紫紀實”,原創作品,用圖片記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請勿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