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貝貝現象:社群電商2.0成新母嬰發動機?

參加完貝貝·2017中國母嬰峰會, 我的第一反應是:社群電商2.0時代真的來了。

表面上看起來是產品升級、人群升級, 骨子裡卻是供應鏈升級和玩法升級。

因此, 它順理成章地在率先在公認“三高”(距離錢近、用戶黏性高、複購率高)的母嬰行業大爆發。

與此同時, 空有“大肥肉”之稱、卻長期不溫不火的母嬰電商, 正在迎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 貝貝網創始人兼CEO張良倫稱之為“新母嬰”, 而社群、科技和資料正是新母嬰這個大產業的三大新驅動力。

實際上, 母嬰作為互聯網的主要產業之一電商的重要細分市場, 貝貝網作為冉冉升起的行業獨角獸, 都讓“社群電商2.0如何作用於新母嬰”這一宏大命題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本號正在連載的《新零售觀察》系列(感興趣的關注後可查看相關文章), 今天就來簡單八一下。

【“母嬰峰會”實為貝貝網高舉高打的大手筆】

近日(9月25日), 貝貝·2017中國母嬰峰會在“電商之都”杭州的錢塘江畔舉行。

這成了一個觀察產業變遷的重要平臺。

來自政府、母嬰產業、專業機構等領域的嘉賓, 以及1500位母嬰行業從業者參加了此次大會, 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出席大會並致開幕詞。 大會以“新母嬰·新生態”為主題, 圍繞新時代環境下的新母嬰要素, 探討母嬰行業的當下現狀和未來趨勢。

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出席峰會

我也算見過很多大場面, 電商類的活動更是家常便飯。 但講真, 還是有點被現場人氣嚇住了, 1500人的會場擠得爆滿, 即便演講拖堂到中午都無人退場——這個市場是有多火!

根據知名調研機構艾瑞發佈的《中國母嬰行業發展盤點》顯示, 2017年中國母嬰用品市場整體規模近3萬億元, 電商、社交資訊、綜合服務是中國母嬰行業產業的三大板塊。 大趨勢非常明顯, 行業整體正處於增長的階段。

以大會主辦方貝貝網為例, 貝貝是成立於2014年的母嬰電商平臺, 可謂非常年輕。 創立以來, 貝貝先後獲得了多家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的青睞。

去年6月, 貝貝網完成1億美金的D輪融資, 該輪融資由北極光和上輪投資方新天域資本一起領投, 高榕資本和今日資本跟投。 早在C輪融資以後, 貝貝網就估值10億美金, 成為母嬰行業的獨角獸。 去年底, 張良倫表示貝貝網已經在實現持續盈利, 並且預計未來將會繼續保持盈利狀態。 在往往要持續虧損多年才能break even的互聯網圈, 一時間被行業稱之為“貝貝現象”。

這次貝貝·2017中國母嬰峰會, 客觀上也成了貝貝“亮肌肉”的一次產業生態聚合能力的展示。 我在現場看到, 購物、育兒、親子、早教、健康等諸多母嬰產業的服務商都出現在展位上。

實際上, 根據張良倫回憶:“貝貝2015年開始舉辦第一屆母嬰峰會的初衷, 就是希望行業更多關注他們(母嬰從業者)。

其實那次沒多少媒體過來, 因為第一覺得貝貝還小, 第二覺得母嬰太小。 現在從媒體、政府, 包括行業的關注度都是非常不錯的, 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

坦率說, 在創辦公司第二年就敢於舉辦全行業性質的“母嬰峰會”, 這實為一個高舉高打的大手筆。 無形中, 也讓貝貝成了行業的風向標。

【社群電商升級成為新母嬰時代的核心驅動力】

在大會上, 張良倫提出了一個行業內外廣泛關注的詞:“新母嬰”。

或許是出身中國電商之王阿裡巴巴的原因, 張良倫身上有著著濃厚的阿裡烙印。 包括馬雲擅長的高舉高打、辦大會、造詞。 但對於“新母嬰”這個詞, 我以為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實際上, 母嬰可以說是中國電商最早開始的垂直市場之一。 從最早的紅孩子再到寶寶樹,再從媽媽網到貝貝網,可以說是風起雲湧,無數風險投資和創業者競相殺入。但客觀上,卻並未產生像其他垂直電商一樣的上市級公司。譬如,書籍之於當當,美妝之於聚美,服飾箱包之於唯品會,奢侈品之於寺庫。

