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發展旅遊產業 大同推動城市轉型

在3月16日召開的大同市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大同市市長馬彥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大同市將圍繞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推動城市轉型。 其中的一個轉型, 就是向全域旅遊城市轉變。 著力打造以大同都市為核心, 以縣區為支撐, 以特色城鎮、歷史古鎮、傳統村落為補充, 建設古都風情魅力獨具、新區時代風尚凸顯、縣區地域特色濃郁、村鎮歷史記憶真切的全域文化旅遊城市。 大同古城、雲岡石窟、北嶽恒山力爭成為世界級文化旅遊勝地, 火山群、古長城、北魏皇陵三大新景點粗具規模,

渾源、靈丘、大同縣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生態游、商務游、鄉村遊以及運動娛樂、養生養老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大同市人大代表岳利芳介紹, 大同歷史悠久、文化厚重, 雲岡石窟、華嚴寺、恒山等景點景區享譽中外, 各縣區也是各有特色、獨領風騷, 但景點景區星羅棋佈又相對獨立, 缺乏頂層設計、整體規劃, 沒能把這些優質的景區串聯起來, 很是令人惋惜。

大同市人大代表段亞萍認為, 發展全域旅遊, 要從景點旅遊模式拓展到更廣闊的空間, 要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 創建全區域、全產業、全時空的旅遊格局。 要從“景”和“人”兩方面入手, 創新旅遊發展模式。 一要造景, 要發展各色旅遊休閒觀光產業, 如發展景點游、生態游、民俗游、工業遊等。

二要引人, 要適應現代服務業的轉變, 從標準化向個性化、定制化、全民化的大眾旅遊轉變。 要在鞏固延長“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傳統要素產業鏈的同時, 大力實施“旅遊+”“互聯網+”等發展模式, 積極培育與“文、商、養、學、閑、情、奇”等旅遊新要素相關的新業態和新產品, 豐富旅遊產品供給, 推動旅遊產業鏈條向縱深拓展。

“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也要注重旅遊產品的開發, 要讓外地遊客來大同有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 更能帶回去好的旅遊產品。 ”大同市人大代表田軍則從旅遊產品的開發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他建議政府應從兩個方面入手, 真正讓旅遊產品活起來、火起來:一是形成一個聯合體。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細化措施,

按照“政府主導、龍頭帶動、企業參與”的原則, 將大同銅器、煤雕、剪紙、絹人等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整合起來, 打造一個旅遊產品企業“聯合體”, 通過實體聯合、強強攜手, 使各種旅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動起來、活起來, 從而做大市場、做出優勢。 二是提供一個平臺。 政府要加大對旅遊產品企業的扶持力度, 通過互聯網等平臺載體, 推廣宣傳旅遊產品的種類、規格、型號乃至價格等。 也可以在舉辦大型展會活動時, 將旅遊產品同步列入展會, 統籌規劃, 統一布點, 進一步提升旅遊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本報記者 郭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