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般來新疆旅遊的遊客,估計都不會知道還有這種饢

在新疆, 部分維族人會在地上挖個坑, 放入炭火, 然後把羊肉裹進饢餅裡, 放在地坑裡, 用炭火埋住, 一個小時候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饢餅了。

這種饢在新疆叫地饢。

在和田的時候, 當地司機介紹了南疆一個特別偏、特別有名的地饢館子, 而且路途特別遙遠, 不過我們還是去了。 大概開車走了一天, 在且末縣通往若羌縣的沙漠公路邊邊上, 穿過一排大白楊, 就看到了這兩戶人家。

進門就看到了維族大媽和這樣的地坑烤爐。 聽他們說, 這地方路過的人很少知道, 只有遠近的當地人和經常開車路過的人才知道;不過, 想吃他們的地饢, 要提前兩小時打電話預定才行。 幸好, 我們的維族司機在來時的路上電話了一通, 現在正好趕上。 不過, 司機主要不是給我們頂的, 是給自家留的, 我們只可以吃一個, 不然還得等一小時。

沒有店主電話的遊客怎麼辦呢?我們在現場看到了一些遊客已經等了一個小時, “像他們這樣的遊客, 幾乎每天都有, 會在我們這裡停車, 等一小時, 就為這個地饢。 ”不僅如此, 這些羊肉還是今天剛宰殺的, 新鮮啊!聽得這麼傳奇, 它的味道究竟怎樣呢?

維族大媽把地饢從坑裡挖出來的時候, 我們都驚呆了, 那東西還能吃?全是炭灰, 後來就看到她拿鼓風機對著饢吹, 再拿刷子刷, 金黃色的地饢就出來了。

她說,炭火是來自新疆本地的紅柳、胡楊木炭,本身帶有實木的香味。這些香味融入地饢,味道就很特殊了;當羊肉汁水在炭火高溫中融化,浸入饢餅麵粉中,味道就全了。“這種饢一定要趁熱吃,脆脆的外皮和鮮嫩的羊肉…”她邊說,我已經大口開撕了。

這種地饢是我們在新疆吃過最好的饢餅,沒有之一。羊肉的香味和饢餅的脆香完全融在一起,還有炭火自身的沙漠風味,口感粗獷也自帶細膩。

維族古麗大媽很實在,說話也不帶含糊,說話間已經給我們洗哈密瓜和水果,都是免費給我們的(因為維族司機跟她們是親戚朋友)。她們的地饢正常賣給別人有兩種品類,一個是50元的,一個是100元的。我們吃到的是100元的,不過,她們沒有收我們的錢。

且末往若羌這條沙漠公路很少人會走,路邊偌大的風沙和果林隨處可見。一般遊客走的都是民豐到輪台那條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骨幹,所以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饢,也只有經常跑這條路的司機和自駕經過的遊客會發現。

作者:熱米拉聰聰

她說,炭火是來自新疆本地的紅柳、胡楊木炭,本身帶有實木的香味。這些香味融入地饢,味道就很特殊了;當羊肉汁水在炭火高溫中融化,浸入饢餅麵粉中,味道就全了。“這種饢一定要趁熱吃,脆脆的外皮和鮮嫩的羊肉…”她邊說,我已經大口開撕了。

這種地饢是我們在新疆吃過最好的饢餅,沒有之一。羊肉的香味和饢餅的脆香完全融在一起,還有炭火自身的沙漠風味,口感粗獷也自帶細膩。

維族古麗大媽很實在,說話也不帶含糊,說話間已經給我們洗哈密瓜和水果,都是免費給我們的(因為維族司機跟她們是親戚朋友)。她們的地饢正常賣給別人有兩種品類,一個是50元的,一個是100元的。我們吃到的是100元的,不過,她們沒有收我們的錢。

且末往若羌這條沙漠公路很少人會走,路邊偌大的風沙和果林隨處可見。一般遊客走的都是民豐到輪台那條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骨幹,所以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饢,也只有經常跑這條路的司機和自駕經過的遊客會發現。

作者:熱米拉聰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