從2014年的大爆發時代,再到如今基於新人群、新產業、新思維的“新母嬰”時代,母嬰行業在產品形態、人貨場組織架構、行銷、流量管道等方面都有了革新性的變化。誰能抓住歷史的機遇,從人群出發,實現用戶體驗與運營效率的平衡,誰就有機會佔領市場,成為母嬰行業的獨角獸。

之所以把“新人群”放在第一位,大背景當然是中國市場波瀾壯闊的消費升級。用戶在升級,大批年輕用戶成為父母(譬如爸爸去哪兒的大火),他(她)們對優質商品的需求在升級。與此同時,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是世界第一,沒有之一。

我的看法是,在消費大升級、移動互聯網普及率的雙重作用下,社群電商正在從1.0快速升級為2.0。而以社群為核心,科技為底部支撐、以及社群沉澱產生的大資料,正在成為新母嬰這個大產業的核心驅動力。不再只是以往的老三樣,低端商品、價格戰和拼管道。

“我們堅定不移地認為,社群電商或者叫社交電商,會成為電商非常主流的平臺。這是不亞於淘寶的量極,未來這個行業一定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張良倫出人意料地談到了處於風口浪尖的社群電商。“過去許多微商靠忽悠來做,感覺是我今天發一個朋友圈,忽悠洗腦一下就行了,像減肥藥、面膜都屬於暴利。但賺快錢的微商其實現在很焦慮,為什麼?他們發現不可持續,迫切需要轉型,轉型就需要真正很強的供應鏈支撐,但是他們不具備。這時候具備強供應鏈的公司就開始出現,當你供應鏈足夠強、提供的產品又好的時候,微商非常願意跟你合作。因為他可以長期經營客戶,不像過去賺一筆就走人。他們就會建自己消費者的微信群進行行銷。現在新一代的微商,複購率是以前完全不能比的。社群電商群體在反覆運算。”

所以,我的初步結論是:社群電商2.0表面上看起來是產品升級、人群升級,骨子裡卻是供應鏈升級和玩法升級。

【3000萬微信粉絲沉澱的資料吸引產業共建生態】

張良倫還首次公佈了貝貝的核心運營資料:“我們今天的粉絲或者說使用者,規模比你想像的還要誇張。貝貝現在在微信公眾號上的粉絲超過了3000萬,我們從來沒有披露過這個資料。”

社群的大爆發這件事情,對張良倫觸動很大,因為貝貝用社群電商去做整個電商重構之後增長非常快!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啟發:貝貝擁有這麼大的社群,其實用戶不只是具備消費的能力,以前總覺得社群是今天一個人買買買,明天要讓更多人買買買。其實社群還有更大的力量,就是它的生產和組織內容的力量。

舉個例子,貝貝的社群上面這麼多用戶,這裡面很多人本來就是一個育兒專家,比如早教專家或者某一個領域的專家,為什麼不能讓她來分享她的經驗?所以後來貝貝試水推出了“育兒經”這個產品,結果一炮打響。用戶寫自己的育兒攻略,並且進行時間年齡段的組織,就變成了使用者的很多真實資料。

2014年底,我作為領隊率上海企業家們赴矽谷遊學,在斯坦福大學和《失控》作者KK有一次深度交流,他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極深:“未來一切生意都是資料的生意。”這幾年馬雲講DT時代,馬化騰講連接一切,李彥巨集講大資料,劉強東講大數據決勝,周鴻禕講IOT,本質上都是一個意思:連接紅利過之後,資料為王!

