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話題:我們每天住的房間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當今社會, 有房的, 沒房的, 總要找個住的地方, 然後將自己的房間裝飾得漂漂亮亮的, 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堂!

“房間”是住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住在房間裡, 當然也有可能犯了錯誤, 被趕到大街上的。

可你想過嗎, 房間都有哪些功能?

用下面這句話告訴你:

用於生活、用於工作、用於學習、用於公共活動等。

自己的房間是有了, 總不能是什麼樣子的都可以吧!

得舒服、舒服、舒服……

可一個房間怎樣才能讓使用者感覺到舒服呢?

要滿足下面的要求, 就可以了:

1.房間的面積、形狀、尺寸可以滿足人在室內進行舒服地活動。

2.傢俱、設備等可以佈置得非常合理。

3.門窗的大小和位置, 讓人出入時方便, 疏散時安全, 採光通風都良好。

4.房間的頂棚、地面、牆面和構件細部等裝修要符合使用者的審美要求。

總有人問:“你家房子是多大的呀?”

回答的是建築面積也好, 使用面積也罷, 但你聽說過房間內部面積嗎?

這裡回答你, 房間內部面積是由:傢俱和設備所占的面積, 在室內活動所占的面積, 內部交通面積組成。

如下圖:

他說:他有錢, 想把房間整個100平, 500平……

可是房間面積的大小可以隨便用個數嗎?

當然不可以。

影響房間面積大小的因素:

1.房間容納的人數;

2.傢俱設備及人們使用活動的面積。

如下圖:

我是個藝術家, 想把房間建成個奇特的形狀, 行不?

請看下面的論述:

民用建築常見的房間形狀有矩形、方形、多邊形、圓形。

公共建築如影劇院的觀眾廳、體育館發比賽大廳等的平面形狀一般有矩形、鐘形、扇形、圓形、多邊形等多種。

房間形狀其實只有兩種類型:矩形和異形。

就好像有的人總裝成一副大師的模樣問你:“這個世界有多少個國家呀?”

然後你說了一大堆的答案。

最後他告訴你其實就兩:“一個中國, 一個外國。 ”

一下子就把複雜的問題給簡單化了。

怎麼寫著寫著, 好像寫了幾句無聊的話呢!

重點來了:

矩形房間有什麼特點?

1、體型簡單, 牆體平直;

2、結構簡單, 便於施工;

3、利於統一開間和進深尺寸。

如下圖:

異形房間有什麼特點?

1、造型豐富, 對比強烈;

2、生動活潑, 富有朝氣。

如下圖:

房間的尺寸, 設計個100M×10M的, OK不?

首先認識個新概念:房間尺寸

房間尺寸是指房間的開間和進深。

房間的平面尺寸一般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一、滿足傢俱設備佈置及人們活動要求

如下圖:

主臥室:開間常取3.30m,進深常取3.90~4.50m。

次臥室:開間常取2.70 ~3.00mm,進深常取3.60~4.20m。

二、滿足視聽要求

給大家舉一個教室的例子:

如下圖:

A、第一排距黑板≧2.00m;垂直視角≧45º;

B、最後排距黑板≯8.50m;

C、水準視角≧30º;

D、教室平面尺寸: 6.30m✕9.00m; 6.60m✕9.00m; 6.90m✕9.00m。

三、有良好的天然採光

如下圖:

為保證室內採光要求,一般單側採光時進深不大於窗上口至地面距離的2倍,雙側採光時進深可較單側採光時增大一倍。

四、有合適的比例

一般來說,房間的比例在1:1~1:1.2為宜,能控制在1:1.5左右為最好。

五、結構佈置經濟合理

1. 一般民用建築常用牆體承重的梁板式結構和框架結構體系。

2.房間的開間、進深尺寸應儘量使構件標準化,同時使梁板構件符合經濟跨度要求。

3.較經濟的開間尺寸是不大於4.20m,鋼筋混凝土梁較經濟的跨度是不大於9.00m。

是否懂得了一些房間的設計知識呢?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主臥室:開間常取3.30m,進深常取3.90~4.50m。

次臥室:開間常取2.70 ~3.00mm,進深常取3.60~4.20m。

二、滿足視聽要求

給大家舉一個教室的例子:

如下圖:

A、第一排距黑板≧2.00m;垂直視角≧45º;

B、最後排距黑板≯8.50m;

C、水準視角≧30º;

D、教室平面尺寸: 6.30m✕9.00m; 6.60m✕9.00m; 6.90m✕9.00m。

三、有良好的天然採光

如下圖:

為保證室內採光要求,一般單側採光時進深不大於窗上口至地面距離的2倍,雙側採光時進深可較單側採光時增大一倍。

四、有合適的比例

一般來說,房間的比例在1:1~1:1.2為宜,能控制在1:1.5左右為最好。

五、結構佈置經濟合理

1. 一般民用建築常用牆體承重的梁板式結構和框架結構體系。

2.房間的開間、進深尺寸應儘量使構件標準化,同時使梁板構件符合經濟跨度要求。

3.較經濟的開間尺寸是不大於4.20m,鋼筋混凝土梁較經濟的跨度是不大於9.00m。

是否懂得了一些房間的設計知識呢?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