那麼很顯然,貝貝坐擁這些海量的使用者真實資料,自然會吸引整個母嬰產業的人來與之合作。此時,新母嬰的生態也就呼之欲出了,整個行業正快速走向融合,購物、育兒、親子、早教、健康等,都是大母嬰產業的重要組成環節。

那麼,如何實現產業共同繁榮、促進全領域的整合呢?張良倫也頻繁地使用到了“生態”這個詞。但他又直言:其實我挺不喜歡這個詞兒的,感覺太大。但文采有限,似乎也沒別的詞兒來代替。談生態這是馬總他們的事,貝貝網專注和母嬰產業夥伴一起共建、共榮。

“如果全自營我認為幹不起來的,核心精神應該是共建,需要很多人參與。比如現在做社群電商的思路,流量這個事情我不做了,要讓店主去做。其實這就是讓他們在共建,是店主在賣東西。現在貝貝的客服不自己做了,讓外面的人來做。供應鏈我們簽了8個物流公司戰略合作,全部他們來做。倉庫也是協力廠商公司來做倉內作業,供應鏈、資料、客戶體驗的保障由我來完成。”張良倫表示。

【結束語】

微商群體、微商玩法和他們的思維正在加速反覆運算。過去那一群人,如果還在用那套玩法肯定被淘汰了,而新一波正在起來。像貝貝這樣專業級的玩家進來,其實會推動整個產業變得更好。

原因很簡單,貝貝的供應鏈讓用戶足夠放心,在貝貝上面全部的產品全自營的,而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和品牌商直接合作,所有的供應鏈都是貝貝管的。所以可以把價格做得足夠低,這樣就可以把互聯網平臺真正的優勢做出來。未來,基於使用者社群及其產生的資料為核心,在科技的支撐下,貝貝將有更多可能性----這這也許就是“貝貝現象”的真實原因。

中國十大自媒體、“入口級產品學院”創始人、微信公眾號【王冠雄頻道】

加好友XinTuQuan

馬上關注,天天乾貨,讀懂互聯網!

從最早的紅孩子再到寶寶樹,再從媽媽網到貝貝網,可以說是風起雲湧,無數風險投資和創業者競相殺入。但客觀上,卻並未產生像其他垂直電商一樣的上市級公司。譬如,書籍之於當當,美妝之於聚美,服飾箱包之於唯品會,奢侈品之於寺庫。

從2014年的大爆發時代,再到如今基於新人群、新產業、新思維的“新母嬰”時代,母嬰行業在產品形態、人貨場組織架構、行銷、流量管道等方面都有了革新性的變化。誰能抓住歷史的機遇,從人群出發,實現用戶體驗與運營效率的平衡,誰就有機會佔領市場,成為母嬰行業的獨角獸。

之所以把“新人群”放在第一位,大背景當然是中國市場波瀾壯闊的消費升級。用戶在升級,大批年輕用戶成為父母(譬如爸爸去哪兒的大火),他(她)們對優質商品的需求在升級。與此同時,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是世界第一,沒有之一。

我的看法是,在消費大升級、移動互聯網普及率的雙重作用下,社群電商正在從1.0快速升級為2.0。而以社群為核心,科技為底部支撐、以及社群沉澱產生的大資料,正在成為新母嬰這個大產業的核心驅動力。不再只是以往的老三樣,低端商品、價格戰和拼管道。

“我們堅定不移地認為,社群電商或者叫社交電商,會成為電商非常主流的平臺。這是不亞於淘寶的量極,未來這個行業一定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張良倫出人意料地談到了處於風口浪尖的社群電商。“過去許多微商靠忽悠來做,感覺是我今天發一個朋友圈,忽悠洗腦一下就行了,像減肥藥、面膜都屬於暴利。但賺快錢的微商其實現在很焦慮,為什麼?他們發現不可持續,迫切需要轉型,轉型就需要真正很強的供應鏈支撐,但是他們不具備。這時候具備強供應鏈的公司就開始出現,當你供應鏈足夠強、提供的產品又好的時候,微商非常願意跟你合作。因為他可以長期經營客戶,不像過去賺一筆就走人。他們就會建自己消費者的微信群進行行銷。現在新一代的微商,複購率是以前完全不能比的。社群電商群體在反覆運算。”

所以,我的初步結論是:社群電商2.0表面上看起來是產品升級、人群升級,骨子裡卻是供應鏈升級和玩法升級。

【3000萬微信粉絲沉澱的資料吸引產業共建生態】

張良倫還首次公佈了貝貝的核心運營資料:“我們今天的粉絲或者說使用者,規模比你想像的還要誇張。貝貝現在在微信公眾號上的粉絲超過了3000萬,我們從來沒有披露過這個資料。”

社群的大爆發這件事情,對張良倫觸動很大,因為貝貝用社群電商去做整個電商重構之後增長非常快!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啟發:貝貝擁有這麼大的社群,其實用戶不只是具備消費的能力,以前總覺得社群是今天一個人買買買,明天要讓更多人買買買。其實社群還有更大的力量,就是它的生產和組織內容的力量。

舉個例子,貝貝的社群上面這麼多用戶,這裡面很多人本來就是一個育兒專家,比如早教專家或者某一個領域的專家,為什麼不能讓她來分享她的經驗?所以後來貝貝試水推出了“育兒經”這個產品,結果一炮打響。用戶寫自己的育兒攻略,並且進行時間年齡段的組織,就變成了使用者的很多真實資料。

2014年底,我作為領隊率上海企業家們赴矽谷遊學,在斯坦福大學和《失控》作者KK有一次深度交流,他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極深:“未來一切生意都是資料的生意。”這幾年馬雲講DT時代,馬化騰講連接一切,李彥巨集講大資料,劉強東講大數據決勝,周鴻禕講IOT,本質上都是一個意思:連接紅利過之後,資料為王!

那麼很顯然,貝貝坐擁這些海量的使用者真實資料,自然會吸引整個母嬰產業的人來與之合作。此時,新母嬰的生態也就呼之欲出了,整個行業正快速走向融合,購物、育兒、親子、早教、健康等,都是大母嬰產業的重要組成環節。

那麼,如何實現產業共同繁榮、促進全領域的整合呢?張良倫也頻繁地使用到了“生態”這個詞。但他又直言:其實我挺不喜歡這個詞兒的,感覺太大。但文采有限,似乎也沒別的詞兒來代替。談生態這是馬總他們的事,貝貝網專注和母嬰產業夥伴一起共建、共榮。

“如果全自營我認為幹不起來的,核心精神應該是共建,需要很多人參與。比如現在做社群電商的思路,流量這個事情我不做了,要讓店主去做。其實這就是讓他們在共建,是店主在賣東西。現在貝貝的客服不自己做了,讓外面的人來做。供應鏈我們簽了8個物流公司戰略合作,全部他們來做。倉庫也是協力廠商公司來做倉內作業,供應鏈、資料、客戶體驗的保障由我來完成。”張良倫表示。

【結束語】

微商群體、微商玩法和他們的思維正在加速反覆運算。過去那一群人,如果還在用那套玩法肯定被淘汰了,而新一波正在起來。像貝貝這樣專業級的玩家進來,其實會推動整個產業變得更好。

原因很簡單,貝貝的供應鏈讓用戶足夠放心,在貝貝上面全部的產品全自營的,而且所有的產品都是和品牌商直接合作,所有的供應鏈都是貝貝管的。所以可以把價格做得足夠低,這樣就可以把互聯網平臺真正的優勢做出來。未來,基於使用者社群及其產生的資料為核心,在科技的支撐下,貝貝將有更多可能性----這這也許就是“貝貝現象”的真實原因。

中國十大自媒體、“入口級產品學院”創始人、微信公眾號【王冠雄頻道】

加好友XinTuQuan

馬上關注,天天乾貨,讀懂互聯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